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都有了极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的变化,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传授,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强化人们精神的熏陶,突出小学生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生正处在习惯养成和价值观逐步定性的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开展法律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语文学科作为情感表达和思想教育的优势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征。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法律教育展开分析和讨论,希望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对小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价值观;法律教育
一、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法制教育氛围
老师不仅要将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理念贯穿在所教的课程中,而且应该经常带孩子参加实践活动。采用接触式、对比式、实验式等新型教育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和渗透力度。要自然融入,有机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法律渗透教育作为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不间断的、生动的渗透教育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由此增强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例如《万年牢》这篇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父亲自己经营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工艺,手艺高超,保证质量,合法经营。再将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及时教育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像这样人文教育事例很多,把这些内容定位在学生生活之中,紧密联系在法制教育上,合理分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效果。教师要有针对性把法制教育的内容贯穿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挖掘教材,自然渗透法律意识
语文教学中法制渗透教育有别于"填鸭式"的法律条文的灌输,它是将法制常识有机地融入主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情感的熏陶,又进行法制方面的引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开展法制渗透教育就是要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可以渗透的法律法规,主动渗透到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法制教育意识,善于发现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槐乡的孩子》一课中,可由课文中孩子拾槐米换学费跟现在的孩子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作比较,适时穿插《九年义务教育法》,让孩子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只要深入挖掘、刻意引领,我们便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在《惊弓之鸟》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更羸敏锐的观察能力、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胸有成竹的大将风范所折服。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我引领学生关注造成大雁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古代帝王用狩猎的方式来取乐消遣,现代人却用狩猎来满足自己对美味的猎奇和对金钱的贪欲。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种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趁机为同学们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全班讨论,特别是对世界稀有物种的捕杀,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思辩的空间,那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做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可能在讲授知识内容和采用教学的方法上,老师要更用心,更用情,要有一定的责任感。作为人民教师,要认真备课,专心上课,备学情、备教材,努力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对于小学语文课的法律教育来说,很多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老师有效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对整个教学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外,还应该注重探究在这课内容中哪些是能够对学生法律教育形成有效刺激的知识,哪些地方又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知识,进而对这些相关内容进行筛选,并作出有效的设计和预测。同时教师还要学会避重就轻,适当的进行取舍,不要满堂灌,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从而促使他们对学习知识能够主动参与和理解。在现在很对新课程教学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老师讲的并不多,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很好。这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的结果。通过有效的设计,教师可以恰到好处的控制知识量,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同时还为学生留有大量的自我探索时间,在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依托语文教材,深化法律教育
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有许多优秀的,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同时,其中也不乏可用作法制教育的好素材,对于这些素材就需要教师适时挖掘,同时将教材内容和法制教育相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的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对此,教师抓住可以这样做如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教学如:“赡养”这一个词语,教师在键鼠这个词时就可以与“抚养”联系起来,同时指出“抚养”是指父母或长辈养育后代,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同时让学生自己发挥,用这两个词造句,进而进一步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这是老师要有效的把学生引进到法律的世界,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知识,理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赡养与抚养的关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尊敬父母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将来自己是有法律责任来赡养父母的,这样就培养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其次,还可以利用文章重的个别句子进行引导,例如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抓住“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让学生知道即使发出“一声小小的呻吟,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邱少云没有这样做,表现了极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号召小学生向邱少云学习,从小立志报国,热爱祖国,绝不背叛国家和民族。同时,开展社会规则的教育,对于规定,不该做的绝对不做,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朱琼.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读写算,2012(70)
[2]韦海林.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方法[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1(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价值观;法律教育
一、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法制教育氛围
老师不仅要将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理念贯穿在所教的课程中,而且应该经常带孩子参加实践活动。采用接触式、对比式、实验式等新型教育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和渗透力度。要自然融入,有机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法律渗透教育作为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不间断的、生动的渗透教育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由此增强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例如《万年牢》这篇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父亲自己经营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工艺,手艺高超,保证质量,合法经营。再将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及时教育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像这样人文教育事例很多,把这些内容定位在学生生活之中,紧密联系在法制教育上,合理分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效果。教师要有针对性把法制教育的内容贯穿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挖掘教材,自然渗透法律意识
语文教学中法制渗透教育有别于"填鸭式"的法律条文的灌输,它是将法制常识有机地融入主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情感的熏陶,又进行法制方面的引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开展法制渗透教育就是要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可以渗透的法律法规,主动渗透到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法制教育意识,善于发现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槐乡的孩子》一课中,可由课文中孩子拾槐米换学费跟现在的孩子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作比较,适时穿插《九年义务教育法》,让孩子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只要深入挖掘、刻意引领,我们便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在《惊弓之鸟》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更羸敏锐的观察能力、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胸有成竹的大将风范所折服。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我引领学生关注造成大雁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古代帝王用狩猎的方式来取乐消遣,现代人却用狩猎来满足自己对美味的猎奇和对金钱的贪欲。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种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趁机为同学们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全班讨论,特别是对世界稀有物种的捕杀,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思辩的空间,那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做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可能在讲授知识内容和采用教学的方法上,老师要更用心,更用情,要有一定的责任感。作为人民教师,要认真备课,专心上课,备学情、备教材,努力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对于小学语文课的法律教育来说,很多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老师有效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对整个教学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外,还应该注重探究在这课内容中哪些是能够对学生法律教育形成有效刺激的知识,哪些地方又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知识,进而对这些相关内容进行筛选,并作出有效的设计和预测。同时教师还要学会避重就轻,适当的进行取舍,不要满堂灌,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从而促使他们对学习知识能够主动参与和理解。在现在很对新课程教学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老师讲的并不多,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很好。这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的结果。通过有效的设计,教师可以恰到好处的控制知识量,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同时还为学生留有大量的自我探索时间,在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依托语文教材,深化法律教育
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有许多优秀的,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同时,其中也不乏可用作法制教育的好素材,对于这些素材就需要教师适时挖掘,同时将教材内容和法制教育相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的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对此,教师抓住可以这样做如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教学如:“赡养”这一个词语,教师在键鼠这个词时就可以与“抚养”联系起来,同时指出“抚养”是指父母或长辈养育后代,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同时让学生自己发挥,用这两个词造句,进而进一步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这是老师要有效的把学生引进到法律的世界,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知识,理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赡养与抚养的关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尊敬父母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将来自己是有法律责任来赡养父母的,这样就培养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其次,还可以利用文章重的个别句子进行引导,例如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抓住“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让学生知道即使发出“一声小小的呻吟,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邱少云没有这样做,表现了极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号召小学生向邱少云学习,从小立志报国,热爱祖国,绝不背叛国家和民族。同时,开展社会规则的教育,对于规定,不该做的绝对不做,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朱琼.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读写算,2012(70)
[2]韦海林.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方法[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