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文字学角度切入,以“汉字教学不应该流于工具性上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盲目追求快速高效,更应该深入挖掘汉字体系的内部规律,使得我们基础的汉字教学为培养学生终生的识字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原则,试通过以字形为根本,利用对汉字字源的解说内容材料,配合古文字字形、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脉络等材料,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文字音形义三者相结合开展汉字教学;“六书说”在字理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与局限;以及关于通过“汉字的再教育”以巩固汉字教学已有成果_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思维能力等方面谈谈对当代汉字教学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文字学 汉字教学
许嘉璐强调说:“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无论哪一种识字教学改革实验,都需要较高素质的教师来进行。”的确,缺乏文字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对于汉字教学是一大缺憾也是一大阻碍,并且面对很多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古义的词汇,不对汉字字义本身加以考察,是解释不出来的。如“爽约”当中的“爽”,“除夕”中的“除”,要是不结合对文字字源的考察,就基础汉字教学乃至语文教学而言是一项缺憾。对于这些细小但是关乎基础与能力的问题,是轻视不得的。窃以为在汉字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把握汉字本身形体,还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字学理论知识,并灵活贯通与汉字教学活动中,取代枯燥死板的说教和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让学生轻松掌握汉字。
1、汉字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自古以来的识字课文可以看出,古人实践汉字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仓颉的结构教学法,字义教学法,“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字素教学法,编写韵文的押韵教学法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等,足以见得人们很早就懂得从字形字音字义等多角度切入,实施汉字教学。
当代又出现了“以文带字”的“分散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识字法,“字理识字法”等等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对儿童识字有所辅助,并且随着识字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不同角度人手的特色教学法不断涌现,大都注意利用字形字音字义固有的特点,有所侧重地挖掘学生的识字潜力。但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实现更科学快速的目标,这就要求文字学的介入为汉字教学提供更多更科学的指导。
2、从文字学角度谈对当代汉字教学的几点设想
“科学的汉字讲解就是要在不违背汉字构形规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对构意直接、明确的字加以准确讲解;或对需要经过推源再来讲的汉字,推源后再来讲解。在讲解个体汉字时,要把它放到汉字构形系统中去,找到它应有的位置再来讲解,以免讲了一个,乱了一片。”所以本文从将古文字形与推源相结合,加以扬弃地把握六书在汉字教学当中的作用等方面将文字形义演变的历时平面与结构字理的共时平面相结合,谈谈对汉字教学的几点设想。
2.1 在宇义方面,利用对汉字字源的解说内容材料,配合古文字字形、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脉络等内容,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文字音形义三者相结合开展汉字教学
王宁在《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一文当中提出了汉字教学是在两个矛盾中进行的观点。就是说,自古以来,由于汉字本身的性质,在汉字教学当中始终有两个矛盾贯穿其中,一是汉字系统形义结构与汉语系统音义结构不能完全对应产生的不便,汉字作为符号除了有音义外,其形体的千变万化让汉字教学显得不那么容易。二是字符系统是有规律有其独自的系统的,集中识字的教学法正是发挥这个特点,着重利用形声字的系统规律教学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语文教育过程当中总以文章作为教学材料,文字出现的无序性加大了系统教学汉字的难度。这两个矛盾始终是无法解决的,只是我们应该在兼顾两者同时,探索出一种比较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2.1.1 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形体简单意义相近或形体相似而难分清的汉字
如:本:上部是木。下部是根部,三个小圆圈为指事符号,表示这里是树木的根本所在,轻松可见“本”之本义为“根本”引申为“基础”等意义。
朱:甲骨文字形看就是一棵树,上为树头,下为树根,中间的黑点表明这棵树是红心的,由此可见“朱”的本义为“红…‘赤”。
末:金文字像把“本”字倒过来的样子,意义也与“本”相反,有成语“本末倒置”,可见“末”的形体上为树头,下为树梢,在树梢上加一小短横,表示树梢,本义即为树梢,引申为“次要的”等意义。
