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策略运用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性教学活动中,要将“重视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贯穿到整个数学问题教学活动中,通过放大数学学科的生活性、严密性、实践性等特性,切实提升教学活动的效能。现就如何做好问题性教学活动,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
  
  一、抓住学科知识生活性,搭建生活问题情境,挖掘学生主动学习潜能
  
  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时时服务于生活。”同时,教育心理学实验指出,贴近学习主体实际,与现实生活关联的实际案例,能够刺激学生内在情感,活跃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产生能动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因此,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凸显数学学科的“生活性”,抓住学生情感发展和认知事物的规律。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知识时,教师在教学准备环节,结合教学目标要求,紧扣学生情感发展特点,设计出“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收费5元,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加收1.2元,求路程x(x≥3)时,车费y(元)与路程x(千米)之间的关系式”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实现“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有效转变。
  
  二、抓住学科知识丰富性,设置发散问题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构建主义认为,数学学科各知识点内容之间虽然独立存在,在其内部包含着密切的关联,构建成了相互包容的数学知识整体体系。教学实践证明,数学问题在形式的设置和问题的解答上,可以通过多样形式和多种途径进行有效的展现和正确的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学学科的丰富性特征。因此,教师进行问题教学时,可以紧扣住学科知识丰富性,将发散问题教学作为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认真研习知识点内容的外延和内涵,找准知识点之间的深刻关联,设计出具有形式多样,解题灵活多变的开放性数学问题,激发初中学生善于标新立异展现自我的内在情感,引导和指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解题途径和思路,让学生在发散性问题解答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例:如图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1,0)、点B(3,0)和点c(0,-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2)自变量x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都随x增大而增大;(3)当自变量x__时,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4)当自变量x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的积小于0。
  例题是教师“二次函数”知识问题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案例。通过对该案例问题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问题在设置上,教者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按照由易到难的思路,逐步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不同问题,并将与该知识内容密切联系的“一次函数”进行有效的渗透,融入到问题解答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在分析、思考、解答问题过程中,解题的思维性和方法性更加的灵活多样,更具实效性,有效提升了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水平。
  
  三、抓住学科知识探究性,建立教学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实践探究效能
  
  探究潜能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内容,掌握知识内涵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展示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标杆。但由于初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评析能力还没有健全,对自身存在问题还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探究方法的引导和过程的指导,抓住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特性和教学评价的指导评判功能,及时与学生开展互动探讨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途径方法,主动表达自身思维过程和建议见解,让学生在评析探究活动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掌握进行有效探究的途径,形成正确高效的探究习性。
  总之,开展有效问题性教学活动,必须按照新课改目标要求,紧扣数学学科自身特性,结合学习主体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提升作为问题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学生在有效问题教学中学习效能和学习能力的双提升。
其他文献
数学与音乐的关系曾是古代哲学家们热心宣扬的。被称为数论之祖的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之所以神圣而崇高,就是因为它反映出作为宇宙本质的数的关系。
导数知识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的引入给原有的中学数学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野和角度,使很多问题的解法得以优化,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近几年来以函数为载体,以导数为工具的大题多数作为压轴题出现,由于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一般较大,学生从心理上比较惧怕,得分率不高。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导数知识在有关求参数范围问题中的应用,探究其
推断题是中考化学中每年必考的题型之一,约占中考化学总分的1/8,该题型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考容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这类题一方面考查初中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考查考生思维的严密性、整体性.解题思路一般为:审题找“突破口”一大胆猜想一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每年全国各地高考都考到“等差数列”这一知识点,它们相当一部分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在考场上为了能很快解答好这些题目,考生就必须熟练了解等差数列的特点并能拥有一定的解题技巧。笔者现从等差数列的对称思想出发,对等差数列中项公式进行推广。通过推广公式可以很快解出这些高考试题。
数学情境,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数学情境可以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快乐、主动、积极的学习,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树立热爱钻研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勇
高中物理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是教学中的一个很常见的误区,作为科学性极强的物理学科的教学,更是离不开实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探究能力”。这几年,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展方面也作出了一些有益和成功的尝试,但不可否认一些教师的课堂具体操作仍存在着对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差。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
针对目前职业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课程教学现状,提出课程教学模块平台建设、甄选项目、转变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等改革措施,旨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