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即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问题从无到有;创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关注探究过程,促进学生精准发问。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78-02
“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课应该有不断质疑、提问、解答、思辨的过程。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算得上真正的探究,而探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来看,教师过于关注知識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敢、不愿、不会、不善提出问题,进而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和课堂教学的呆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问题从无到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提出问题往往是学生思维的起始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知道该怎样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各个教学环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出发,把现实场景融入数学教学中,从而为学生构建思维框架,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案例1]“圆的周长”教学
师:同学们,我手里有一张圆形的卡片,谁能测量一下它的周长?
生1:我会测量。
生1拿着直尺来到了讲台上,可是他发现圆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都不一样,它是一个曲线图形,可是尺子却是直直的,根本不能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谁想来试试?
生2:圆是曲线,要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呢?
生3: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这个圆形卡片在纸上滚动一圈,它所经过的“路程”不就是它的周长吗?
生3按照这个方法,果然测量出了圆形卡片的周长。但这个时候,有的学生又有了新的疑问。
生4:这样测量还是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生5:圆的半径和直径很容易测量,不知道它们与圆的周长有没有关联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问题情境导入法,通过让学生测量圆形卡片的周长激发学生的兴趣。生1测量圆的周长的失败,使学生产生了疑问:圆是曲线图形,应该怎么测量其周长呢?正是这种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当生3终于成功测量出圆的周长后,学生们并没有满足于此,反而产生了新的疑问: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产生疑问—初步释疑—产生新的疑问”的过程,这正是问题意识流露的表现。
二、创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学生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体现。实际上,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然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往往都是前人总结的定论,大多数都属于真理性知识,这就使学生不会对数学知识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也就是没有问题意识,缺乏质疑的精神。尽管很多数学知识是真理性知识,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是否敢于质疑,与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有很大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并不是他们对所学知识没有疑问,而是出于各种原因,不敢提问、不愿提问。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消除疑惑,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案例2]“轴对称图形”教学
师:我手里就有一个大大的“囍”字(出示图案),你们能用剪刀和卡纸剪出这样一个“囍”字吗?
生1:这个图案真漂亮呀!这个图案的两边一模一样呢。
生2:老师,您这个图案是怎么剪出来的呢?
生3:怎样才能让“囍”字的两边完全一样呢?
生4:是不是可以把卡纸对折起来再剪呢?
(学生一边剪纸,一边提出各种各样的提问,很快他们就在卡纸上描出轮廓,最后剪成了好看的“囍”字)
师:通过剪纸的过程,我们发现把卡纸对折能够更快地剪出这个“囍”字,这就说明将“囍”字对折后两边可以完成重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不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用幻灯片播放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尽管这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轴对称图形之美,但却无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案例中有两个亮点:第一,教师通过“囍”字导入课程,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下一步的质疑和提问奠定了基调;第二,教师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让‘囍’字的两边完全一样呢?”“是不是可以把卡纸对折起来再剪呢?”正是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了提问的勇气。
三、关注探究过程,促进学生精准发问
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持续探索的原动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要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在教学重点处、难点处、易错处设置问题,在激发学生提问热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提问的精准度。对于学生而言,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两提两不提”的原则。所谓“两提”就是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一定要提出疑问,进行质疑;对于那些与自身认知或教材内容相矛盾的知识要提出疑问。所谓“两不提”指的是对于那些已经理解了的知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不宜在课堂上提问;对于那些与所讲知识点无联系的知识,不宜在课堂上提问。 [案例3]“分数的加法”教学
师:我们来看一道分数相加的题目,1/4 1/8等于多少?
生1:1/4 1/8=2/12,我是这样计算的,分子和分子加起来是2,分母和分母加起来是12,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2/12。
师:同学们,生1做得对吗?
生2:对的,前面学过分数的加法,就是分子与分子相加。
生3:不对,不对,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一样,不能简单地把分子、分母分别相加。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对生1的解答过程产生怀疑)
生4:为什么这道题不能把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呢?我还是不明白。
师:谁能为生4解释一下呢?
生5:我是这样考虑的(如下图所示),1/4和1/8的分数单位不一样。1/4相当于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取其中1份,而1/8是把一块蛋糕分成8份,取其中1份,它们分的份数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直接相加。
师:生4提的问题非常好,而生5初步解释了这个问题。那么,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应该怎么相加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吧。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问题。这个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困惑提出来,再鼓励其他学生以这个困惑为线索进行探讨、反思,使课堂充满思辨和灵性。首先,教师在易错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教师巧妙采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生3首先对生1的计算方法产生怀疑,这让其他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生4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不同分母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由此涉及本课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做到了精准提问。最后,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并不是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点拨、调控和总结的作用。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新課标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断地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新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形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品质,为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添砖加瓦。
(责编 黄 露)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78-02
“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课应该有不断质疑、提问、解答、思辨的过程。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算得上真正的探究,而探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来看,教师过于关注知識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敢、不愿、不会、不善提出问题,进而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和课堂教学的呆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问题从无到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提出问题往往是学生思维的起始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知道该怎样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各个教学环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出发,把现实场景融入数学教学中,从而为学生构建思维框架,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案例1]“圆的周长”教学
师:同学们,我手里有一张圆形的卡片,谁能测量一下它的周长?
