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在语文学习中要养成的习惯有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勤做笔记的习惯……
关键词:语文 养成 习惯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是各种学科的首领。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养成好的语文习惯。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语文教学来说,必须特别加强如下几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学生借用工具书就能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从而提高自学的效果。小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字典,课标中明确指出:“教会学生查字典,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须予以重视。”小学二至六年级每册都有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查字典的方法。以前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总喜欢问老师,这样就把查字典锻炼的机会给错过了,现在的学生都懒,不爱动手,不爱动脑,面对现实,我一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外阅读时,凡遇到读音或意义不明白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在课堂上也总是选择典型字词组织学生查字典。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查字典的习惯,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字量,解词的准确性和阅读效果。另外,《汉语成语词典》、《词语手册》、《近反义词手册》等,也是小学生很好的工具书,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很重要,要加强指导,培养使用习惯。
二、勤做笔记的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圈圈点点划划,可以促使深入思考,扎实掌握阅读内容。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笔记,可以反馈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学生做笔记的水平是其自学能力的体现。
学生的读书笔记按记录时机划分,有课前笔记’课堂笔记、课后笔记。读书笔记按内容可划分为问题录、资料录、感想录等。我现在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详细记录各种问题,每周检查两次,养成学生条理清晰,认真细致的习惯。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应该授之以法并长期坚持训练,才能促其养成习惯。
三、善于质疑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有疑,有了疑问才会促使深入思考,才会获得新知,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校有位教师说过,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说的多么贴切啊。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一般可以先从课题质疑,再根据记述文的不同题材质疑;在深入课文局部时,一般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重点语句、过渡句、段、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地方质疑。
在小学一年级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具体做法首先是心里激励。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我平时注意在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再请学生质疑时,我常常说“大胆提”、“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之类的话,加上鼓励性的微笑,信赖的点点头,学生大多会畅所欲言。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本着肯定的原则,有价值的问题点出好在哪里。对于一些模棱两可或没什么价值的问题,切不可否定他,如果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所换来的是一种失败的体验或同学们的哈哈大笑,那么今后他就会出现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甚至对新的教学方法产生抵触的心理。所以我采取“模糊政策”,或是通过点拨让他把问题提得更准确,或是不做正面答复,转入下一个问题。
其次要教给学生方法。在识字、解词中质疑,在学习生字或理解句子中,引导学生对字形或词义提出疑问,比如:“飞快”的“快”为什么用“忄”作偏旁?小壁虎是动物,为什么文中用了代词他呢?抓住课题质疑。文章的课题常常可以反映文章的重要内容或中心。
在引导学生质疑时,要特别注意(1)引导学生在寻常的语句中提出较深刻的问题;(2)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质疑,切忌漫无边际的提出问题;(3)面对怪问题时,不能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
四、勤于讨论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讨论,有利于集思广益,交流学法,养成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如果在小范围内讨论,学生能较好的消除心理顾忌,加强口头表达训练。
讨论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关系着讨论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讨论主题应反映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考虑与学生所学知识的联系,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知识水平。主题不能过于抽象,离开学生思维太远;但也不能过于具体,引不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论。讨论要有充裕的时间,学生的探索过程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径,有时思考方向正确,顺利前进;有时思考方向不当,曲折迂回。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征和规律,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讨论,避免讨论的形式话。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加强组织和指导,讨论之后要把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总作出评价。在课外,我们也要鼓励学生经常讨论,养成自觉讨论的习惯。
五、善于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中要重视复述和背诵。这是因为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千万不可错过,在课外阅读中,读到名篇佳作要反复诵读,直到能够熟记或背诵其中的名言佳句、精彩段落,逐步掌握语言运用规律。
六、学以致用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工具拿在手,必须不断地用心的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要学好语文,必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就写作练习来说,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实践证明:写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是练习作文基本功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叶圣陶集》
关键词:语文 养成 习惯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是各种学科的首领。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养成好的语文习惯。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语文教学来说,必须特别加强如下几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学生借用工具书就能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从而提高自学的效果。小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字典,课标中明确指出:“教会学生查字典,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须予以重视。”小学二至六年级每册都有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查字典的方法。以前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总喜欢问老师,这样就把查字典锻炼的机会给错过了,现在的学生都懒,不爱动手,不爱动脑,面对现实,我一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外阅读时,凡遇到读音或意义不明白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在课堂上也总是选择典型字词组织学生查字典。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查字典的习惯,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字量,解词的准确性和阅读效果。另外,《汉语成语词典》、《词语手册》、《近反义词手册》等,也是小学生很好的工具书,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很重要,要加强指导,培养使用习惯。
二、勤做笔记的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圈圈点点划划,可以促使深入思考,扎实掌握阅读内容。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笔记,可以反馈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学生做笔记的水平是其自学能力的体现。
学生的读书笔记按记录时机划分,有课前笔记’课堂笔记、课后笔记。读书笔记按内容可划分为问题录、资料录、感想录等。我现在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详细记录各种问题,每周检查两次,养成学生条理清晰,认真细致的习惯。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应该授之以法并长期坚持训练,才能促其养成习惯。
三、善于质疑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有疑,有了疑问才会促使深入思考,才会获得新知,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校有位教师说过,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说的多么贴切啊。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一般可以先从课题质疑,再根据记述文的不同题材质疑;在深入课文局部时,一般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重点语句、过渡句、段、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地方质疑。
在小学一年级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具体做法首先是心里激励。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我平时注意在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再请学生质疑时,我常常说“大胆提”、“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之类的话,加上鼓励性的微笑,信赖的点点头,学生大多会畅所欲言。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本着肯定的原则,有价值的问题点出好在哪里。对于一些模棱两可或没什么价值的问题,切不可否定他,如果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所换来的是一种失败的体验或同学们的哈哈大笑,那么今后他就会出现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甚至对新的教学方法产生抵触的心理。所以我采取“模糊政策”,或是通过点拨让他把问题提得更准确,或是不做正面答复,转入下一个问题。
其次要教给学生方法。在识字、解词中质疑,在学习生字或理解句子中,引导学生对字形或词义提出疑问,比如:“飞快”的“快”为什么用“忄”作偏旁?小壁虎是动物,为什么文中用了代词他呢?抓住课题质疑。文章的课题常常可以反映文章的重要内容或中心。
在引导学生质疑时,要特别注意(1)引导学生在寻常的语句中提出较深刻的问题;(2)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质疑,切忌漫无边际的提出问题;(3)面对怪问题时,不能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
四、勤于讨论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讨论,有利于集思广益,交流学法,养成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如果在小范围内讨论,学生能较好的消除心理顾忌,加强口头表达训练。
讨论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关系着讨论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讨论主题应反映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考虑与学生所学知识的联系,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知识水平。主题不能过于抽象,离开学生思维太远;但也不能过于具体,引不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论。讨论要有充裕的时间,学生的探索过程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径,有时思考方向正确,顺利前进;有时思考方向不当,曲折迂回。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征和规律,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讨论,避免讨论的形式话。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加强组织和指导,讨论之后要把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总作出评价。在课外,我们也要鼓励学生经常讨论,养成自觉讨论的习惯。
五、善于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中要重视复述和背诵。这是因为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千万不可错过,在课外阅读中,读到名篇佳作要反复诵读,直到能够熟记或背诵其中的名言佳句、精彩段落,逐步掌握语言运用规律。
六、学以致用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工具拿在手,必须不断地用心的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要学好语文,必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就写作练习来说,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实践证明:写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是练习作文基本功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叶圣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