未:甲骨文字形像稻穗的形状,后被假借为“没有”“不曾”的意义,这些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深奥,可以省略,但是可以将“未”组词“未来”等,或对比“末”字做机械记忆。但对于中学文言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同程度,有选择的加以讲解。
由此可以再结合“来”“禾”等形近字,成组加以教学,在对比中强化每个字的特点,符合教学原理科学与记忆规律。像这样成组的汉字数量可观,例如:辨—辩—辫—瓣;竟—竞,比—从—北;戍—戊—戌戎—成—戌,羊—羌—养—美—羔等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字字形特别是富含本义的古文字字形辅助教学,效果可以预见。
2.1.2 抓住汉字本义,帮助学生更灵活准确记忆汉字
多:古文字无论从夕还是从肉,两者相累,取与“少”相对的“多”义。
逸:从走从兔,兔子有善逃的特点,“逸”就依“兔”的说明表意更明确。
牢:古文字本义为“牛圈”,引申为“牲口圈”,—分析字形与本义,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亡羊补牢”的“牢”的准确含义。
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词语古今含义差别较大,若能结合古文字形,利用字源进行分析,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当中常见的即一既,行一走奔等等。
2.1.3 见形知义,增强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牛羊鸟鱼江齿目日月雨门册秉
休出尘林信明冰涉牧灶监饮保
对于大部分名词性的基本汉字,其意义固定,可采用这一方法开展教学。
如:象豕虫它鹿虎马犬龟
山水火子女人木禾贝来束首耳口齿目手心身眉元止自须衣丝壶皿豆鼎鬲户门车行舟戈刀斤弓矢网州川瓜牢炎丘泉酉胃食刃亦甘上下又左右立并射甲申电曲典串北从亦夹取及采孚受共兼戒戎弄伐弃日析至正之各降相间朝莫突闲原库见欠及企走奔臭鸣林卉森磊删笔看泪等等。
我们应该明确,追溯古文字形,说解字源,并不是要求学生要掌握古文字系统,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切入现代汉字的教学,不是“双轨”教学,而是要将古文字与现代汉字纳入“同轨”当中,用历史的观点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汉字,并且更深刻认识汉字,明确其准确意义,对于终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会有巨大的作用。
2.2 “六书说”在宇理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与局限
教育应是一个将传授知识的过程内化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在汉字教学当中要注意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科学地讲解字理。六书或者三书说在汉字教学中就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刘 又辛先生在《汉字发展史纲要》一书中提到汉字教学的问题,“汉字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个重要问题。从古至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古人从小学开始就要识字,但识字的方法一直没有形成合理的规范。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每个字都做了音形义的分析,他还对六书——六种造字方法做了说明,这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六书说”对每个汉字进行的分类不能严格贯彻到底。所以刘先生认为应该对六书这个原则加以扬弃。
裘锡圭先生指出现代汉字较古文字来说,所使用的义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义符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汉字教学当中,发挥汉字系统这一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认字效率。如:
同类意义字词结合记忆:江河湖海洋湖泊津洪泽溪池波滨沟
反义词联系记忆:深浅清浊浓淡
偏正替换组词记忆:滋润湿润润滑
利用词语记忆:沐浴港湾潇湘泡沫淘汰污泥浪潮泛滥游泳流泪
同音字相互对比:泻泄汗汉满漫
形似字相互对比:沈沉浩洁注洼消泪
找到适合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类推,淋油测沙汽汪涨沪源漂洲,必要的字提出来引起重视,洒汕法活治沃泣。另外,根据高明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当中归纳出的134个古文字偏旁,可以当作文字发展历史的参考材料,在分析汉字,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
下面附带谈谈“无理性的文字”即假借字的教学。
裘锡圭先生在传统六书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辩证归纳出“三书说”,将文字分为表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利用字源古形可以掌控表意文字的教学,尤其适用于识字教育中的常用基础汉字教学,形声字就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大量扩充其识字量成为可能,但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基础常用汉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简化汉字已经成为无理性的记号,具有不可分析性,对于基础识字教学造成一定困难。
