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建模,表达入格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phe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说出课文的内容。
  3.知道作者通过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把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得很清楚。
  4.迁移写法,初步把自己想写的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和重点部分想清楚。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故事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用简洁的话说一说故事的起因?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的概括是否正确、完整、简洁。
  生:我打猎回来,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猎狗放慢脚步,发现了小麻雀。
  师:你觉得他说得如何?简洁吗?
  生:我觉得他说得很完整,但还不够简洁,可以把“突然,猎狗放慢脚步”去掉。
  师:赞同你的看法。我们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只要抓住关键人物的主要活动就可以做到清晰简洁,所以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生:猎狗发现小麻雀,并想吃掉它。
  (师出示)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来说一说故事的经过?
  生: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准备与猎狗发生搏斗。
  师:你看,说得多好啊!抓住关键的动词,有助于我们提炼概括。
  (师出示)
  师:谁再来说一说故事的结果?
  生:猎狗愣住了,我唤回了猎狗。
  师:是啊,猎狗慢慢后退,我唤回了猎狗。
  (师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看,结合画面,通过简洁的语言,我们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清清楚楚了。
  二、品读故事内涵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对于麻雀这样的小生灵而言,猎狗简直就是——
  生:庞大的怪物。
  师:所以,猎狗要吃掉麻雀那简直就是——
  生:轻而易举。
  生:易如反掌。
  生:探囊取物。
  师:可故事的结果却是——
  (师出示: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生齐读)
  师:这么出乎意料的结果,你想问什么?
  生:猎狗为什么会愣住?猎狗为什么会慢慢地后退?
  师:你是抓住猎狗的表现来提问的。
  生: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呢?
  师:你的问题是围绕老麻雀来提的。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要解开这些疑惑,我们就要走进当时的现场。
  (师出示独学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找一找描写老麻雀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师:还记得刚才的问题吗?为什么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为什么猎狗会慢慢地后退?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生默读、画句子。)
  师:你找到了哪一句?
  生: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师相机出示)
  生: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相机出示)
  生: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
  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老麻雀一系列的表现,按照经过的顺序,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句——
  (生齐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师:读着读着,你知道猎狗为什么会后退吗?
  生:我从“突然”看出老麻雀是突如其来地飞下来的,让猎狗措手不及,所以,把它愣住了。
  生:我还从“突然”中看到老麻雀是毫不犹豫地飞下来的,所以让猎狗也没有想到。
  师:你看,抓住关键词,我们一下子就走进了老麻雀的内心。
  师:同学们,请你再细细地看一看这一句
  话,你有什么疑惑吗?
  生:为什么说老麻雀像石头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这是一个比喻
  句,作者为什么会把有血有肉的麻雀比作一块硬邦邦、没有知觉的石头呢?这样的比喻合适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完善你的想法。
  (生思考、交流。)
  生:像石头,可以看出老麻雀飞下来的速度非常快。
  师:请你来读出它的速度。
  (生读)
  师:是啊,速度之快像石头。
  生:石头是有分量的、有重量的,所以掉下来的时候很有力量。
  师:你的意思是力量之大像石头,但是老麻雀是掉到猎狗面前的吗?
  生:是“落”到。
  师:能把这个“落”字换成“掉”吗?或者换成其他字,比如“站”“停”?
  生:我觉得不合适,“落”字能看出老麻雀飞下来是有力量的。
  生:从“落”字可看出老麻雀是没有思考,不假思考,没有做任何准备的。
  师:来,请你把这份力量送进句子读出来。
  (生读,力量不强。)
  师:你觉得他读得有力量嗎?
  生:力量还不强,尤其是“落”字还不够有
  力量。
  师:那请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突出了“落”字。)
  师:是啊,力量之大像石头。同学们,石头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硬邦邦的。
  生:黑乎乎的。
  生:没有生命的。   师:硬邦邦说明石头很坚硬,就像老麻雀要保护小麻雀的决心是非常的——
  生:坚硬。
  师:换一个词,决心是非常的——
  生:坚定。
  师:老麻雀想保护小麻雀的决心是坚定的,想拯救幼鸟的意志是坚定的。来,我们一起读出老麻雀的这份决心。
  (生齐读)
  师:像石头,让我们看到了老麻雀的速度之快、力量之大、决心之坚定。正是这份速度、这份力量、这份决心让猎狗愣住了,于是它慢慢地后退了。
  师:当然,还不仅如此呢,它——
  (生齐读: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看到、听到)
  生:我仿佛看到老麻雀十分紧张,竖起了羽毛,张开了翅膀。
  师:哪一个词告诉你老麻雀竖起了羽毛,很害怕的样子?
