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族人名作为汉语言一种特别的应用方式,折射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反映了民族的精神状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语文意义。
[关键词]人名;传统;语文;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姓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为人们所重视。汉族人名,体现了浓厚的语文色彩,将语言、文字与人们对生命的理解、愿景交融在一起,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一、依托传统文化,名字富有文化味
姓名,作为一个专用名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就像是生活的多棱镜,文化的活化石,真实而直接地将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沉淀、传承下来,通过对姓名的分析可以寻求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结构。比如刘炎黄,借用了“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说法。比如黄长流,让人联想到“黄河入海流”的诗句,也可以联想到“源远流长”的成语。又如陈恩廷,据说名字是祖父取的,取“恩重于朝廷”之意,可以推想,其先祖曾有人身居要职。这些取名都以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为依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不少名字带有明显的历史印记。比如“林建国”“李文革”,一听就知道是1949年以后出生的:“建国”,最有可能指的是新中国的建立;而“文革”,很有可能是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姓名可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来看待。
二、利用汉字结构,名字寄托长辈心愿
这类人名一般暗藏着长辈的用心,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更具有艺术性。笔者所在学校高一年级的1200名学生中,属这种情况的学生有40余人。有个同学名叫张琳琳,其由来是:她属虎,父母希望她以后能够有所成就,像老虎一样成为林中之王。再如有一个同学名字叫蒋赟,“赟”字不好写,但表达了家长对他的期望(“文武双全”)以及对他的珍视(独生子,“家中宝贝”)。
在日益开放自由的文化环境下,大众化的命名在减少,而新颖、独创的名字日益增多。有关资料显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上万个姓氏至今仅存3000 个左右,在占全国人口98%的汉族中只发现1066 个,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120 个常用姓氏占我国人口的90%以上,而在这120 个姓氏中, 李、王、张等19 个大姓占汉族人口55.6%。这意味着全国一半以上人口仅使用19 个姓氏,对于90%的中国人来说,取名用字太平常就容易出现重名,难以区分。因此,人们喜欢另辟蹊径,用冷僻字或运用丰富的联想来为孩子命名。据报载,杭州有个姓“点”的孩子,这个姓是父母新造的,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跟谁姓双方争执不下,便以“点”作姓,“点”字下面的四点分别代表孩子的祖父、祖母、外公和外婆,上面的“占”字寓意为孩子拥有祖父母和外公外婆四人之爱。
三、利用谐音,让名字更有韵味
很多现代家庭在为新生儿取名时喜欢利用谐音,以便使姓名更容易被人记忆,叫起来更响亮。比如“强威”,只看字面就能够感受到一种气势。再如“王子”,名字简洁、别致,又不失贵气。也有巧用姓氏谐音,化用古诗或成语的。如周自横,引用古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周”与“舟”谐音。再如卢纯青,“卢”与“炉”谐音,化用成语“炉火纯青”。这类名字与姓结合,带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色彩。
汉语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系统,具有与其他语言不同的特点,如:在语音上,音节分明,声调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在文字上,具有强烈的表意性和象征性,字形的分合重构十分方便;在意义上,因缺少形态变化和单音节语素,成分间的结合比较松散,语义组合自由灵活,具有浓厚的意合特点。《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夕从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可见最早的人名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为了便于人们称呼,传统人名往往注意姓名字眼间的音韵调的配合,追求和谐搭配,乐感优美,鲁迅便认为“响亮悦耳,便于传播”应作为人们取名字的法则之一。运用谐音的姓名令人过目难忘、耳目一新。
汉族的姓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一体化、信息爆炸的现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渐渐被一些国人所淡忘,许多专家学者都以姓名文化为切入点,呼吁国人重视中国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袁海波
[关键词]人名;传统;语文;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姓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为人们所重视。汉族人名,体现了浓厚的语文色彩,将语言、文字与人们对生命的理解、愿景交融在一起,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一、依托传统文化,名字富有文化味
姓名,作为一个专用名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就像是生活的多棱镜,文化的活化石,真实而直接地将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沉淀、传承下来,通过对姓名的分析可以寻求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结构。比如刘炎黄,借用了“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说法。比如黄长流,让人联想到“黄河入海流”的诗句,也可以联想到“源远流长”的成语。又如陈恩廷,据说名字是祖父取的,取“恩重于朝廷”之意,可以推想,其先祖曾有人身居要职。这些取名都以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为依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不少名字带有明显的历史印记。比如“林建国”“李文革”,一听就知道是1949年以后出生的:“建国”,最有可能指的是新中国的建立;而“文革”,很有可能是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姓名可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来看待。
二、利用汉字结构,名字寄托长辈心愿
这类人名一般暗藏着长辈的用心,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更具有艺术性。笔者所在学校高一年级的1200名学生中,属这种情况的学生有40余人。有个同学名叫张琳琳,其由来是:她属虎,父母希望她以后能够有所成就,像老虎一样成为林中之王。再如有一个同学名字叫蒋赟,“赟”字不好写,但表达了家长对他的期望(“文武双全”)以及对他的珍视(独生子,“家中宝贝”)。
在日益开放自由的文化环境下,大众化的命名在减少,而新颖、独创的名字日益增多。有关资料显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上万个姓氏至今仅存3000 个左右,在占全国人口98%的汉族中只发现1066 个,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120 个常用姓氏占我国人口的90%以上,而在这120 个姓氏中, 李、王、张等19 个大姓占汉族人口55.6%。这意味着全国一半以上人口仅使用19 个姓氏,对于90%的中国人来说,取名用字太平常就容易出现重名,难以区分。因此,人们喜欢另辟蹊径,用冷僻字或运用丰富的联想来为孩子命名。据报载,杭州有个姓“点”的孩子,这个姓是父母新造的,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跟谁姓双方争执不下,便以“点”作姓,“点”字下面的四点分别代表孩子的祖父、祖母、外公和外婆,上面的“占”字寓意为孩子拥有祖父母和外公外婆四人之爱。
三、利用谐音,让名字更有韵味
很多现代家庭在为新生儿取名时喜欢利用谐音,以便使姓名更容易被人记忆,叫起来更响亮。比如“强威”,只看字面就能够感受到一种气势。再如“王子”,名字简洁、别致,又不失贵气。也有巧用姓氏谐音,化用古诗或成语的。如周自横,引用古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周”与“舟”谐音。再如卢纯青,“卢”与“炉”谐音,化用成语“炉火纯青”。这类名字与姓结合,带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色彩。
汉语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系统,具有与其他语言不同的特点,如:在语音上,音节分明,声调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在文字上,具有强烈的表意性和象征性,字形的分合重构十分方便;在意义上,因缺少形态变化和单音节语素,成分间的结合比较松散,语义组合自由灵活,具有浓厚的意合特点。《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夕从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可见最早的人名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为了便于人们称呼,传统人名往往注意姓名字眼间的音韵调的配合,追求和谐搭配,乐感优美,鲁迅便认为“响亮悦耳,便于传播”应作为人们取名字的法则之一。运用谐音的姓名令人过目难忘、耳目一新。
汉族的姓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一体化、信息爆炸的现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渐渐被一些国人所淡忘,许多专家学者都以姓名文化为切入点,呼吁国人重视中国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袁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