3.关于通过汉字的再教育以巩固汉字教学已有成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思维能力的设想
面对更多的文言文阅读,如果在小学阶段接受过汉字源流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独立阅读经典都大有裨益。但如今绝大多数中学生接受的识字教育都是机械的呆板的,缺乏文化内涵的,所以就有了粗浅的关于在中学实行汉字再教育的设想。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3.1 有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
在文言文学习当中有很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沟通脱节的地方,使得学生文言文的学习面临很多困难,最终只有通过机械记忆一些字词的含义去完成考试。而实施汉字的再教育就能解决古今汉语发展的衔接问题,让文言文学习增添一些乐趣。
如天字,古义有“人的额顶”的意义,后才引申为“高处一天空”。而汉字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字源,造字方式等古文字学内容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让他们了解到“天庭(饱满)”“天灵盖”等词语中的“天”真正准确的含义。
3.2有助于形成理性的认识和系统的汉字认知
汉字教学内容是对各阶段的学生是有相应适应性要求的。在小学阶段,教师加以系统归纳,以感性认识为主要教学手段,实施汉字教学;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有计划的教授学生一些汉字理性的规律等内容,使其的知识构成当中有系统的汉字结构体系,具备终生识字和对汉字更深层的解读能力。
4.结语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一个人要精通一门学科就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在语言方面,则是母语。”可见,母语是需要长期不断学习的。
在语文课程改革轰轰烈烈推进的今天,再次从文字学理论方面谈汉字教学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强调了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所以要注重文字内涵内容的教学。如此才有可能提高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解读能力。其次,强调了识字教学必须在发扬传统文字学对字形分析等等方面的理论经验之外,要吸取现代汉字学关于造字理据分析等经验,使教学更科学准确。再次,提醒我们不应放松对汉字教学的理论创新,开拓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丰富的学习潜力。只有抓住了这个核心,才抓住了汉字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刘又辛、方有国著《汉字发展史纲要》
[2]苏培成著《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
[3]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
[4]高明著《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5]许嘉璐著《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
[6]郑振峰等编著《汉字学》,语文出版社
[关键词]文字学 汉字教学
许嘉璐强调说:“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无论哪一种识字教学改革实验,都需要较高素质的教师来进行。”的确,缺乏文字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对于汉字教学是一大缺憾也是一大阻碍,并且面对很多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古义的词汇,不对汉字字义本身加以考察,是解释不出来的。如“爽约”当中的“爽”,“除夕”中的“除”,要是不结合对文字字源的考察,就基础汉字教学乃至语文教学而言是一项缺憾。对于这些细小但是关乎基础与能力的问题,是轻视不得的。窃以为在汉字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把握汉字本身形体,还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字学理论知识,并灵活贯通与汉字教学活动中,取代枯燥死板的说教和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让学生轻松掌握汉字。
1、汉字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自古以来的识字课文可以看出,古人实践汉字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仓颉的结构教学法,字义教学法,“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字素教学法,编写韵文的押韵教学法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等,足以见得人们很早就懂得从字形字音字义等多角度切入,实施汉字教学。
当代又出现了“以文带字”的“分散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识字法,“字理识字法”等等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对儿童识字有所辅助,并且随着识字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不同角度人手的特色教学法不断涌现,大都注意利用字形字音字义固有的特点,有所侧重地挖掘学生的识字潜力。但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实现更科学快速的目标,这就要求文字学的介入为汉字教学提供更多更科学的指导。