  生:挓挲。
  师:除了看到老麻雀的紧张,你仿佛还听到什么?
  生:老麻雀绝望的尖叫声。
  师:这尖叫声,分明是在说——
  生:走开,快走开,那是我的孩子,不是你的猎物。
  生:请你不要靠近我的孩子,这不是你的猎物。
  生:你如果想吃我的孩子,就从我的尸体上走过去吧。
  生:你如果再向前一步,我就和你拼命。虽然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也绝对不允许你伤害我的孩子。
  师:是啊,老麻雀的尖叫一定非常响亮,而且还是——
  生:绝望的。
  师:“绝望”其实意味着什么?
  生:老麻雀没有信心。
  生:老麻雀没有任何把握,毫无胜算。
  生:老麻雀当时还非常紧张。
  师:是的,内心害怕、无助、没有信心、没有胜算,以至于——
  生: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师: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嘶哑的声音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它浑身在发抖。
  师:但是它不得不马上镇定下来,于是它——
  生:呆立着不动。
  师:是的,它时刻准备着要与猎狗进行——
  生:搏斗。
  师:同学们,这就是老麻雀,落在庞大的猎狗面前,九死一生,它——
  生: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同学们,这就是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庞大的怪物,这无疑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它鼓起了自己所有的勇气——
  生: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师:如果老麻雀就在你身边,你想问什么?
  师:老麻雀啊老麻雀,你明明知道——
  生:猎狗很庞大,没希望,为什么还要落下来呢?
  师:老麻雀啊老麻雀,你明明清楚——
  生:面对猎狗这个大怪物,你不但救不了孩子,可能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为什么还要准备和猎狗搏斗呢?
  师:老麻雀啊老麻雀,你明明可以——
  生:保全自己,站在高高的树枝上,为什么还要飞下来呢?
  师:带着疑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麻雀的心声吧。
  (师出示: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生齐读)
  师:因为小麻雀是老麻雀的孩子,即便在它看来,猎狗是一个庞大的怪物,但是它不能舍弃自己的孩子,它不能——
  生: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师:是的,它不能舍弃自己的孩子,所以——
  生: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生:它不能安然地站在树枝上。
  师:不管猎狗有多么凶猛、多么可怕,它
  不能——
  生: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生:它不能安然地站在树枝上。
  生: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树枝上。
  师:是的,它做不到无动于衷,高高在上,静静旁观,所以,不管眼前的搏斗将会是多么残酷,不管自己是否能敌得过猎狗——
  生: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生:它不能安然地站在树枝上。
  生: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树枝上。
  生: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
  树枝上。
  师:于是——
  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读着读着,我们不仅看到了,还听到了,更想到了。(板书:想到)现在你知道老麻雀为什么像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了吗?
  生:它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小麻雀就是它的命。
  师:好一个就是它的命。
  生:这种爱的力量让它奋不顾身,这种保护欲让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飞下来。
  师:爱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我们把这种真诚的爱、崇高的爱、舍生忘死的爱叫作挚爱。(相机板书:挚爱)
  师:也正是这种奋不顾身的、无惧无畏的挚爱,让——
  生: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师:是的,也因为“挚爱”,所以让它成为了真正的“勇者”。(相机板書:勇者)
  师:同学们,还记得猎狗刚出场时神气的样子吗?
  生: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师:而如今却是——
  生: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师:你发现了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都是“慢慢地”,而出场时只用了一个“慢慢地”,后退时用了两个“慢慢地”。
  师:你的眼睛很亮,捕捉到了最关键的信
  息,读读这两个“慢慢地”,或许猎狗一边后退,一边在默默地想着。
  生:没想到,这个小东西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真和它硬拼,会不会我也得不到好处。
  生:算了,看在你护子心切的分上,我就不和你一般见识了,这回就放掉你们吧。
  生:我后退不是怕你,我是被你的这份爱感动了。
  三、揭示故事密码
  师:看来,这个故事已经走进了你们的心
  里,深深地震撼了你。作家屠格涅夫用了仅仅378字,就把这个故事写得这么清楚,这么令人动容。回顾学习过程,你发现屠格涅夫运用了哪些好的方法呢?
  生:作者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清楚。
  师:嗯,因为条理,所以清晰。这也告诉我们,在写事情之前,先要想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有吗?
