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nuz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是相对于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而言的,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对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的超越。能力本位这一概念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中,要理解能力本位,就要追根溯源。
  关键词: 能力本位
  美国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推行“能力本位”教育,这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泰勒原理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美国的能力本位教育最早是在职业师范领域施行的,1972年美国师范教育协会组成“能力本位师资培训委员会”,专门用于能力本位的分析。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受到美国能力本位师范教育的影响,在加拿大人力资源部和美国纽约通用学习公司合作之下完成了DACUM法的开发,对能力本位教育课程开发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能力本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模块化教学。它打破了传统高职教育的三段式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1989年4月,澳大利亚成立了国家培训部(National Training Board)指导开发国家能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力本位的教育培训体系,以培训包的具体能力要求为教学指导。英国的能力本位教育体系建立的标志是1986年的NVQ(National Vocation Qualification国家职业资格)与1992年实施的GNVQ(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普通国家职业资格)。NVQ是一种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用以取代长期以来多元化的职业证书制度;GNVQ则是一种能力本位的职业准备资格,目的是加强职教与普教的一体化,它的诞生进一步完善了能力本位的英国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知识经济的出现,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使企业结构和人才资源的管理方式产生变化,对劳动力的技能的要求随之发生变化。在二十一世纪,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能成功地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完成他所需要的教育,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良好动机。职业教育的从教人员必须具备能力本位的教育观。能力本位的教育,即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的,知识作为教学的载体,在实现能力目标的同时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动力。
  近一百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职业能力观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1)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以岗位任务技能为主导思想的北美能力本位运动,该能力观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细化为一项项具体的任务技能,而这些具体的任务技能则对应于一系列具体的、孤立的行为,而被陈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就是要接受培训的能力。以这种能力观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只重视彼此孤立技能的培训,没有顾及任务技能之间的联系性及其所共有的一般素质的要求,专业性的职业学校教育则不宜全盘采纳。(2)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新科技革命的召唤下,需要劳动者具备一种不易被淘汰的、在不同的知识间相互迁移的、在不同职业间能够通用的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当时人们认为,能力不能等同于操作行为,能力是看不见的个体的内在素质(personal qualities)。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职业能力观,受整体主义一元论的影响,强调整体性素质结构功能大于各分能力素质之和,对于职业学校教育初始阶段人文素质的培养及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其过分强调整体性,忽视特定岗位所需的任务技能,对职业学校教育后期特定岗位职业技能的实训及针对性较强的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借鉴意义甚微。(3)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科技革命继续推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信息社会悄然来临。整合的职业能力利用建构主义的理论,与具体的职位和工作角色紧密相连。它不仅强调一般性素质诸如“批判力”、“态度”、“经验”等,而且要有与具体工作情境相一致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得这种整合的职业能力既不等同于一般性的关键能力,更不是特定的任务技能的重现,而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与具体工作情境相联系的复杂的素质结构,由知识、技能、态度、经验等组成。这种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职业能力观就是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的教育教学体系。能力本位教育把影响活动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即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把教育的目标指向受教育者本身,能快速提升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效率。能力本位教育能帮助未来的劳动者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将来所需的每一种知识和技能。而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需要人们不断地更新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意味着职业态度的养成。态度涵盖着从事职业能力的多种行为能力,如敬业精神、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精神、积极的工作态度等。受教育者通过对已有知识、技能、态度等的类化迁移,并得到特殊的发展与整合,从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孟鸿伟.素质教育的国际经验.人民教育,1996.
  [2]陈鹏.职业能力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及其理论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6.
  [3]王文槿.职业院校的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与教练式教学.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16-07-11.
其他文献
对铁岭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与行为、健身内容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他们有较强的体育健身意识,重视身体健康,但在意识与行为上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其参加体
表达的客观性——渗透于西方消息写作中的职业精神。从意识形态层面看,所谓“客观性报道”只是一种神话,因为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新闻是客观事实的“主观映象”,是“观念
摘 要: 在新时期进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现状和学科的特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从而对相关复杂繁多的生物概念进行区分和整理,进一步强化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 教学方法  1.引言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相关概念的知识已具有一定的体系,在对概念进行
摘 要: 随着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作为高中教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合作学习策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基础,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
摘 要: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教学思考  1.利用多媒体进行高中生物教学  1.1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利用网络,教师可以选取较多有
摘 要: 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欣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中一切的可能,创设条件,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多年来使用粉笔和教鞭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 生活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
采访中的情感交流□许秀方采访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它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人际关系的建立,既靠沟通(信息传递),又靠情感。所以,记者的采访既有信息交流,又有情感交
摘 要: 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精神,同时为高中生物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探索精神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形态结
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不少报纸似有一种“借助统一某种版式语言使得报纸版面简洁明快”的倾向。 何谓版式语言?版式语言即报纸版面格式的表现手段,或者叫编排手段。它涉及到
摘 要: 本文论述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高效性,拍出要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生物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教学思考  每一节课的质量关乎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孩子的成长,要认真落实减负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努力建设高效课堂。伴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我愈来愈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要有质量,更要高效。何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