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教版品德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几乎每一个活动都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还存在对教材使用不当的现象,比如,教材“缺席”、教材“唱独角戏”、想用教材却不知该如何用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力求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
一、 针对性地开发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开发教材资源。
(一) 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开发资源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一课都会出现1—3个关键词,它们明确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同一话题的展开过程中自然就引向不同的方向,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来开发资源,这样既不会偏离目标,又能体现品德课程的“螺旋上升”。
《我是小小安全员》一课,说到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安全隐患时,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了很多,比如,运动时摔伤、扭伤等等。可是,这一课的关键词是“居家安全”。学生说的明显偏离了主题。当我认识到后马上作了调整,把重点放到“居家安全”上。这时,课堂上讨论得更有针对性,目标也很好地达成了。
(二) 抓住教材与学生生活结合点开发资源
在品德教材中,会有一系列“生活”,但他们基本上是一些“美好的生活图景”,而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所以,在教材的“美好的生活图景”和学生真实的生活之间应该寻找合适结合点来开发教学资源,以此作为相互进入的通道,让学生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
例如:《品德与生活》一上《学习真快乐》,教材一开始就展示了一组反映学生对学习有着积极感情体验的图画“课堂乐趣多”,来激发学生喜爱学习之情。但学生却很难将教材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录像资源,将班中学生学习的情景一一回放:“语文课认真地写字”、“体育课快乐地运动”,以此还原教材中的生活情景。此时的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于是再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生活,以此感受课堂学习的种种快乐。录像架起了学生现实生活与课本之间的桥梁。
二、 选择性地使用教材
虽然我们教材内容的选择是符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是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但是学生原有经验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兴趣点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学生存在很大差异。教材中的内容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所以教师应该科学地选择使用教材。
(一) 根据学生原有经验选择教材内容
现在的孩子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依据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具体的事实入手,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再现生活情境,由此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品德与社会》三下《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时通过课前与孩子教材中“雨中情”这个故事作为切入点,孩子们由“雨中情”联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真实的生活为儿童,为品德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交流,学生原有的表层情感体验引向了更为丰富的、鲜明的、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
(二) 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教材内容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孩子求知的欲望。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一特点,教师应该采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培养他们的有意注意。那么孩子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快感的事物,他们都会感兴趣。
《品德与社会》四上《神奇的电话》第一课时,翻开品德书,书上呈现了很多种公众电话号码,但是,哪一种是学生最喜欢的呢?于是,课前,老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孩子们普遍对号码百事通很感兴趣。于是就模拟设计了一个现场拨打114的环节,帮同学和家长安排一个完美的旅程。让教材的内容和孩子们的兴趣点完美结合。
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选择了合适的教材内容,教师还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当然,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得知道教材的设计结构,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明白为什么这样安排教材内容,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教材内容用得恰到好处,为教学目标服务。
(一) 加减法——给教材做做“算术题”
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包含着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使用加减法,是指教师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取舍,有增加也有减少,而主要活动环节则保持不变。在教学四上《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课中教材安排了电视、书籍让学生感受传媒的作用,而现在的学生由于各种兴趣班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看电视,而阅读指导学校又有专门的阅读课。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加入了信息量大而又被学生忽视的报纸作为重要的传媒进行教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报纸、快速读报小技巧、电子报的阅读几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报纸的魅力。通过重组教材,适当地给教材做加减法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替换法——为教材注入“新鲜血液”
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教学情境,但书上的情境并不都适合所有地区的学生,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使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要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学习个体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替换,为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如三下《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材安排的都是杭州的特产介绍,针对这个情况笔者修正了教学目标,把了解嘉兴特产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让孩子们结合实物用自己的方法自由介绍嘉兴特产,我们一起了解五芳斋粽子,平湖西瓜……让教材真正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
(三) 整合法——合理使用“拿来主义”
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大教学观,进行学科整合,教师可以在品德教材中融合进语文、音乐等元素。在开展品德活动的同时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联系,这样既充实了品德课堂的内容,也让孩子明白品德教育的无所不在。
如在组织五下《圆明园在哭泣》教学时,先出示一段法国文豪雨果描写圆明园的文字,引出活动主题,在“毋忘国耻”的环节中,笔者又让孩子们拿出笔算一算“在条约中,清政府共赔款1000亿两白银”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这么多的钱可以让我们一家人用上几年?”孩子们在多学科整合的品德活动中,用心铭记了这段耻辱的过去。这“拿来主义”,让品德课变得丰富生动了。
合理有效地开发使用教材是构筑精彩的品德课堂要素之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根据自己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教材内容,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才能真正地活用教材,用活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
