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思维障碍或认识有误差而产生的。在倡导“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今天,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分析学生错误成因并巧妙地加以处理和利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内涵更为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思想方法更为独特的感悟。
一、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可能出错,更何况是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小学生。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审视学生的错误,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更不应去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绝对正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尽可能挖掘错误的潜在价值,并辅之以策略引导,让学生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把学习错误变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
二、延迟判断,分析错误原因
(一)旧知干扰产生错误
新知的学习往往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旧知的干扰,出现一些错误。如“一块长方形硬纸板,长16厘米,宽8厘米,假如用它剪成半径是1厘米的圆纸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长方形硬纸板剪成小正方形纸板”的解题经验,通常会用大面积除以每块小面积,即(16×8)÷[3.14×12]≈41(片)。然而,本题长方形剪成圆纸片后,有剩余的废纸片。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解答。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析题意,然后画图验证。经过这样的思考和操作后,学生豁然开朗,很轻松地就找到正确的解法:(16÷2)×(8÷2)=32(片)。
(二)概念理解产生错误
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常因概念理解不到位而产生错误。如:“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4和0.25是倒数”,学生受理解能力的限制,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这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没理解“互为”的意思,才错误地认为“4和0.25是倒数”。
(三)生活经验产生错误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场景。当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如:一杯饮料,果汁和水的比是1∶2,喝掉半杯饮料后,果汁和水的比是多少?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喝饮料,随便怎么喝都不会改变这瓶饮料1∶2的浓度。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会认为果汁少了一半,因此得出果汁和水的比是1∶4这一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缺失生活经验而会导致解题出现错误。
三、巧妙纠正,开启学生智慧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议错、理错后,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并通过适时、巧妙的引导,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促进共同提升,开启学生智慧。
(一)把握错误,寻找起点
学生的错误本身是课程资源要素之一,是教学的真正起点。教师应以生为本,顺应学情,摸清错误根源,对“症”下药。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练习中有一道题: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一个学生回答:“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教师微笑地看着他:“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他大胆说:“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角也是锐角。”教师追问:“另一个角一定是锐角吗?”他犹豫了一会儿:“不一定。”在教师的引导及鼓励下,他顺利地理清思路,找到了错误根源,解决了知识难点。
(二)将错就错,举一反三
教师有时可以“将错就错”,启发学生针对错误去思考,而不是将答案强加给学生。教师适时点拨,引出学生正确的想法,进而举一反三,深化学生思维。如教学“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之后,教师设计一道实际问题:树人学校今年春季植树,四年级栽树58棵,比三年级栽的2倍还多6棵,三年级栽树多少棵?结果学生出现三种做法:58×2+6;(58-6)÷2;(58+6)÷2。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后,教师请三位学生分别说出列式的理由,请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并写出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出正确列式应是(58-6)÷2。在这之后,还要求他们针对原先的错误列式改编题目,并进行比较。这样的“将错就错”,教师引导学生从错误列式出发,分析原因,改编题目,举一反三,既理清了错误原因,又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
(三)设置记录,提醒自己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每位同学都有一本“错题记录本”。同学们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易错的、常错的、易混淆的题目记录在本子上。“错题记录本”每页分左右两部分,错题整理在本子的左边,用红色笔在错误之处做上标记,写明错误原因,在右边空白之处加以订正。每周组织学生在组内、班内进行两次错题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内化知识。
错误是教学中的特殊资源。教师要及时发现且正视学生的错误,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化解,让学生在错误中总结原因、收获成功、获得发展,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一、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可能出错,更何况是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小学生。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审视学生的错误,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更不应去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绝对正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尽可能挖掘错误的潜在价值,并辅之以策略引导,让学生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把学习错误变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
二、延迟判断,分析错误原因
(一)旧知干扰产生错误
新知的学习往往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旧知的干扰,出现一些错误。如“一块长方形硬纸板,长16厘米,宽8厘米,假如用它剪成半径是1厘米的圆纸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长方形硬纸板剪成小正方形纸板”的解题经验,通常会用大面积除以每块小面积,即(16×8)÷[3.14×12]≈41(片)。然而,本题长方形剪成圆纸片后,有剩余的废纸片。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解答。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析题意,然后画图验证。经过这样的思考和操作后,学生豁然开朗,很轻松地就找到正确的解法:(16÷2)×(8÷2)=32(片)。
(二)概念理解产生错误
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常因概念理解不到位而产生错误。如:“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4和0.25是倒数”,学生受理解能力的限制,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这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没理解“互为”的意思,才错误地认为“4和0.25是倒数”。
(三)生活经验产生错误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场景。当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如:一杯饮料,果汁和水的比是1∶2,喝掉半杯饮料后,果汁和水的比是多少?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喝饮料,随便怎么喝都不会改变这瓶饮料1∶2的浓度。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会认为果汁少了一半,因此得出果汁和水的比是1∶4这一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缺失生活经验而会导致解题出现错误。
三、巧妙纠正,开启学生智慧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议错、理错后,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并通过适时、巧妙的引导,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促进共同提升,开启学生智慧。
(一)把握错误,寻找起点
学生的错误本身是课程资源要素之一,是教学的真正起点。教师应以生为本,顺应学情,摸清错误根源,对“症”下药。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练习中有一道题: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一个学生回答:“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教师微笑地看着他:“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他大胆说:“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角也是锐角。”教师追问:“另一个角一定是锐角吗?”他犹豫了一会儿:“不一定。”在教师的引导及鼓励下,他顺利地理清思路,找到了错误根源,解决了知识难点。
(二)将错就错,举一反三
教师有时可以“将错就错”,启发学生针对错误去思考,而不是将答案强加给学生。教师适时点拨,引出学生正确的想法,进而举一反三,深化学生思维。如教学“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之后,教师设计一道实际问题:树人学校今年春季植树,四年级栽树58棵,比三年级栽的2倍还多6棵,三年级栽树多少棵?结果学生出现三种做法:58×2+6;(58-6)÷2;(58+6)÷2。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后,教师请三位学生分别说出列式的理由,请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并写出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出正确列式应是(58-6)÷2。在这之后,还要求他们针对原先的错误列式改编题目,并进行比较。这样的“将错就错”,教师引导学生从错误列式出发,分析原因,改编题目,举一反三,既理清了错误原因,又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
(三)设置记录,提醒自己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每位同学都有一本“错题记录本”。同学们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易错的、常错的、易混淆的题目记录在本子上。“错题记录本”每页分左右两部分,错题整理在本子的左边,用红色笔在错误之处做上标记,写明错误原因,在右边空白之处加以订正。每周组织学生在组内、班内进行两次错题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内化知识。
错误是教学中的特殊资源。教师要及时发现且正视学生的错误,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化解,让学生在错误中总结原因、收获成功、获得发展,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