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原则得到进一步确立。于是,我们评价一节课时常常会听到这样两种声音:
“牵的痕迹太重了,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沦为老师上课的配角,没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怎么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呢?”
“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缺失,老师信马由缰,学生无所适从,课堂沦为‘牧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啊!”
为此,许多教师每逢上公开课便诚惶诚恐、左右为难。统得过死怕被贴上“牵”的标签;给学生太多的自由,又担心有“放羊”之嫌。于是便努力在“导”与“不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牵”与“导”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课堂上如何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 切入处精心选择,不信马由缰
一篇课文,总会有那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如关键的问题、重点的词句、核心的人物形象、争论的焦点话题等,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在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潜心挖掘走进文本的最佳切入点,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高效地投入到阅读中来,在个性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教师适当的引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要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它是沿着正确解读的方向走向文本深处的有效策略。如教学《金子》一课,如果教师仅仅用“朗读课文,说说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学生可能只会记住故事的大概情节。因为这样的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自主探知,它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文本的浅层次解读。如果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末尾彼得说的那句话,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引向深处,他们会进一步叩问文字背后的意思,甚至对其中“真金”一词会有许多个性化的解读。这样的引领便是必要的“导”,在此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二、 疑难处循循善诱,不越俎代庖
课堂上,学生有时会被某个有价值、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难住。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更要有方法。要充分利用疑难问题这一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创造力,千万不能越俎代庖。如学习《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妈妈明知道缠小脚不好,还要继续为姐姐缠小脚?”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中妈妈和孙中山的对话,并让学生说一说:妈妈说孙中山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是指哪些事?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自然就会明白姐姐的悲剧正是妈妈固守陈旧的思想观念造成的,所以孙中山决心要破除陋习,且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破除陋习对解放妇女的重要意义。在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三、 发散处求同存异,不统一标准
文本阅读没有统一的答案,读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所追求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好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个性化阅读提供有力的支点,搭建广阔的平台。对于非主流的理解和感悟但确实又有一定道理的解读,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老师让学生评价一下狐狸和乌鸦,有同学认为乌鸦太笨了,听了狐狸的几句奉承话就丢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块肉,太可怜了。但也有同学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与事理联系起来,认为乌鸦其实并不笨,它只不过是因为一时被狐狸的阿谀奉承冲昏了头脑才上当受骗的。这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评价者,是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展开对话的合作者。
四、 偏差处疏导匡正,不混淆是非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有的老师对课堂上出现的差错或有失偏颇的理解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甚至把这些当成是个性化的解读而加以表扬。实际上,这是不折不扣的自由化,而非个性化。对此,教师应该坚定不移地加以疏导匡正。不能因为要体现个性,或者担心被贴上“牵”的标签而含糊其词,混淆是非。如当学生认为嫦娥也许是故意吞吃仙药独自成仙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研读嫦娥与逢蒙周旋的一段话,明白那只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五、 忽略处引导关注,不顺水推舟
小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刻,对文本中某些重要的内容、关键的词句常常把握不够,忽略了应该深究的地方。这时,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地方。如学习《鞋匠的儿子》一文,学生很容易把目光投向林肯而忽略了参议员们的态度变化。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参议员对林肯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从而对林肯用精彩的回答,化尴尬为感动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里,教师成了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其实,“牵”与“导”不是对立的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课堂上如何恰当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在不同时候、不同地方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教师的作用就是“导”;如果教师不顾学情实际,只是一味地带领学生在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中穿行,这样的行为便是“牵”。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课堂上教师是否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设计、调整自己的教,教师的“教”是否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可以说,两者并非互相排斥,是可以“双赢”的。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海陵路小学)
“牵的痕迹太重了,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沦为老师上课的配角,没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怎么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呢?”
“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缺失,老师信马由缰,学生无所适从,课堂沦为‘牧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啊!”
为此,许多教师每逢上公开课便诚惶诚恐、左右为难。统得过死怕被贴上“牵”的标签;给学生太多的自由,又担心有“放羊”之嫌。于是便努力在“导”与“不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牵”与“导”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课堂上如何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 切入处精心选择,不信马由缰
一篇课文,总会有那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如关键的问题、重点的词句、核心的人物形象、争论的焦点话题等,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在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潜心挖掘走进文本的最佳切入点,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高效地投入到阅读中来,在个性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教师适当的引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要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它是沿着正确解读的方向走向文本深处的有效策略。如教学《金子》一课,如果教师仅仅用“朗读课文,说说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学生可能只会记住故事的大概情节。因为这样的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自主探知,它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文本的浅层次解读。如果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末尾彼得说的那句话,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引向深处,他们会进一步叩问文字背后的意思,甚至对其中“真金”一词会有许多个性化的解读。这样的引领便是必要的“导”,在此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二、 疑难处循循善诱,不越俎代庖
课堂上,学生有时会被某个有价值、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难住。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更要有方法。要充分利用疑难问题这一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创造力,千万不能越俎代庖。如学习《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妈妈明知道缠小脚不好,还要继续为姐姐缠小脚?”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中妈妈和孙中山的对话,并让学生说一说:妈妈说孙中山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是指哪些事?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自然就会明白姐姐的悲剧正是妈妈固守陈旧的思想观念造成的,所以孙中山决心要破除陋习,且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破除陋习对解放妇女的重要意义。在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三、 发散处求同存异,不统一标准
文本阅读没有统一的答案,读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所追求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好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个性化阅读提供有力的支点,搭建广阔的平台。对于非主流的理解和感悟但确实又有一定道理的解读,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老师让学生评价一下狐狸和乌鸦,有同学认为乌鸦太笨了,听了狐狸的几句奉承话就丢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块肉,太可怜了。但也有同学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与事理联系起来,认为乌鸦其实并不笨,它只不过是因为一时被狐狸的阿谀奉承冲昏了头脑才上当受骗的。这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评价者,是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展开对话的合作者。
四、 偏差处疏导匡正,不混淆是非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有的老师对课堂上出现的差错或有失偏颇的理解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甚至把这些当成是个性化的解读而加以表扬。实际上,这是不折不扣的自由化,而非个性化。对此,教师应该坚定不移地加以疏导匡正。不能因为要体现个性,或者担心被贴上“牵”的标签而含糊其词,混淆是非。如当学生认为嫦娥也许是故意吞吃仙药独自成仙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研读嫦娥与逢蒙周旋的一段话,明白那只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五、 忽略处引导关注,不顺水推舟
小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刻,对文本中某些重要的内容、关键的词句常常把握不够,忽略了应该深究的地方。这时,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地方。如学习《鞋匠的儿子》一文,学生很容易把目光投向林肯而忽略了参议员们的态度变化。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参议员对林肯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从而对林肯用精彩的回答,化尴尬为感动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里,教师成了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其实,“牵”与“导”不是对立的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课堂上如何恰当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在不同时候、不同地方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教师的作用就是“导”;如果教师不顾学情实际,只是一味地带领学生在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中穿行,这样的行为便是“牵”。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课堂上教师是否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设计、调整自己的教,教师的“教”是否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可以说,两者并非互相排斥,是可以“双赢”的。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海陵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