(浙江省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 314000)
一、 针对性地开发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开发教材资源。
(一) 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开发资源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一课都会出现1—3个关键词,它们明确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同一话题的展开过程中自然就引向不同的方向,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来开发资源,这样既不会偏离目标,又能体现品德课程的“螺旋上升”。
《我是小小安全员》一课,说到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安全隐患时,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了很多,比如,运动时摔伤、扭伤等等。可是,这一课的关键词是“居家安全”。学生说的明显偏离了主题。当我认识到后马上作了调整,把重点放到“居家安全”上。这时,课堂上讨论得更有针对性,目标也很好地达成了。
(二) 抓住教材与学生生活结合点开发资源
在品德教材中,会有一系列“生活”,但他们基本上是一些“美好的生活图景”,而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所以,在教材的“美好的生活图景”和学生真实的生活之间应该寻找合适结合点来开发教学资源,以此作为相互进入的通道,让学生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
例如:《品德与生活》一上《学习真快乐》,教材一开始就展示了一组反映学生对学习有着积极感情体验的图画“课堂乐趣多”,来激发学生喜爱学习之情。但学生却很难将教材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录像资源,将班中学生学习的情景一一回放:“语文课认真地写字”、“体育课快乐地运动”,以此还原教材中的生活情景。此时的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于是再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生活,以此感受课堂学习的种种快乐。录像架起了学生现实生活与课本之间的桥梁。
二、 选择性地使用教材
虽然我们教材内容的选择是符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是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但是学生原有经验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兴趣点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学生存在很大差异。教材中的内容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所以教师应该科学地选择使用教材。
(一) 根据学生原有经验选择教材内容
现在的孩子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依据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具体的事实入手,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再现生活情境,由此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品德与社会》三下《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时通过课前与孩子教材中“雨中情”这个故事作为切入点,孩子们由“雨中情”联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真实的生活为儿童,为品德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交流,学生原有的表层情感体验引向了更为丰富的、鲜明的、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
(二) 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教材内容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孩子求知的欲望。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一特点,教师应该采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培养他们的有意注意。那么孩子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快感的事物,他们都会感兴趣。
《品德与社会》四上《神奇的电话》第一课时,翻开品德书,书上呈现了很多种公众电话号码,但是,哪一种是学生最喜欢的呢?于是,课前,老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孩子们普遍对号码百事通很感兴趣。于是就模拟设计了一个现场拨打114的环节,帮同学和家长安排一个完美的旅程。让教材的内容和孩子们的兴趣点完美结合。
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选择了合适的教材内容,教师还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当然,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得知道教材的设计结构,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明白为什么这样安排教材内容,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教材内容用得恰到好处,为教学目标服务。
(一) 加减法——给教材做做“算术题”
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包含着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使用加减法,是指教师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取舍,有增加也有减少,而主要活动环节则保持不变。在教学四上《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课中教材安排了电视、书籍让学生感受传媒的作用,而现在的学生由于各种兴趣班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看电视,而阅读指导学校又有专门的阅读课。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加入了信息量大而又被学生忽视的报纸作为重要的传媒进行教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报纸、快速读报小技巧、电子报的阅读几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报纸的魅力。通过重组教材,适当地给教材做加减法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替换法——为教材注入“新鲜血液”
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教学情境,但书上的情境并不都适合所有地区的学生,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使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要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学习个体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替换,为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如三下《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材安排的都是杭州的特产介绍,针对这个情况笔者修正了教学目标,把了解嘉兴特产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让孩子们结合实物用自己的方法自由介绍嘉兴特产,我们一起了解五芳斋粽子,平湖西瓜……让教材真正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
(三) 整合法——合理使用“拿来主义”
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大教学观,进行学科整合,教师可以在品德教材中融合进语文、音乐等元素。在开展品德活动的同时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联系,这样既充实了品德课堂的内容,也让孩子明白品德教育的无所不在。
如在组织五下《圆明园在哭泣》教学时,先出示一段法国文豪雨果描写圆明园的文字,引出活动主题,在“毋忘国耻”的环节中,笔者又让孩子们拿出笔算一算“在条约中,清政府共赔款1000亿两白银”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这么多的钱可以让我们一家人用上几年?”孩子们在多学科整合的品德活动中,用心铭记了这段耻辱的过去。这“拿来主义”,让品德课变得丰富生动了。
合理有效地开发使用教材是构筑精彩的品德课堂要素之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根据自己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教材内容,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才能真正地活用教材,用活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
(浙江省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 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