  生:作者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得很明白。
  师:对,关键信息因明白而清楚。
  生: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了。
  师:这样才能活灵活现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时刻刻发生着各种事情,比如——(逐个出示)
  生:捉蚊趣事,一件烦心事,教室里的掌声……
  师:那你有勇气一试身手吗?请你选择一件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用上今天所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生练笔,师相机指导。)
  师:你写的什么?
  生:我写的是捉蚊趣事。起因是我手上被叮了几个包,经过是我用尽了各种办法去对付蚊子,结果是一只蚊子都没有拍到,自己却累趴下了。
  师:言简意赅,通过起因、经过、结果,不仅突出了一个“趣”字,而且,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还有谁想分享?
  生:我写的是教室里的掌聲。起因是平时我们都觉得小明总是拖班级的后腿,经过是有一次不是小明值班,但是他自己主动留下来,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一幕被王老师看到了,并在第二天告诉了我们,结果我们给小明送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师:你不仅说清楚了事情的脉络,而且还用上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真不错。
  师:下面啊,殷老师希望大家继续围绕这件事情,说说在事情的经过部分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修改,师相机指导。)
  师:谁来试试?
  生:我是这样写的:“嗡嗡嗡……嗡嗡嗡
  ……”只见一只浑身漆黑、身材细小的蚊子不停地在我眼前晃悠,真是太可恶了!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先找来了电蚊拍,结果打到了爸爸,疼得爸爸对我吹胡子瞪眼。我不甘心,心想:既然打不到你,我就用蚊子药水杀死你。结果,蚊子没有死,我自己倒是呛得“咳咳咳”。后来我想:冬天蚊子少,一定都是被冻死了,所以,我把空调调到了最低……结果,各种方法用尽了,蚊子还是在我面前晃啊晃啊,我被气得有心无力,只好认输。
  师:大家觉得他们小组修改的如何?
  生:写得很具体,很有趣。
  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融入进
  去了。
  师:确实,这位同学紧扣一个“趣”字,把整个捉蚊子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一下子我们的眼前就浮现出了画面。相信还有许多同学想交流,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下课!
  【评析】
  《麻雀》一文并不是一篇新课文,记得李吉林老师曾执教过,现如今许多名师也纷纷用此文上公开课。这也就意味着要从方法上突破、从设计上创新、从学理上深究实属不易。但,殷郡伟老师却给了我们一节出乎意料的课堂。
  在统编本教材中,《麻雀》是习作单元的一篇课文,体现出鲜明的“向读学写”的特征,即阅读介入写作,指向写作目标。而且,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根据课后练习和交流平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把事情写清楚的秘钥是:要按照一定顺序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殷郡伟老师为学生在这一节课中的生长做了如下努力:
  第一, 紧扣“要素”,在言语经验中产生表达。殷郡伟老师一直在研究“儿童表达”,一直在研究指向“诗意”的“儿童表达”。当然,他曾经做过解释,诗意表达局限于语言表达的精致、浪漫、华丽,这是不准确的,而且是肤浅的。他希望让儿童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困惑,提出疑问,感到新奇,让表达鲜活起来,确实他也是这样做的。在本课的教学中,他紧扣语文要素“把事情写清楚”,在方法指导上,基于精读课文,让学生从经典的样本语篇中发现写作知识在其中所产生的表达效果,直观地感受到写作知识所带来的言语妙处。通过“发现—提炼—尝试—还原—活用”五个步骤,用图片唤醒学生的旧知,在回顾故事情节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及时把写作提纲的范式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独立完成“习作5”的写作提纲提供了“例子”,引导学生不仅想明白,更能说清楚。
  第二, 凸显“要素”,在矛盾冲突中促进表达。教学的展开紧紧围绕“对于麻雀这样的小生灵而言,猎狗简直就是庞大的怪物。猎狗想吃麻雀简直就是轻而易举”这样的前认知,与“猎狗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形成矛盾冲突,让学生关注老麻雀的动作和心理反应,特别是对“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和老麻雀、猎狗心理的揣摩,在读、品、悟、思、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共振,探索作者是如何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进行有效融合。在品悟老麻雀的爱与勇气中,发现写作秘钥,然后迁移运用,符合言意共生共长的规律。
  第三, 环顾“要素”,在发现问题中生长表达。本课教学中,以“面对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你想问些什么”为教学的起点,以“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如果老麻雀就在你的面前,你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你想问什么呢”为教学的落点,鼓励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促进对文本的理解。这是第二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阅读策略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用第一单元学到的“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句子的内涵。画句子,想问题,也为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批注做铺垫。
