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形象思维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hj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优美抒情的诗歌、散文,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小说,一篇篇说理充分透彻的议论文……同样也是形象的反映生活,是生活的再现。作为教师仅限于讲述课本中的语言文学、篇章句段,那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想像和创设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课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更大的收获。
  
  一、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
  
  我们阅读课文,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眼前都会展现各种各样的洋溢强烈感情色彩的社会生活的具体画面,如朱自清的《绿》,课文在介绍梅雨潭的位置时仅用了几句话:
  “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条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几句话,一幅山青水秀的画面便跃然眼前,梅雨潭、梅雨亭、梅雨瀑布三者的位置也很明确。上此课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把这幅画简绘出来,结果很多同学都画得不错,有从正面看的,有从侧面看的,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象也有差别。虽说大家都未亲自去过,但都如临其境,画得栩栩如生,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人们最原始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我们将它用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想像基础上进行学习,既可减少学习的枯燥呆板性,又可活跃学生的思想。
  
  二、语文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活动,它是严格按照艺术的审美规律,认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作用,达到艺术审美认识要求的高度。文学欣赏是形象思维必备的条件,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情感的欣赏能力是不容忽视的。
  文学是以情动人的,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离不开情感,情感是艺术的血液,离开_r情感的作品则是苍白无力的。例如有一首民歌中写到:“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织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读起此民歌,即使并无离别之感的人,也会感到在同样的月光下,人心的欢乐哀愁全不一致。如果设想一下那些独居在家的妇人,孤栖在外的男子,感动自然更深。回想起相聚的欢乐,更见离别的凄苦。虽然头顶不一定有弯弯的月儿,也难免会簌簌落泪,黯然神伤。这首民歌字面简单,每个学生都能读懂,但我们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体味歌中所表达的那份离愁别恨。
  能够体味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还要学会欣赏那些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典型形象,这些都是对美的一种新发现、新创造。这些艺术形象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而又很陌生,如唐,吉诃德、林黛玉、阿Q等等,这些艺术形象的创造,把美推到一个新境界。要欣赏一部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欣赏是必不可少的。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正如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时,首先看到它的外在形状,然后追求它的意蕴和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件艺术品。
  我们进行语文教学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利用形象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再通过文字欣赏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和体味,培养学生的语感,所以,只有两者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再呆板、枯燥,而显得生动、丰富、有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尝试构建中学地理自主学习课堂,证明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应用是当前课改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自主学习;学习策略  新课标、新教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力,而能够体现新要求、落实新精神、反映新理念的途径,便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新课标指引下,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以中图版“几种重要的天气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的名作,它像一幅水墨画,展示了故都的秋景。不仅如此,我们只有走进画中,才能理解郁达夫挥毫泼墨时的独特情愫。在这里,感性的色彩和理性的情愫达到完美的交融。让我们在作家独特的视角中,充满情趣的景物中,富有情味的人物中,去分享他的清静,感受他的苦闷。  首先,独特的视角缘于情思。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不在宫殿园林之中,是这里感受不到秋味?当然不是。客观上,人流的喧嚣冲淡了浓浓的秋味,
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我们素质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指导学生读好书,读受益终身的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阅读也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是全体国民的事,它应成为我们国   书籍,积累了人类无穷智慧和想像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
能从行书里看出那么多风景,一定是进入到了中国文化的最深处。然而,行书又是那么通俗,稍有文化的中国人都会随口说出王羲之和《兰亭序》。那就必须进入那个盼望很久的门庭了:东晋王家。是的,王家,王羲之的家。我建议一切研究中国艺术史、东方审美史的学者在这个家庭多逗留一点时间,不要急着出来。因为有一些远超书法的秘密,在里边潜藏着。  任何一部藝术史都分两个层次。浅层是一条小街,招牌繁多,摊贩密集,摩肩接踵;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初中,那些先进的网络资源近期难以到位,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积极利用本地蕴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农村浓浓的乡土气息,写出充满乡土气息的好作文。  我们贺州,是新设城市,区域面积也不算大,但却有着不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不久前,美国软件和云计算公司“志众杰能”的代表来到四川绵阳,与家电龙头企业长虹的技术团队“对接”。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志众杰能”将帮助长虹开发物联网平台,未来使长虹制造的所有家电产品构成物联网家居。  公司首席执行宫王友进先后在美国多家高技术公司担任过高管,相信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下一场革命。谈起与长虹牵手,王友进高兴地说,长虹决心打造以人为中心的物联网服务,与“志众杰能”所研发的技术完全契合。这是一
[题型特点]    近年阅读理解所设题型有: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猜义题、识别标识图形题等多种题型。这些题型在设计时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一、主旨题    高考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学业水平考试将继续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而受到关注。因此,学业水平考试基于标准的实行情况如何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从区域对比的角度,探究广东省与京津湘鲁四省(市)2009—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影响一致性水平高低的因素,对学业评价制度自身的完善、基于标准教学的推
高中历史新课程进入课堂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广大教师都在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精心营造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自主、生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其中“有意义的交流”就是“对话”,我们从中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郊农业也在发生显著变化。文章以垫江县城城郊农业发展及其变化为例,围绕研学目的、内容与评价等环节设计研学课程,将城郊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特点、存在问题、进一步发展措施等地理知识渗透其中,在研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提高地理实践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关键词:城郊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