生1:我会测量。
生1拿着直尺来到了讲台上,可是他发现圆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都不一样,它是一个曲线图形,可是尺子却是直直的,根本不能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谁想来试试?
生2:圆是曲线,要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呢?
生3: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这个圆形卡片在纸上滚动一圈,它所经过的“路程”不就是它的周长吗?
生3按照这个方法,果然测量出了圆形卡片的周长。但这个时候,有的学生又有了新的疑问。
生4:这样测量还是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生5:圆的半径和直径很容易测量,不知道它们与圆的周长有没有关联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问题情境导入法,通过让学生测量圆形卡片的周长激发学生的兴趣。生1测量圆的周长的失败,使学生产生了疑问:圆是曲线图形,应该怎么测量其周长呢?正是这种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当生3终于成功测量出圆的周长后,学生们并没有满足于此,反而产生了新的疑问: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产生疑问—初步释疑—产生新的疑问”的过程,这正是问题意识流露的表现。
二、创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学生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体现。实际上,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然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往往都是前人总结的定论,大多数都属于真理性知识,这就使学生不会对数学知识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也就是没有问题意识,缺乏质疑的精神。尽管很多数学知识是真理性知识,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是否敢于质疑,与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有很大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并不是他们对所学知识没有疑问,而是出于各种原因,不敢提问、不愿提问。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消除疑惑,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案例2]“轴对称图形”教学
师:我手里就有一个大大的“囍”字(出示图案),你们能用剪刀和卡纸剪出这样一个“囍”字吗?
生1:这个图案真漂亮呀!这个图案的两边一模一样呢。
生2:老师,您这个图案是怎么剪出来的呢?
生3:怎样才能让“囍”字的两边完全一样呢?
生4:是不是可以把卡纸对折起来再剪呢?
(学生一边剪纸,一边提出各种各样的提问,很快他们就在卡纸上描出轮廓,最后剪成了好看的“囍”字)
师:通过剪纸的过程,我们发现把卡纸对折能够更快地剪出这个“囍”字,这就说明将“囍”字对折后两边可以完成重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不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用幻灯片播放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尽管这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轴对称图形之美,但却无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案例中有两个亮点:第一,教师通过“囍”字导入课程,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下一步的质疑和提问奠定了基调;第二,教师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让‘囍’字的两边完全一样呢?”“是不是可以把卡纸对折起来再剪呢?”正是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了提问的勇气。
三、关注探究过程,促进学生精准发问
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持续探索的原动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要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在教学重点处、难点处、易错处设置问题,在激发学生提问热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提问的精准度。对于学生而言,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两提两不提”的原则。所谓“两提”就是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一定要提出疑问,进行质疑;对于那些与自身认知或教材内容相矛盾的知识要提出疑问。所谓“两不提”指的是对于那些已经理解了的知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不宜在课堂上提问;对于那些与所讲知识点无联系的知识,不宜在课堂上提问。 [案例3]“分数的加法”教学
师:我们来看一道分数相加的题目,1/4 1/8等于多少?
生1:1/4 1/8=2/12,我是这样计算的,分子和分子加起来是2,分母和分母加起来是12,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2/12。
师:同学们,生1做得对吗?
生2:对的,前面学过分数的加法,就是分子与分子相加。
生3:不对,不对,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一样,不能简单地把分子、分母分别相加。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对生1的解答过程产生怀疑)
生4:为什么这道题不能把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呢?我还是不明白。
师:谁能为生4解释一下呢?
生5:我是这样考虑的(如下图所示),1/4和1/8的分数单位不一样。1/4相当于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取其中1份,而1/8是把一块蛋糕分成8份,取其中1份,它们分的份数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直接相加。
师:生4提的问题非常好,而生5初步解释了这个问题。那么,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应该怎么相加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吧。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问题。这个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困惑提出来,再鼓励其他学生以这个困惑为线索进行探讨、反思,使课堂充满思辨和灵性。首先,教师在易错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教师巧妙采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生3首先对生1的计算方法产生怀疑,这让其他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生4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不同分母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由此涉及本课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做到了精准提问。最后,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并不是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点拨、调控和总结的作用。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新課标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断地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新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形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品质,为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添砖加瓦。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