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情·语文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教材国标本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充分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像这样一篇课文,如何利用网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呢?我在一次赛课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我预先设计制作了网站《二泉映月》,课上让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对阿炳的人生和《二泉映月》的风格曲调及课文表达的情感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利用网络监控等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网上学习指导和组织网上的学习交流活动。在教学“悟‘二泉映月’魂,曲人合一”这一板块中,我设计了如下的网上交流活动——
  师:(课内小结)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此时此刻,我想每一位同学心中都有话想说。请自主登陆(教师示范链接“悟‘二泉映月’魂”),看看《二泉映月》给别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并在留言板上留下你此时此刻心中最想说的话,同时你还可以网上献花!
  (教室里一片兴奋忙乱的点击声)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纷纷在尝试献花功能,成功了的十分兴奋,还在教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没有试成功的不断地在试)
  师:(忍不住提醒)同学们不要光顾着献花呀,要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终于有学生开始输入想法了,但是他们首先还是忙乱着给自己的留言板贴花)
  
  【诊断分析】
  作为网络课,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在大部分教师的眼里,没有这样一个互动的平台或环节,没有这样的交流与展示,就不是一节完整的网络课。于是,在进行这一节课的网页制作时,我也跟风似的用上了“献花”的模式。在预设的网页上,预留有各种各样的花,数量达十几种之多,看起来鲜艳夺目,使我在作网页预设时都自鸣得意,沾沾自喜。然而,通过初次的试教,我从学生反应中开始反思:这样的“献花”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老师要选这几种花?学生为什么要献这几种花?内涵与意义在哪里?离课堂结束本来还有近10分钟的时间,可学生都把这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献花”这一环节上。到了课堂结束,他们也很可能只记得自己是在为“献花”忙碌,至于献的是什么花、为什么献这朵花恐怕还没有细想。如此,也许就是有一千种一万种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就记得他献的那一种了。他们究竟怎样参与了网络学习、在其中学习了什么、作了怎样的思考、写下怎样的留言,这一切的一切,大概也都已淡化了、消退了。
  其实,作为施教者的我应该明白,这首先是一节语文课,然后这才是一节语文网络课。网络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决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更不是两者相互独立地并存于一堂课之中,而是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出发点,让网络服务于它,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语文的课程目标。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更要把网络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在进行了以上的诊断反思后,我尝试进行了以下的目标调整,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大环境上做文章——板块命名,了解坎坷,感悟情怀
  在进行网站设计时,我们常常喜欢竭尽所能,将网站做美、做大、做全——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做“空”。一节网络课往往不是一位教师在辛劳,常常动用学校甚至是校外的电脑高手来帮忙。试想一想,制作网页的人他真的能理解你所教的课文吗?他体会到你的真实的教育意图吗?
  为了让网络真正地成为一本打开了的“语文书”,我在后来的设计中注意从整体的理念出发,从大的网络环境——网站板块命名入手,共设计了五大栏目,其名称分别为:“观‘二泉映月’景”、“近‘二泉映月’人”、“读‘二泉映月’文”、“听‘二泉映月’曲”、“悟‘二泉映月’魂”。在“近‘二泉映月’人”这个板块中,我又设计了渐近式的三个环节:“阿炳的一天”、“阿炳的一年”、“阿炳的一生”。在“阿炳的一生”这个环节中我又从五个方面来介绍:“阿炳简介”、“阿炳身世”、“阿炳轶闻”、“阿炳气节”、“阿炳故居”。板块的设计与命名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融入了我对课文的理解与思考。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全方位立体地认识阿炳,更能在浓浓的语文味里读懂坎坷、体悟情怀。
  二、小细节上下工夫——板块插件,个性品味,体会内涵
  在各个板块中插入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构件,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提供个性品味的实践平台,这几乎成了网络课的特点。可是,面对这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的学生会选择吗?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要在具体的细节上下足工夫,做一个好的引航者,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融入网络,从而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在网络课中做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自我,而不是茫茫网海中的一粒微尘。
  怀着这一的理念,我在第五小节朗读感悟这一环节上,充分地利用了网络这一平台,突出了学生品读中的个性。我首先让学生找出直接描写《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句子,读出句子的层次性;然后让学生戴上耳机点击音频插件感受乐曲的层次性;最后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字的品读,对音乐的理解将两者融为一体。这样的品读让插件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在个性品读中体会内涵,使静止的文字、流动的音乐和个性化的思考融为一体。
  三、特殊问题做特色——网络留言,资料链接,课外延伸
  网络进入语文课堂,能实现信息资源的跨时空利用,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把网络资源当作再学习的平台,将语文课时空延伸,平台做广,让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借助网络这个自学与畅谈的空间,实现与自己、与同伴、与老师间的多向、多种形式的交流。为了体现这一点,我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专门在网站内设制了有效的站外搜索。我没有半命题地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定向搜索,而是做了一个“Google”的链接,让学生自我选择感兴趣的目标,让信息的外延再次扩大。这样,就一改了原来课堂中千篇一律的“献花”模式,再次强调学生的个体性,任由学生自己在“给特别的你”这个留言板块上抒发各自内心的情感。同时,我还在课前将我所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网址告诉给了学生,让他们更加主动、自主地学习。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对课内课外的文本进行重组与整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变得热闹、丰富、活泼、多元起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们不再照本宣科,出现了“用教材教”的新气象。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令人目不暇接。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对各种“用教材教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4》安排的作文训练是:“观察一种你喜爱的植物,重点观察植物的干、枝、叶、花及其颜色。观察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然后,写成一个片段。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状、颜色,以及为什么喜欢它。要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点:1.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植物形状、颜色的特点写具体;2.写出为什么喜欢它;3.按照一定的
【关键词】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颁布以来,特别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部分省市正式使用后,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在理念构建层面确实彰显了革故鼎新之态,但由于广大语文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新理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加之将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还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没有准确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本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的情怀。    设计理念  遵循新课标理念,根据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文包诗),本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发现、质疑、研
[目标预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流程]  课前放送别音乐。  一、词语再读,链接古诗  1 朗读词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黄鹤楼送别》,今天我们再来读读(贴题,学生读题)。对这些词语还有印象吗?谁来读读?  (出示词语)烟雾迷蒙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永世不绝按捺不住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的新思路,寻找顺应课改趋势、引领课改方向、彰显课改特色的命题方式,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导向上——引领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即“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换而言之,就是引领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服务。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到底是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
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从1982年提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界革故鼎新,观念纷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钱梦龙等老一辈名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并没有过时,而且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异化现象仍发挥着重要的纠偏作用。  《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选人16个课例,大致涉及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式,按“经典回放”“品读沙龙”“研读感悟”的编写体例,既展示了经典课例的魅力,又呈现了编写组老师的观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是辨证统一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灵活地引导和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寓掌握工具性于提升人文性之中,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双赢的效果。那么,新课程下如何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教
文本解读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它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了,可是学生对水乡风土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水乡歌》。(课件出示)  师:我们一起读读课题。(学生读)能读得再美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