2、从文字学角度谈对当代汉字教学的几点设想
“科学的汉字讲解就是要在不违背汉字构形规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对构意直接、明确的字加以准确讲解;或对需要经过推源再来讲的汉字,推源后再来讲解。在讲解个体汉字时,要把它放到汉字构形系统中去,找到它应有的位置再来讲解,以免讲了一个,乱了一片。”所以本文从将古文字形与推源相结合,加以扬弃地把握六书在汉字教学当中的作用等方面将文字形义演变的历时平面与结构字理的共时平面相结合,谈谈对汉字教学的几点设想。
2.1 在宇义方面,利用对汉字字源的解说内容材料,配合古文字字形、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脉络等内容,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文字音形义三者相结合开展汉字教学
王宁在《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一文当中提出了汉字教学是在两个矛盾中进行的观点。就是说,自古以来,由于汉字本身的性质,在汉字教学当中始终有两个矛盾贯穿其中,一是汉字系统形义结构与汉语系统音义结构不能完全对应产生的不便,汉字作为符号除了有音义外,其形体的千变万化让汉字教学显得不那么容易。二是字符系统是有规律有其独自的系统的,集中识字的教学法正是发挥这个特点,着重利用形声字的系统规律教学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语文教育过程当中总以文章作为教学材料,文字出现的无序性加大了系统教学汉字的难度。这两个矛盾始终是无法解决的,只是我们应该在兼顾两者同时,探索出一种比较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2.1.1 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形体简单意义相近或形体相似而难分清的汉字
如:本:上部是木。下部是根部,三个小圆圈为指事符号,表示这里是树木的根本所在,轻松可见“本”之本义为“根本”引申为“基础”等意义。
朱:甲骨文字形看就是一棵树,上为树头,下为树根,中间的黑点表明这棵树是红心的,由此可见“朱”的本义为“红…‘赤”。
末:金文字像把“本”字倒过来的样子,意义也与“本”相反,有成语“本末倒置”,可见“末”的形体上为树头,下为树梢,在树梢上加一小短横,表示树梢,本义即为树梢,引申为“次要的”等意义。
未:甲骨文字形像稻穗的形状,后被假借为“没有”“不曾”的意义,这些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深奥,可以省略,但是可以将“未”组词“未来”等,或对比“末”字做机械记忆。但对于中学文言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同程度,有选择的加以讲解。
由此可以再结合“来”“禾”等形近字,成组加以教学,在对比中强化每个字的特点,符合教学原理科学与记忆规律。像这样成组的汉字数量可观,例如:辨—辩—辫—瓣;竟—竞,比—从—北;戍—戊—戌戎—成—戌,羊—羌—养—美—羔等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字字形特别是富含本义的古文字字形辅助教学,效果可以预见。
2.1.2 抓住汉字本义,帮助学生更灵活准确记忆汉字
多:古文字无论从夕还是从肉,两者相累,取与“少”相对的“多”义。
逸:从走从兔,兔子有善逃的特点,“逸”就依“兔”的说明表意更明确。
牢:古文字本义为“牛圈”,引申为“牲口圈”,—分析字形与本义,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亡羊补牢”的“牢”的准确含义。
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词语古今含义差别较大,若能结合古文字形,利用字源进行分析,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当中常见的即一既,行一走奔等等。
2.1.3 见形知义,增强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牛羊鸟鱼江齿目日月雨门册秉
休出尘林信明冰涉牧灶监饮保
对于大部分名词性的基本汉字,其意义固定,可采用这一方法开展教学。
如:象豕虫它鹿虎马犬龟
山水火子女人木禾贝来束首耳口齿目手心身眉元止自须衣丝壶皿豆鼎鬲户门车行舟戈刀斤弓矢网州川瓜牢炎丘泉酉胃食刃亦甘上下又左右立并射甲申电曲典串北从亦夹取及采孚受共兼戒戎弄伐弃日析至正之各降相间朝莫突闲原库见欠及企走奔臭鸣林卉森磊删笔看泪等等。
我们应该明确,追溯古文字形,说解字源,并不是要求学生要掌握古文字系统,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切入现代汉字的教学,不是“双轨”教学,而是要将古文字与现代汉字纳入“同轨”当中,用历史的观点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汉字,并且更深刻认识汉字,明确其准确意义,对于终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会有巨大的作用。
2.2 “六书说”在宇理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与局限
教育应是一个将传授知识的过程内化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在汉字教学当中要注意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科学地讲解字理。六书或者三书说在汉字教学中就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刘 又辛先生在《汉字发展史纲要》一书中提到汉字教学的问题,“汉字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个重要问题。从古至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古人从小学开始就要识字,但识字的方法一直没有形成合理的规范。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每个字都做了音形义的分析,他还对六书——六种造字方法做了说明,这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六书说”对每个汉字进行的分类不能严格贯彻到底。所以刘先生认为应该对六书这个原则加以扬弃。
