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学困生,泛指在英语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新课程理念标准》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但在我们英语教学工作中,两极分化时刻困扰着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学困生问题无处不在,这些学生一直是我们老师、家长心中挥之不去的“痛”。本文通过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以求找出个体差异的原因以及对策,从而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学困生 成因 转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教学中所存在的“两级分化现象”却仍然困扰着我们的教学。现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到初一的上半学期中期就开始冷却。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成绩开始下降,厌学弃学现象比较普遍。同时由于学生间智力发展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各自的认知结构和对语音的敏感程度及表达能力的不同,英语学习方法及投入的精力各异,同一教学班内就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到了初二下学期是两极分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时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45%左右。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且每个学科都有,但在英语学科中较为严重。英语学困生的群体里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原因。但我认为,学困生大都是后天形成的。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教材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冲突: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了。但他们对英语不重视,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成绩跟不上,英语学习就慢慢失去了兴趣。但不少学困生升入中学后,很想把英语学好,但现行教材《新目标》英语的词汇量很大,对于小学没有学习英语或者是仅仅接触了英语的学生来说,一天要学并记住十几个单词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中学英语无论从哪方面难度加大了,他们再一次感到茫然,从而产生心理负荷过重现象。记不住的单词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学习情趣、动机、信心、勤奋、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大大受挫,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厌恶等心理,课堂上不听课或听不懂,课后也不积极请教老师及同学。从而使学生及早地出现了“两级分化现象”。
2.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许多学困生并不是在所有学科上都差,他们有的仅仅是在英语学习上成绩偏低。为数不少的学生理科成绩良好。这一偏科现象表明英语落后显然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上,而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师常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学校用及格率、平均分和上线人数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导致我们在教学中未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关心不够,甚至忽视了学困生,让他们成了课堂上“被遗忘的群体”。一旦他们与老师有对立情绪,往往造成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3. 缺乏自信心,不能面对挫折: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是由于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遇到了某些特殊的困难,且在每一次考试中得到的分数值上的反差,在心理上形成了误区,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产生了动摇;有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内容的增多,要求的提高,能力每况愈下。由于成绩不理想,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4. 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掌握好方法,这主要表现在单词、语法、句子等。他们在念单词靠汉语拼音标注,语法刨根问底,句型生吞,句子逐词对译,死记硬背记单词和课文,常常前读后忘。且这样的现象在普通班屡见不鲜。我们都知道,凡事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5.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大多有等待、依赖的习惯,学习上不主动。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任务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老师一问三不知,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做练习或作业时不遵循一定的方法,解题过程没有认真思考,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基础知识解题,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和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策略一:注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①教学内容的衔接:及时补充或完善小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相脱节的知识或技能,如音标,学习音标可相对集中,以后再结合生词分散进行和巩固。同时要有计划地复习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包括单词、日常用语、语法等。将它们有机揉合在相关的新的教学内容之中。②教学方法的衔接:渗透任务型教学法,充分利用《 Go for it 》提供的丰富内容,激活学生参与英语的积极性,特别是调整教学进度,宜采用先慢后快、先少后多的策略,让学困生也能跟上步伐。
策略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和态度不同, 接受知识的快慢程度也不尽相同。其实, 智力并不是造成优等生和学困生差别的唯一因素, 而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兴趣、情感等因素阻碍了学困生取得好成绩。对此, 教师要鼓励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从学习方法上给他们以指导, 使他们尽快适应。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 进度不宜过快, 内容也不要过深。要有意识地让困难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世上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励人心和鼓舞斗志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要全面,既照顾到学习好的学生,也顾及学困生,同时也要有意识地给学困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的成功喜悦。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刚开始时可让他们回答一些浅显的、简单的问题, 在他们有进步时再让他们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 如果他们答对了要及时予以表扬,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布置作业时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这样不会造成“吃不进”或“吃不饱”现象,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也能感到努力过后的成功的喜悦。
策略三:爱是转化学困生的一剂良药
首先, 教师要做到热爱学困生, 要尊重他们,关心和了解他们。我们英语老师大多带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班级,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确很困难。就连最起码把学生的名字全记住都很难做到,当然学困生成了被冷落的对象。这样很容易与学生产生距离。要真正做到了解学生这一点, 英语教师首先就要记住学生的名字,特别是学困生。在课后与他们谈心时, 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小组活动中多关注他们,给予指导和帮助。当学生领悟到老师对他们很了解时, 往往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爱护, 增强了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随后教师要给他们以引导和鼓励,对于学困生的每一滴进步,教师一定要真诚地与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并期盼他们下次能做的更好,让学困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出自内心的鼓励与期盼,消除他们在学习上的顾虑。尊重和信任的同时,对学困生还要严格要求。严是爱,松是害。当我们揣着一颗心,尊重信任学生,并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学生体会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俗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真切地感到你是真心爱他、尊重他、信任他时, 他就会向你袒露心扉, 接受你的教育。
