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中物理“非常规”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物理是一门立足于实验的科学,倡导“做中学”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动手探究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探索和创造,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自主的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也能激发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非常规”物理实验能通过促进学生手脑并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为此,笔者也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探索了以“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
  1以非常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一旦对某样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的去完成,在遇到阻碍的时候也会千方百计的想要去克服困难.同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的创设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的、激发学生兴趣的物理情境,如可以运用非常规性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摩擦起电、电荷以及相同类电荷之间的关系时,笔者通过“散射的米粒”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实验需要用到的物品:毛衣、塑料勺、盛有米粒的碟子,先用毛衣不断摩擦塑料勺,塑料勺上便会产生少量的电荷,然后把塑料勺放在碟子上面,这时米粒像小兔子一样活蹦乱跳的向着勺子跳去.但是不一会又朝四周飞射开来.同学们都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有电荷的勺子能够吸附米粒,却又不是一直吸附在上面.带着疑问与好奇学生们都很认真的听课,才明白电子是可以相互转移的,小米粒接触塑料勺以后也随之带了和勺子上相同的电荷,学生也终于明白了相同电荷互相排斥的物理现象. 如,笔者又做了一个实验,把两本书中的纸张交叠在一块,问学生能否把它们拉开?很多学生觉得这是很容易拉开的,都自告奋勇的想要试试,结果任凭怎么用力,都很难将它们分开.学生们都很苦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笔者借机引入摩擦力这一教学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课堂效率.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生动性、趣味性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也极其积极,通过非常规物理实验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热爱上物理课、期待上物理课.
  2以非常规物理实验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
  高中物理教师要想让学生对物理课感兴趣,可以尝试运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或者人们经常用到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探索容易产生亲近感,获得知识的真实感.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多么的接近,也体会到物理与技能,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个体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加留意的观察身边发生的物理现象.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非常规”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它能够把把书本中枯燥难懂的概念、原理用特殊化的形式具体的演示出来,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能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向心力”的内容时,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掌握向心力的方向判定,理解向心力公式,笔者利用了“非常规”物理实验:
  教学环节1感受向心力的方向.
  准备一块橡皮,用一根长约40厘米左右的细绳将其系住,学生手执细绳一端,抡动细绳,让橡皮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觉橡皮运动因为受到绳的拉力,从而说出向心力的方向是指向圆心的.
  教学环节2寻找决定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让学生抡动绳子,分别感觉下面三种情况下向心力的变化情况:保持圆周运动半径不变,加快转动;转动快慢保持不变,增大运动半径;换一块质量相对较大的橡皮后,在保持圆周运动半径和快慢不变的情况下,向心力是否有所变化?通过上述三个小实验,使学生得出向心力的大小与转动的快慢、运动的半径以及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教学环节3自制“水流星”.取一纸杯,在杯口处选择均匀的三个点扎眼,每个眼中穿一根较短的细线,再用一根40 cm~50 cm长的线将杯口扎眼的三根线系住,在纸杯中灌水后轮动线,使“水流星”不断转动,加快转速,直到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水不会流下.
  在上述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为实验器材,每个教学环节都富有生活性、趣味性、体验性,利用典型的“非常规”实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以非常规物理实验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不再对物理课感到害怕、恐惧,相反学生喜欢上物理课了,书本中的物理概念、原理也觉得不再是深奥、难懂的,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成积极主动的探究.非常规物理实验材料、设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趣味性、独特性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实验中的不足及过失之处又促使学生想要努力的做好,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尤其是非常规物理实验中出现的创新思维,如:转化、替换、替代、扩大、重组等创新思维词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契机.
  以“自由落体实验的探究过程为例”,笔者先演示从同一高度将黑板擦、粉笔、纸张等不同物体同时下落的过程,在情景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下落时快慢是否相同?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下落的速度呢?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进行实验研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一准备一张纸片和一个小铁片,要求二者面积相同,在同一高度将它们同时静止释放,观察并记录下哪个物体先下落.
  实验二将二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其中一张揉成纸团后,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并记录下哪个物体先下落.
  实验三准备二枚一元硬币,在其中一枚硬币上面粘上一张与其面积相同的纸片后,将二枚硬币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并记录下哪个物体先下落.
  上述三组实验,从生活实际出发,比较适合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中学生发现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得快,当质量相等时,较小体积的物体下落的快,而当物体体积相同、质量不等时,下落过程一样快.利用“非常规”物理实验探究自由落体的实验过程,可以避免学生因为知识负迁移而产生“质量相等,下落速度也相等”的思维障碍,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演示或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牛顿管实验:将金属片、软木塞、羽毛三样不同的物体同时放入玻璃管中,在抽气机抽出管内空气后将玻璃管倒置,让学生观察三种不同的物体的下落速度.然后打开气阀,再次倒置玻璃管,让学生观察打开气阀后三种不同的物体的下落速度.这样的实验过程不仅不会显得突然,也能让学生通过实验清晰的得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生活中常见的器材可以蕴含着大大的物理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对这些实验现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欲望.
  总之,“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以具亲切性、简明性、趣味性、创造性等特点,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积极的引入“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富有趣味和探究实践的氛围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创新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所在.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仅重视传统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填鸭式”教学、“题海训练”作为主要途径,学生一直处于机械的重复记忆,仅注重如何利用重要规律公式来解题.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也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很多物理原理和现象都是通过公式来展现,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感到吃力,不能完全理解和吸收知识.学习物理,要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往教师基本不需要或很少创设
每一个中学物理实验都必须有实验仪器.常用的实验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电压表、电流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等.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考物理实验题为了与科技发展相结合,同时也使实验测量更精确、误差更小.高考考查的实验仪器增加了光电门、气垫导轨、传感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现代化设备.随着高中物理教材的改版,这些现代化实验仪器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得越
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殿堂,物理课堂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只有处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才能主动探究问题.同时,物理知识的引入,是物理课堂的基础.所以,在物理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各种情景,营造良好的气氛,做好物理知识的引入,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应用好课堂情景,巧妙地引入物理知识,提高课堂质量.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利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物理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可以让广大学生手脑并用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空气的‘力量’”一节为例,结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创设情境、组织课堂活动、开展课外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无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才能启发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可能;有了问题,才能发现规律;有了问题,才有讨论的话题.  “问题是课堂的心脏”.课堂中一个个问题就好比韵律操中一个个动作,要想课堂给人更多的回味与精彩,问题设计就需更深的思考与研究.课堂教学的深入总是伴随着一个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叶澜教授将“课堂教学过程”比喻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过程,也是课堂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推动教育主体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创造、解释着课堂事件,在这种创造与解释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变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初中物理课堂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呢?设问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情境进行课前导入,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带着疑问、兴趣和求知欲进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达到提
1将学生做题关注不到关键词、挖掘不出隐含条件,误诊为审题不仔细  1.1课堂教学简单实录  案例一3月底参加了市高三复习会议,探讨高考的二轮复习问题,期间听了一节题为《科学审题》的公开课.  上课开始,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物体与转轴相距R, 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让转速均匀增大,在物块由静止到相对转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顺利地帮助学生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然而初中物理实验室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生活中的常见器具来制作一些物理小实验就成了一个有力的补充,简洁、方便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学生在观察、辨析、设计、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实践,全面地迎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使得一个个小
物理新课程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所以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物理的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