  整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儿童诗意表达”并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精彩的思想闪耀。“诗意”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真真切切的基于学生已有学习(表达)经验的目标指向,这种目标指向形成了课堂自信、教学自信和表达自信,我们也看到了这种自信的真实性、从容性和生长性。也正是这份真实、从容和生长让我们在课堂中遇见了不一样的儿童,遇见了不一样的表达智慧,遇见了不一样的语文课堂样态。殷郡伟老师有自己的思考见地,更有自己的行动见地,我们欣然地看到一面“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教学旗帜正在冉冉升起。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领会意图 为“学”助力  ——“资料袋”教学策略例谈  傅结龙  “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其编排意图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领会了“资料袋”的编排意图,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充分挖掘“资料袋”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袋”在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呢
本刊曾于2016年第6期刊发了一组以杜甫诗歌教学为专题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学的研討文章,引起了全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引起了一股学段融通的研究热潮。今年5月,编者再次走进江苏省扬州市首届语文高级研修班。此次,他们研究的专题是“汪曾祺作品教学”,研讨地点在汪曾祺先生的老家——高邮市汪曾祺纪念馆。  静静庭院是教室,浩浩天空是屋顶,青青草地是地板。小、初、高三学段的学生本真品读汪曾祺,引发
第一次读《陶行知文集》时我还是个大学生,带着对教师生涯的美好憧憬和满腔热情认真地读了一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把真诚的爱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爱满天下”更是他一生奉行的格言。如今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对这些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读《陶行知文集》,我不忍释卷,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一句句名言,引导着我反思,启发着我思考。教导着我对学生应有一颗爱心,要爱得真诚
2019年春季学期,笔者对辖区内小学使用统编教科书的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教师觉得难以适应教科书的变化,但另一方面又极少参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查看教师备课,大多源自网络素材及市面流行的教辅用书,这些资源在准确性与权威性上都存疑,有些方面,比如教学目标,甚至与统编教科书中的语文要素风马牛不相及。可见,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教学用书》,
【教学背景】  教学内容  《葡萄沟》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来组织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葡萄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而新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的,山上的梯田、五光十色的
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汉语拼音教学内容被安排在第二单元。和其他各版本教材不同,统编本教材后置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入学,须先学一个单元的识字,再学汉语拼音。这种处置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统编本为化解汉语拼音教学困难在教材编写层面的策略调整。  汉语拼音教学难在哪里?我们认为,在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之下,它难在三个方面:一是逐个教字符发音,难;二是教拼读,  难;三是学情反馈,难。前两方面难是因为汉语
作者小传  与教育结缘,只是喜欢——  喜欢阅读。我的阅读始于听书,儿时枕着收音机听《岳飞传》《杨家将》;进了师范,与好友一起背古诗文,泡图书馆;工作之后,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从未间断。大年初一,一个人捧读《红楼梦》,读得泪流满面……  喜欢写作。师范时老师宣读了我的一篇作文,从此便恋上了写作。课间写,晚自习写,教室熄灯后在盥洗室写,枕边备着纸笔,灵感到访随时写。一粒粒文字,如一只只美丽的青鸟,
作家叶开先生说:“写作,是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这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想让我们“看见”什么,他就会在文章里写什么;他若不想让我们“看见”什么,也就不在明面上去写它们了。  但是不是作者不明写,我们就看不见他隐去的部分了?海明威对“冰山原则”的阐释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以“冰山”为喻,说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
评述周奇,其实就是回顾自己。  我和周奇,同一年参加全国赛课,那一年是2006年。  2006年,我30岁还不到,意气风发但长相老成。周奇的年龄和我相仿,但清瘦干净的样子看着像20才出头。站在一起,我们简直像两代人。  赛课结束后,我和周奇受邀去北京拍摄录课,把关录像课质量的是蒯福棣老师。拍摄前,蒯老师反复提醒我们不要在课堂里大量用排比句,不要像主持人一样说话。说白了,蒯老师希望我们自然一点儿。在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水平大学建设下学生党组织生活,在形式、内容、制度等方面,尚存在问题。本文从社会、组织、个人三方面分析原因,探讨学生党组织生活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应使党员达成思想共识,增强参与积极性;结合高校内涵建设,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完善高校党务管理系统,实现学习、生活一体化。  关键词: 学生党组织生活 质量 有效途径  “高水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