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3545197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为中心”的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让学生在持续的启发中不断思考,最后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通过借助启发性演示,丰富学习感知;设计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运用启发性事件,引导学习反思;运用启发性故事,丰富学习感悟的策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高效教学;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112-02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高效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该模式,可以把学生自普通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并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创新思维,渐渐的增强自主学习的技能.在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持续的启发中不断思考,最后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一、借助启发性演示,丰富学习感知
  1.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启发性演示
  高中生物中涵盖许多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如果只是让教师教学,并不能够全面的阐述,学生在理解时也会产生大量的障碍.伴随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代教学已经变成教学改革的需要,把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高度结合.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启迪学生,让学生在课上保持专注,实现思维的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教学时,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展示核酸的立体模型,带领学生总结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随后,提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最后使用幻灯片展示核苷酸链,让学生探讨DNA和RNA分别是多少条核苷酸链组成?并探究一条还是两条链更加稳定.这一方式,结合各个知识点选择对应的启发方式,逐步把抽象的内容更加清楚的表现给学生.
  2.借助趣味性广告,进行启发性演示
  学生正式步入高中过后,生物学习难度显著提升,如果应用传统的方式讲解,仅仅利用黑板表现,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对此,就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位,直接地表现重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启发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以此增强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的课堂.目前,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在科目教学中得到应用,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用途,这不但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而且给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的条件.在该背景下,便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让其开拓视野,在持续丰富认知时探究发现新知识,健全认知,让知识结构得到完善.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物质跨膜运输”进行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大宝SOD蜜”的广告,从而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察学生的表情便可以看到学生困惑不已:生物课上播放该广告的原因是什么?等到看完广告,就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启发学生:大家都了解大宝SOD蜜,然而是否有真正了解这款产品的?对此,学生沉默不语,然后教师继续使用多媒体介绍:大宝SOD蜜的成分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这里,学生又产生新的问题:此种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自此,继续启发学生,让其伴随问题进入到文本中探究,通过兴趣的驱使投入到探究之中,改善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
  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意愿,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唤醒创新意识,所以启发性问题是组织启发式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当先设计好课前提问,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接下来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讨.随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科学的掌握时间与尺度,不可以耗费过多的课堂时间,防止教学进度延误.最后,在问题难度上要重视科学性.如果问题设计毫无难度,则无法发挥启发与激发学生讨论的作用,也会白白耗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够正确的了解问题的实质,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能够实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所以,在设计问题时难度必须要注重一定的科学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酶的作用和本质”进行教学时,为了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设计下面的问题:“同学们共同探讨,酶的作用是什么?化学、生物学科中的酶的差异是什么?”随后,教师让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中探讨问题.学习小组的人数最好规定在4~6人,提供学生五分钟时间讨论.接下来,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班级中汇报本组的讨论情况.最后,教师归纳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采用该方式,提升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被動学习状态成功的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实现提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
  三、运用启发性事件,引导学习反思
  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其和生活实际的关系极为密切.结合该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着眼于生活热点,将其作为学生的兴趣点,保障在短时间中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通过启发实现提高,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起源自生活,然而却又站在生活的肩膀上.学生普遍会关注到现实发生的热点问题,所以,在设计教学时便可以使用学生关心或者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专注度.并在该过程中启迪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想法,更加积极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该过程中,便可以展现问题的实质,让学生通过兴趣的驱使积极的探索.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进行教学时,引入克隆这一科学热点问题,以此启发学生,让其在话题讨论中对该部分留下深切的印象.首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说过‘克隆’吗?”学生会纷纷表示自己听说过,此时教师继续提问:“那么你是否可以简述自己对于克隆的理解呢能?”面对这一问题,假设让学生自主思考基本上不会有结果,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围绕该问题探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样,便可以使用热点问题导入课堂,首先,增强课堂气氛的活跃度,不再使用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其次,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可以充分的展示自我.在交流环节中,部分学生联想到克隆羊多利,还有些学生认为克隆技术可以完成无性繁殖.在该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其在已有的基础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
  四、运用启发性故事,丰富学习感悟
  托尔斯泰指出,优秀的教学并不需要强制逼迫学生,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把握住这一点,教师设计教学时便可以利用故事启迪学生,让其联系文本理解,通过认知形成探究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启示,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与教师的精心设计分割不开,在这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极有必要性.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把简洁、趣味性强又可以表示问题的故事加入到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伴性遗传”进行教学时,介绍《少年包青天》中的一段破案故事:一个县衙验尸官谋财害命,将这些罪责嫁祸给死者有恩怨的哑巴.在公堂上让人惊讶的是,识字的哑巴必然可以在认罪书中画押,随后被判决砍头.接下来,包拯路过这个地方,哑巴的父亲为了让儿子不再含冤,就求包拯帮助他洗脱冤情.验尸官其实已经提前得知哑巴患有红绿色盲,就体现在预备好的判决书上做出一些改变,让哑巴看错判决书的字,无端丧命.在讲述时,学生听的特别仔细,随后,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迁移该故事:结合曾经学习的色盲遗传定律,你认为包拯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深受启迪,立刻深度思考,观察到其中的问题,因此设计修改方案,最后获得统一的结论:让哑巴的色盲母亲来取代色盲父亲.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思考课程学习的内容,通过兴趣的驱使自主探究,最后使用自己具备的经验理解课程的知识,在该过程中不断健全自我,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是高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其在自主参与中勤于思考.教师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启发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能力,实现提高综合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50-51.
  [2]徐慧琴,曾丽霞,何桢等.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05):336-337.
  [责任编辑:季春阳]
  作者简介:薛靓,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是非常必要,教师们需要合理的设计自己的课堂,明确教学立意,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让学生可以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内掌握更多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可以合理地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立意,对此,从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堂设计、合理的创设情境、加强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做了探究.  关键词:教学立意;方法策略;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
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是当下人们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和遏制,将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从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社会和教育部门需要高度重视隐性辍学这一问题,本文就学习动机视角下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临床医学课程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在开展双语教学时,需要医学院校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定位好双语教学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的位置,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为了满足现代化的医学临床和研究发展需求。
数学文化是数学思想、精神、方法及论证,既包含了数学与社会的关系,同样包含了人文品质,是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组成之一。然而,当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数学与文化剥离的现象,即教师更加注重公式、定理等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以致于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数学知识不相匹配,难以实现学生的综合成长。因而,数学教师要深刻意识到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挖掘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教育元素,实现文化教育与数学知识教学的同向同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我国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愈发依赖,应不断完善与优化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特有的性质需保证其技术革新速度比时代发展速度更快。因此,通过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设计的情况展开分析,发现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现状,并提出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设计方法,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大数据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一时期注重语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法学习习惯。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阶段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学生其后的成长以及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重要追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要关注于学生个人英语能力的成长。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对小学语法教学的认识,教师要积极转变授课理念,采取微课的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记英语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坚固基石。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正确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更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期刊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育课题。英语教学是传统知识教学中的短板之一,在教学文化和方式对学生造成了限制,并未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科学合理教学。本文将对“微剧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传统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教学创新思路,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思维导图主要是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通过框架清晰地罗列出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衔接与理解,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合理化与高效化。思维导图具有科学、灵活、简单、高效的特点,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英语写作中的适当运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梳理解题思路,提升写作效率。
数学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有着自身的历史,教师除讲授理论知识、训练解题技能以外,还要有针对性的渗透数学史,带领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与技能,一边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培养他们数学的综合素质,使其在今后学习中表现的更为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