策略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霍苏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学困生之所以基础差,主要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困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的时候,我主要从记、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1、“记”的习惯。英语学科需要记的东西比较多,如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记忆。词汇是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学会一定数量的单词是运用一门语言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记单词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学生主动“记”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工作中,我让学困生掌握单词的读音规则,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可以拼读单词。2、“读”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英语中的“读”,包括有声的“读”和无声的“读”。有声的“读”,一般指课堂内外的朗读。朗朗读书就会琅琅上口,就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语流语调也会得到不断的改善,为英语口语交际打下基础。有的同学平时不大胆开口,不出声读英语,一说英语就结结巴巴的,而且经常出错,那是没有养成出声读书的习惯。在英语早读上,首先,让课代表带领全班齐读一两遍,接着,他们再自己尝试读;英语要熟读句型,我建议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最好养成自觉背诵课文的习惯,这样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和培养语感。3、“说”的习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上课前,我让学生在五分钟内用英语做值日报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报告完毕,下面的同学可以自由向值日者提问几个关于日常生活的问题,一问一答,类似答记者会,鼓励学困生多多参与这个互动;学生在锻炼说英语时难免会出现很多错误,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尊心,采取宽容态度,在发现学生出错时,不要马上打断纠正,在学生发言结束时,才给予提醒和纠正。对于学困生,要鼓励与引导,而且话题要容易。4、“写”的习惯。写作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写”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学困生对写作这方面特别感到头痛。遇到考试中的作文就无从下手,也难以写出几个正确的句子来。针对这一点,从七年级起,我就让学生坚持写周记,每一周末收上来批改,星期一按时发给学生,并侧重点评。有的学生觉得英语周记很难写,其实并不难,可以根据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模仿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对话和课文,结合实际适当变换一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再用自己觉得比较简单语言来组织句子。特别是加强训练学困生的句型转换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英语思维,这点需要我们老师要有更多的耐心。这样坚持下来,相信会有潜移默化的成效!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而且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果说,教师对优等生的教育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对学困生的教育则是雪中送炭。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那就要求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掌握其特点,积累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的放失。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学困生 成因 转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教学中所存在的“两级分化现象”却仍然困扰着我们的教学。现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到初一的上半学期中期就开始冷却。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成绩开始下降,厌学弃学现象比较普遍。同时由于学生间智力发展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各自的认知结构和对语音的敏感程度及表达能力的不同,英语学习方法及投入的精力各异,同一教学班内就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到了初二下学期是两极分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时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45%左右。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且每个学科都有,但在英语学科中较为严重。英语学困生的群体里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原因。但我认为,学困生大都是后天形成的。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教材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冲突: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了。但他们对英语不重视,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成绩跟不上,英语学习就慢慢失去了兴趣。但不少学困生升入中学后,很想把英语学好,但现行教材《新目标》英语的词汇量很大,对于小学没有学习英语或者是仅仅接触了英语的学生来说,一天要学并记住十几个单词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中学英语无论从哪方面难度加大了,他们再一次感到茫然,从而产生心理负荷过重现象。记不住的单词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学习情趣、动机、信心、勤奋、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大大受挫,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厌恶等心理,课堂上不听课或听不懂,课后也不积极请教老师及同学。从而使学生及早地出现了“两级分化现象”。
2.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许多学困生并不是在所有学科上都差,他们有的仅仅是在英语学习上成绩偏低。为数不少的学生理科成绩良好。这一偏科现象表明英语落后显然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上,而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师常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学校用及格率、平均分和上线人数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导致我们在教学中未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关心不够,甚至忽视了学困生,让他们成了课堂上“被遗忘的群体”。一旦他们与老师有对立情绪,往往造成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3. 缺乏自信心,不能面对挫折: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是由于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遇到了某些特殊的困难,且在每一次考试中得到的分数值上的反差,在心理上形成了误区,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产生了动摇;有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内容的增多,要求的提高,能力每况愈下。由于成绩不理想,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4. 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掌握好方法,这主要表现在单词、语法、句子等。他们在念单词靠汉语拼音标注,语法刨根问底,句型生吞,句子逐词对译,死记硬背记单词和课文,常常前读后忘。且这样的现象在普通班屡见不鲜。