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推门听课所想到的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nl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最近实行推门听课制度,笔者听到了这样一节课,这是一节作业评讲课,教者采用展台展出了作业,然后按顺序从第一题讲到第八题,虽然讲得声情并茂、很全面,可下面的学生却听得晕晕乎乎的,刚开始上课时的那点积极性还没过几分钟就已经荡然无存了.课后笔者特地问了几位同学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们只知道是评讲作业,具体收获却说不上来.由此笔者联想到我们老师经常抱怨学生听课效率低,讲过的题目还不会;学生学得太死,题目一变化,就又不会.而我们老师又教给学生什么了呢?
  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在此理念下,物理教学应是物理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运用物理的意识与能力.
  下面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笔者对物理课堂的几点思考.
  1 科学探究带进课堂
  物理课不应当是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习题的结合,而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过程.任何物理教学内容都是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都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是在以前的教学中忽视了作为过程的科学探究方面,常常将科学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科学的过程和结果分离开来,导致学生无效或低效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逐步体验和认识到,学习物理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不断发展自己的认识和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例如,凸透镜成像一节我们可以先让同学们用凸透镜对着窗户,看在白纸上成的是什么像.又让他们用凸透镜近距离看书上的文字,看又是什么像.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不同,这样就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了.这样的导课很贴近生活,学生也很容易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比如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可以通过画图让学生自己找规律.
  2 自主学习融入课堂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应用过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身处情景之中.在各种疑惑的引导下,主动地搜寻、分析、处理各种信息,亲身体验发现新知的成功喜悦,开发潜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总的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基本环节实现.
  2.1 情景导入
  例如,重力、力的示意图一节可以通过河水为什么会流向低处?跳伞的人为什么会落向地面?通过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实例或学生的疑问增加教学的新鲜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物理情景之中.
  2.2 自主交流
  例如,在讲电功率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这样几个问题自主学习.问题1: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单位;问题2: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问题3:如何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在自主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主动参与.在这里教师是学生自主交流的合作者、引导者.
  2.3 自主质疑
  例如,在讲物体的质量一节,学生自主阅读了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但具体为什么要这么做,实际操作中还有什么注意点,这些问题在学生的不断质疑中会得到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心中的疑虑、困惑,因为发表意见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通过不断的争论,学生的观点会越来越来明朗.
  3 小组合作贯穿课堂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实验测定物质密度一节,我们可以小组合作讨论自己找到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案,通过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讨论评价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尽量减小误差.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得到错误结论时,不要把正确的结论强加给他,而是要指导小组讨论,自己推翻自己的错误结论,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使他们收获更多.
  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旁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就会在玩与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我们的老师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会更加享受我们的课堂.
其他文献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初中物理课堂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呢?设问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情境进行课前导入,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带着疑问、兴趣和求知欲进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达到提
1将学生做题关注不到关键词、挖掘不出隐含条件,误诊为审题不仔细  1.1课堂教学简单实录  案例一3月底参加了市高三复习会议,探讨高考的二轮复习问题,期间听了一节题为《科学审题》的公开课.  上课开始,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物体与转轴相距R, 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让转速均匀增大,在物块由静止到相对转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顺利地帮助学生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然而初中物理实验室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生活中的常见器具来制作一些物理小实验就成了一个有力的补充,简洁、方便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学生在观察、辨析、设计、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实践,全面地迎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使得一个个小
物理新课程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所以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物理的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
在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物理是一门立足于实验的科学,倡导“做中学”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动手探究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探索和创造,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自主的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也能激发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非常规”物理实验能通过促进学生手脑并用,最大程度地调动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刚好可以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教师根据试验的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试验,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用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一下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笔者对物理教学进行了反思,对物理教学用生本理念做指导,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天地,让物理教学充满活力.  1 让艺术之花在物理课堂绽放美丽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综合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简而言之为“文”、“理”两种文化.如何做到文理交融,相得益彰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施大宁在《物理与艺术》的讲座中,谈到屈原的《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翻译为:“这浩茫的宇宙究竟有没有一个尽头,那时混混沌沌天地未分,人们凭什么来研究,穹庐的天盖高达九层多么壮观秀
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物理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不断质疑的精神,去探求知识的真谛.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一难度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上,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由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如何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表象上让学生参与教学之中,而实质就必须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多年,其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很大.总体来看,新课程让我们的物理课堂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注重到了知识的应用,还有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就笔者这些年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高中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如何让学生积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