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初中学习应从“小”做起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axfdsrf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由五年级升入六年级后,他将面临一年后的初中学习生活,而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不适应,导致成绩有所退步,久而久之,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如何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是摆在孩子、家长、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家长和孩子对于中小学的差异性并没有多少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落在教师的身上。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一名在初中、小学均有教学经历的数学教师的我觉得,能够让孩子在六年级时初步体会初中的学习生活很有必要,这可以让孩子更快地去适应初中学习。结合我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体会,谈谈我在六年级教学中的调整办法。
  一、教学内容上的调整
  小学阶段学习的科目少,知识内容浅,要求掌握的程度较低,需要动脑思考解决的问题较少,而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加了,难度加大,问题由具体发展到抽象,由数字发展到符号,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使得学生对于初中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六年级教学中经常渗透一些初中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于初中的学习内容不会有太大的恐惧心理。比如,小学阶段对于定义等知识的理解比较模糊,书上提供的概念均为像这些……我们称为……,我在讲授时均给学生明确的定义,如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封闭图形称为三角形。”在讲《圆柱和圆锥》时,我按点、线、面这条主线来介绍圆柱和圆锥,并适时介绍棱柱和棱锥。再如学习《可能性》时,我给学生补充一些随机事件、确定事件等概念,并在计算可能性大小时给学生介绍树状图,增加学生解题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上的调整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认知的主要手段是直观感知,教师讲得多、讲得细,学生参与活动,通过交流直接获取知识,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反复练习。到了初中,学生认知除了直观感知,更重要的是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讲得少,讲得精,讲得快,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较多,一节课的知识点也比小学多,学生不可能做到一题多练。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层次逐步落实。在速度上,我适度加快教学节奏,让学生以后能更快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快节奏教学,我还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方程思想、类比思想等。例如,在讲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我把方程思想结合转化策略一起讲授,在解决填空、选择时,我建议使用转化策略,而对于应用、解答之类的,我建议使用方程解决问题。
  三、学习方法上的调整
  在小学阶段,教师讲的类型归纳得全,学生的思维主要是机械记忆,只要记住老师讲的公式和例题类型,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而初中教师讲方法,讲思想,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和抽象思维,初中数学学习更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六年级时应该适当调整,以适应未来的初中生活。
  1.注重预习,指导学生自学
  预习实际上就是自学的开始,而小学阶段对于预习这环节并不重视。到了初中,学生也不会预习,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加强预习训练。我训练学生的方法是,每天布置回家预习提纲,完成一到两题配套课后练习,第二天出一些与预习相关的简单知识点,请学生来回答,使学生逐步尝到自觉寻求知识的甜头,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而后逐步过渡到不布置预习作业,学生能够自觉预习,并能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强化训练,规范解题格式
  小学阶段,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重要性,一道题只要能算对,不管怎么算都可以。而初中学习则不然,往往解决一道题需要严密的推理过程。为此,我在讲例题时,都有规范的格式,学生在解题时,不论填空、选择还是解答题我都要求有过程,而且要有根有据,能用方程来说明尽量用方程。
  3.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我们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这充分说明了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由于知识简单,学生对于复习也渐渐忽略了,到后来甚至不会复习,只会埋头做题。为此,我除每天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外,还要求学生每天花5~10分钟的时间回顾当天所学内容,周末对本周所学知识有较系统的复习,每单元结束,让学生自己梳理单元知识点。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慢慢养成自我复习的习惯,为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作息时间上的调整
  小学与初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作息时间。与小学相比,初中学习的时间长、课时紧。很多学生一进入初中就被密集的课时和漫长的作息时间压得喘不过气来,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为缓解这一现象,我将每周中一天的作息时间与初中同步,包括中午的午休、自习等,同时这天的作业量也有所增加,使学生能在这一天体会到初中学习的紧张与繁忙,从而为他们进入初中能更快地适应学习做准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那么,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
艾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翻译家。,作为诗人兼翻译家,1915年庞德发表了一本名为《华夏集》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译本。作为意象派的主要代表诗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积累了一点点的经验,教师研究教学的目的,除了服务于自身的教学目的之外,更主要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探寻学习规律,逐渐掌握正确的“会学”之法,使学生能够在自发、自觉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直接学习。下面就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建议。  一、课前要准备充分  上好新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拟定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要把备课当作关
美育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而且,在塑造理想人格、净化情感、纯正功利意念和开掘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方面有着独
期刊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随着新课改的加深,我们上课也大多按照这个理念为中心思想展开,加强音乐审美活动的比重,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相比较对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却越来越受到轻视与淡化。尤其是音乐鉴赏模块,大部分课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轻描淡写,认为一节课的亮点和重点都应围绕音乐体验和实践。音乐理论知识讲解形式比较单一、枯燥,而且浅显。而且很多老师认为学生
如何在中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图示理论显得非常的必要和迫切。特别是针对中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平时的课业都比较紧张,在学习上的时间可能比较少,没有很多时间进行广泛的英语阅读,同时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也是能够看懂书面英语材料就可以了。读者在阅读中头脑储存的图示越多越完善,被调用的机会就越多,读者就越容易产生联想,思维更活跃,理解能力必然更强,阅读效率就更高。而如果读者学识浅薄、孤陋寡闻,大脑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人们普遍会关注它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其实,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学说是把政治治国之策放在首位的。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关注老子的政治理想
摘 要: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在各科教学中广泛运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多媒体与小学音乐歌曲、欣赏、乐理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以及整合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音乐;整合  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