我们都知道,凡事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5.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大多有等待、依赖的习惯,学习上不主动。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任务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老师一问三不知,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做练习或作业时不遵循一定的方法,解题过程没有认真思考,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基础知识解题,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和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策略一:注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①教学内容的衔接:及时补充或完善小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相脱节的知识或技能,如音标,学习音标可相对集中,以后再结合生词分散进行和巩固。同时要有计划地复习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包括单词、日常用语、语法等。将它们有机揉合在相关的新的教学内容之中。②教学方法的衔接:渗透任务型教学法,充分利用《 Go for it 》提供的丰富内容,激活学生参与英语的积极性,特别是调整教学进度,宜采用先慢后快、先少后多的策略,让学困生也能跟上步伐。
策略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和态度不同, 接受知识的快慢程度也不尽相同。其实, 智力并不是造成优等生和学困生差别的唯一因素, 而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兴趣、情感等因素阻碍了学困生取得好成绩。对此, 教师要鼓励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从学习方法上给他们以指导, 使他们尽快适应。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 进度不宜过快, 内容也不要过深。要有意识地让困难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世上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励人心和鼓舞斗志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要全面,既照顾到学习好的学生,也顾及学困生,同时也要有意识地给学困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的成功喜悦。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刚开始时可让他们回答一些浅显的、简单的问题, 在他们有进步时再让他们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 如果他们答对了要及时予以表扬,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布置作业时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这样不会造成“吃不进”或“吃不饱”现象,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也能感到努力过后的成功的喜悦。
策略三:爱是转化学困生的一剂良药
首先, 教师要做到热爱学困生, 要尊重他们,关心和了解他们。我们英语老师大多带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班级,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确很困难。就连最起码把学生的名字全记住都很难做到,当然学困生成了被冷落的对象。这样很容易与学生产生距离。要真正做到了解学生这一点, 英语教师首先就要记住学生的名字,特别是学困生。在课后与他们谈心时, 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小组活动中多关注他们,给予指导和帮助。当学生领悟到老师对他们很了解时, 往往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爱护, 增强了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随后教师要给他们以引导和鼓励,对于学困生的每一滴进步,教师一定要真诚地与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并期盼他们下次能做的更好,让学困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出自内心的鼓励与期盼,消除他们在学习上的顾虑。尊重和信任的同时,对学困生还要严格要求。严是爱,松是害。当我们揣着一颗心,尊重信任学生,并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学生体会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俗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真切地感到你是真心爱他、尊重他、信任他时, 他就会向你袒露心扉, 接受你的教育。
策略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霍苏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学困生之所以基础差,主要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困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的时候,我主要从记、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1、“记”的习惯。英语学科需要记的东西比较多,如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记忆。词汇是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学会一定数量的单词是运用一门语言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记单词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学生主动“记”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工作中,我让学困生掌握单词的读音规则,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可以拼读单词。2、“读”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英语中的“读”,包括有声的“读”和无声的“读”。有声的“读”,一般指课堂内外的朗读。朗朗读书就会琅琅上口,就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语流语调也会得到不断的改善,为英语口语交际打下基础。有的同学平时不大胆开口,不出声读英语,一说英语就结结巴巴的,而且经常出错,那是没有养成出声读书的习惯。在英语早读上,首先,让课代表带领全班齐读一两遍,接着,他们再自己尝试读;英语要熟读句型,我建议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最好养成自觉背诵课文的习惯,这样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和培养语感。3、“说”的习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上课前,我让学生在五分钟内用英语做值日报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报告完毕,下面的同学可以自由向值日者提问几个关于日常生活的问题,一问一答,类似答记者会,鼓励学困生多多参与这个互动;学生在锻炼说英语时难免会出现很多错误,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尊心,采取宽容态度,在发现学生出错时,不要马上打断纠正,在学生发言结束时,才给予提醒和纠正。对于学困生,要鼓励与引导,而且话题要容易。4、“写”的习惯。写作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写”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学困生对写作这方面特别感到头痛。遇到考试中的作文就无从下手,也难以写出几个正确的句子来。针对这一点,从七年级起,我就让学生坚持写周记,每一周末收上来批改,星期一按时发给学生,并侧重点评。有的学生觉得英语周记很难写,其实并不难,可以根据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模仿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对话和课文,结合实际适当变换一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再用自己觉得比较简单语言来组织句子。特别是加强训练学困生的句型转换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英语思维,这点需要我们老师要有更多的耐心。这样坚持下来,相信会有潜移默化的成效!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而且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果说,教师对优等生的教育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对学困生的教育则是雪中送炭。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那就要求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掌握其特点,积累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的放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