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如何更出彩?语文教学如何更深刻?带着这些问题,我拜读了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朱昌元先生的《品味语文》和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的《语文的原点》,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大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循循善诱的风采,好像看到了学生们心动情生、主动探究的神态。他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和深刻,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位大师在课堂上对语言本身的解读和剖析,他们都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让学生在心动情生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带着这些所得和思考,我以语言为核心,采用了“字斟句酌”的教学策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字斟句酌,“质疑”应如影随形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质疑,“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精辟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们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品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刻的探究与合作。
首先,质疑能培养学生的“敏感”意识。学生在阅读中,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换成其他词好不好;这个句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换成其他表现手法行不行。在阅读时,只有时时刻刻有质疑的习惯与意识,才能真正达到“读而有疑”、“疑而有思”、“思而有进”的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次,巧妙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深度。如果说学生的质疑是浅层次的,甚至是幼稚的话,那么教师的质疑就应该更深一些,更有价值一些,特别是贴近字句的质疑和贴近字句的教学设计,可以让课堂深度提升几个档次。我想正是做到这一点,朱昌元和黄厚江两位大师的课堂才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让人回味无穷。通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我受益匪浅。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评比课,课题是海子的《九月》,全诗如下: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全诗很短,但理解的难度很大,该怎么设计教学,该如何拟定问题……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眼前,经过深入品读文本,我把自己对诗歌文本的质疑归结成了以下三个问题:
1.“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这句话,矛盾吗?
2.“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这句话,多余吗?
3.“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这句话,读成“?”还是读成“!”?
这三个问题都是在“字斟句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它们不仅是三个问题,而且是三个有层次的问题,难度步步加深,更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整个课堂以这三个问题为探究中心,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二、字斟句酌,“读写”应融会贯通
对于写作,虽然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倾注了心血,但作文教学依然困难重重。如,我们一般在指导作文时,不外乎提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这个几个环节……假如我们反问自己,学生理解并记忆了“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作文就能写好吗?
作文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事例来说明,用什么样的结构来叙述,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而这些恰恰是作文教学中所缺乏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对内,关注文本;一是对外,关注生活。两条途径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共同解决三大写作难题,一是写作素材的问题,二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三是立意构思的问题。特别是语言表达的问题,我们更要从身边的文本出发,斟字酌句,可以是一个字的推敲,可以是一句话的作用,可以是一段文的组合等,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再通过字斟句酌,模仿名家的语言,思考一个字的选择,一个词的运用,一句话的表述,一段文的组合,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我在上“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作文指导课时,没有以所谓的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为例,而是选择了两篇课文的开头引入: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节选《谏太宗十思疏》)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师说》)
首先,我让学生斟字酌句,分析其中的语言与构思,学习魏徵和韩愈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其次,我鼓励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并分析其他作家表达观点的作品。再次,我激励学生尝试自己写作。最后,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运用字斟句酌的办法让学生修改升格。因为选材来自于教材,语言学生熟知,结构学生掌握,所以,学生的表述不仅言之有物而且结构严谨,最后环节作品的修改针对性很强,取得了很好的指导效果,真正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会了写作,在写作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浙江师范大学郑逸农教授认为,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高学生素养,这样的课才是语文课。这一看法与朱昌元和黄厚江两位专家的对文本的解读是一致的,因此,“字斟句酌”这一教学策略,我要坚守下去,我坚信,它一定会为语文课堂增彩。
一、字斟句酌,“质疑”应如影随形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质疑,“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精辟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们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品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刻的探究与合作。
首先,质疑能培养学生的“敏感”意识。学生在阅读中,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换成其他词好不好;这个句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换成其他表现手法行不行。在阅读时,只有时时刻刻有质疑的习惯与意识,才能真正达到“读而有疑”、“疑而有思”、“思而有进”的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次,巧妙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深度。如果说学生的质疑是浅层次的,甚至是幼稚的话,那么教师的质疑就应该更深一些,更有价值一些,特别是贴近字句的质疑和贴近字句的教学设计,可以让课堂深度提升几个档次。我想正是做到这一点,朱昌元和黄厚江两位大师的课堂才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让人回味无穷。通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我受益匪浅。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评比课,课题是海子的《九月》,全诗如下: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全诗很短,但理解的难度很大,该怎么设计教学,该如何拟定问题……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眼前,经过深入品读文本,我把自己对诗歌文本的质疑归结成了以下三个问题:
1.“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这句话,矛盾吗?
2.“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这句话,多余吗?
3.“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这句话,读成“?”还是读成“!”?
这三个问题都是在“字斟句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它们不仅是三个问题,而且是三个有层次的问题,难度步步加深,更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整个课堂以这三个问题为探究中心,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二、字斟句酌,“读写”应融会贯通
对于写作,虽然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倾注了心血,但作文教学依然困难重重。如,我们一般在指导作文时,不外乎提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这个几个环节……假如我们反问自己,学生理解并记忆了“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作文就能写好吗?
作文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事例来说明,用什么样的结构来叙述,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而这些恰恰是作文教学中所缺乏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对内,关注文本;一是对外,关注生活。两条途径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共同解决三大写作难题,一是写作素材的问题,二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三是立意构思的问题。特别是语言表达的问题,我们更要从身边的文本出发,斟字酌句,可以是一个字的推敲,可以是一句话的作用,可以是一段文的组合等,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再通过字斟句酌,模仿名家的语言,思考一个字的选择,一个词的运用,一句话的表述,一段文的组合,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我在上“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作文指导课时,没有以所谓的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为例,而是选择了两篇课文的开头引入: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节选《谏太宗十思疏》)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师说》)
首先,我让学生斟字酌句,分析其中的语言与构思,学习魏徵和韩愈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其次,我鼓励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并分析其他作家表达观点的作品。再次,我激励学生尝试自己写作。最后,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运用字斟句酌的办法让学生修改升格。因为选材来自于教材,语言学生熟知,结构学生掌握,所以,学生的表述不仅言之有物而且结构严谨,最后环节作品的修改针对性很强,取得了很好的指导效果,真正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会了写作,在写作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浙江师范大学郑逸农教授认为,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高学生素养,这样的课才是语文课。这一看法与朱昌元和黄厚江两位专家的对文本的解读是一致的,因此,“字斟句酌”这一教学策略,我要坚守下去,我坚信,它一定会为语文课堂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