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的孩子也“能说会道”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一种能力。据专家研究,在一个人必备的四种语文能力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写,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在这种人才竞争剧烈的形势之下,口语交际成为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农村初级中学作为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主阵地,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口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竞争精神。”农村学生由于受到农村生活环境条件的限制和方言土语的影响,再加上部分教师“重成绩轻口语”的指导思想,在语言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城市学生。而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城乡人才的流动,更多的农村学生会成为将来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口语交际能力也将成为他们终生受用的基本能力之一。无论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终身发展,口语交际能力都是农村初中学生必不可少的语文素质之一,这是全面贯彻新课标,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农村初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
  
  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学习的是方言土语,“乡音难改”是很多人交际的障碍,方言差异又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不同地区人们的交际。农村学校历来是课内使用普通话,课外使用方言交流,这显然不利于形成学生口语交际的规范性。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普通话由课堂用语变为生活用语,优化语言环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过舆论宣传,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讲普通话文明进步”的舆论导向。
  (2)在校园内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引导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用普通话交流。
  (3)运用各种监控、激励手段,鼓励学生把普通话当作日常交际用语。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开设口语交际课进行专项训练
  在新的语文教科书中,口语交际已成为独立的教学系统,与阅读写作同时登上了大雅之堂,口语交际课自然应成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主阵地。
  首先,应严格按照教材中安排的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
  同时,教师也可因地制宜,自己创设情境,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农村的孩子从小与外界交往相对较少,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敢说,不会说”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与老师、与同学打招呼。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可从克服学生不愿讲、怕丢丑的心理障碍出发,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口语训练形式,如从最简单的问候、打招呼、打电话等情境开始,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容易讲、乐意讲。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通过复述、讨论课文内容训练,让学生有更多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让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情节展开复述。在赏析课文时,在关键地方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在讨论、评价中,学生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但课堂毕竟空间有限,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是拓宽学习时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另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在活动中,学生因为没有课堂学习的压力,会更积极地参与。在班上,我们开展了课前一分钟说话训练。刚开始时,可随便选题,自由发挥。到八年级后再每周规定一个话题进行训练,有时也开展朗读比赛,从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作具体要求。或是举行故事会,如西游记故事、民间故事会等,让学生把阅读到的故事大胆地讲出来,力求绘声绘色。
  活动的空间可延伸到社会。我们引导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中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关注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的生活,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我们举行了班级拍卖会,让学生认识拍卖会的场面;“当一回小记者”的活动要求学生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同事,让他们了解长辈的生活和工作,也过了一把记者瘾;“我来待客”模拟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待客之道,“商场交易”让他们学着讨价还价,走进现实生活的林林种种……总之,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结合教材,也可立足生活,它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培养新农村的建设者,是每一所农村中学的重任,而让这些未来的建设者们都能说会道,是每一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从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抓起,全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农村建设得更新更美!
其他文献
200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实际上也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当前我们每个政治老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笔者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必修模块的有关内容,谈谈个人的教学设想。    一、在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时,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生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各地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标、新教材是教育专家在总结了长期以来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得失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编制的,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学的航标。新课标能否顺利实施,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教师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那么,我们每位教学一线的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实施新课标?面对新课改,思想
一、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当代中学生的发育提前,而相应的心理准备却呈现滞后状态。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身高已经接近成人,但认知结构仍有待发展,心理上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一方面,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成年人产生内在的反抗心理,拒绝家长、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却重哥们儿义气,容易形成“集团”,信赖和遵从他们的“小酋长”。可
【摘 要】 运用“变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打破思维定势,加强对学生求异性、发散性、变通性、精密性等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多变”教学 创新思维 思维的定向性 思维的广阔性    创造性思维常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所束缚,能够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乐于追根寻源,并且善于联想,富于想像和长于类比,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有利之处,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认识。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挥不够。我们知道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具有集多种媒体的功能于一身,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它不是抽象的绝对。新课程也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陌生事物,它不是与传统完全对立的教育,而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自然要求。在新旧转换的过程中,虽然专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在理论向实践转换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仍存在诸多困惑,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究竟应如何操作才“新”,如何运作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育人规律?    一、消除新课程淡化知识的误解,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倡导地理学习要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其二,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安排教学。初中学生刚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安排诸如办报等动手活动,可以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亲身体验现有知识的创造经历,能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体验到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纵观近几年中考,辨析和修改病句是长“考”不衰的。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障碍”。那我们怎样才能识破命题者的这些“小花招”,慧眼识语病呢?关键是要善于为病句“把脉”。    一、掌握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一)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2.缺少谓语中心语。  3.缺少宾语中心语。  (二)搭配不当  1.动宾搭配不当。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选录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和唯一的亲人——弟弟苏辙(即子由)又有七年没有团聚,心情十分抑郁。因此当中秋之夜,把酒对月,种种感慨不禁涌上心头,于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  上阕写饮酒赏月 作者一开始便陡然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