裘锡圭先生指出现代汉字较古文字来说,所使用的义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义符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汉字教学当中,发挥汉字系统这一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认字效率。如:
同类意义字词结合记忆:江河湖海洋湖泊津洪泽溪池波滨沟
反义词联系记忆:深浅清浊浓淡
偏正替换组词记忆:滋润湿润润滑
利用词语记忆:沐浴港湾潇湘泡沫淘汰污泥浪潮泛滥游泳流泪
同音字相互对比:泻泄汗汉满漫
形似字相互对比:沈沉浩洁注洼消泪
找到适合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类推,淋油测沙汽汪涨沪源漂洲,必要的字提出来引起重视,洒汕法活治沃泣。另外,根据高明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当中归纳出的134个古文字偏旁,可以当作文字发展历史的参考材料,在分析汉字,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
下面附带谈谈“无理性的文字”即假借字的教学。
裘锡圭先生在传统六书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辩证归纳出“三书说”,将文字分为表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利用字源古形可以掌控表意文字的教学,尤其适用于识字教育中的常用基础汉字教学,形声字就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大量扩充其识字量成为可能,但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基础常用汉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简化汉字已经成为无理性的记号,具有不可分析性,对于基础识字教学造成一定困难。
3.关于通过汉字的再教育以巩固汉字教学已有成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思维能力的设想
面对更多的文言文阅读,如果在小学阶段接受过汉字源流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独立阅读经典都大有裨益。但如今绝大多数中学生接受的识字教育都是机械的呆板的,缺乏文化内涵的,所以就有了粗浅的关于在中学实行汉字再教育的设想。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3.1 有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
在文言文学习当中有很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沟通脱节的地方,使得学生文言文的学习面临很多困难,最终只有通过机械记忆一些字词的含义去完成考试。而实施汉字的再教育就能解决古今汉语发展的衔接问题,让文言文学习增添一些乐趣。
如天字,古义有“人的额顶”的意义,后才引申为“高处一天空”。而汉字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字源,造字方式等古文字学内容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让他们了解到“天庭(饱满)”“天灵盖”等词语中的“天”真正准确的含义。
3.2有助于形成理性的认识和系统的汉字认知
汉字教学内容是对各阶段的学生是有相应适应性要求的。在小学阶段,教师加以系统归纳,以感性认识为主要教学手段,实施汉字教学;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有计划的教授学生一些汉字理性的规律等内容,使其的知识构成当中有系统的汉字结构体系,具备终生识字和对汉字更深层的解读能力。
4.结语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一个人要精通一门学科就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在语言方面,则是母语。”可见,母语是需要长期不断学习的。
在语文课程改革轰轰烈烈推进的今天,再次从文字学理论方面谈汉字教学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强调了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所以要注重文字内涵内容的教学。如此才有可能提高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解读能力。其次,强调了识字教学必须在发扬传统文字学对字形分析等等方面的理论经验之外,要吸取现代汉字学关于造字理据分析等经验,使教学更科学准确。再次,提醒我们不应放松对汉字教学的理论创新,开拓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丰富的学习潜力。只有抓住了这个核心,才抓住了汉字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刘又辛、方有国著《汉字发展史纲要》
[2]苏培成著《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
[3]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
[4]高明著《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5]许嘉璐著《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
[6]郑振峰等编著《汉字学》,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