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总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以便得到更大的发展,这应该就是有效教学。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的深入,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逐渐发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比如,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英语非常吃力,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中学英语教师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的依据。
那么,反应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一、教学目标有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评价的直接参考依据。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注重教学设计,但很少关注目标的有效性,即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和正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有效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广泛地被人关注和重视。
那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我觉得首先要吃透整个教学内容,即一堂课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以及前后有联系的相关内容,便于在教学当中结合旧知,引用拓展。再次,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更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各方面不同因素,从而制定出合理又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设计有效
想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首先活动设计要有意义,贴近生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活中学,在学中用。活动也需人性化、生活化!使“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转变。
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几种链接方式:
1.“身临其境”式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且有意义的情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并保持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热情。
2.“学以致用”式
中学英语教学要引申到广阔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让生活成为学生运用英语的乐园。
三、任务设计有效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要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在实现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中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们组织教学的所有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所设计任务活动的语言学习内容是什么?
2. 该任务活动的语言技能学习目的是什么?
3. 应该如何安排合理的任务活动操作步骤?
4. 任务活动最后的效果如何?
四、评价有效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更需要得到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用一张考卷、一次表现来评价一切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五、作业有效
作业有效首先取决于作业布置的有效,使学生对作业有个透彻的理解。一般一堂课中,作业的布置和指导需要5分钟。传统的英语作业都是抄单词、朗读、听录音等,它缺乏创造性,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英语作业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改革,那么怎样有效布置出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从中锻炼多种智能、保持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和爱好呢?
首先,有效配置融合各门课程在内的课外作业。学科融合性是现代课程发展的趋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更是一门学科融合性极强的学科。有效处理好其它学科与英语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再次,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英语会有听音作业。为使学生不疲于简单机械的重复跟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心态,让磁带成为自己的课外老师,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勉强去听录音。最后,有效的作业应该适度适量,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系列有效的设计。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孩子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当然,教育课改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的依据。
那么,反应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一、教学目标有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评价的直接参考依据。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注重教学设计,但很少关注目标的有效性,即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和正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有效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广泛地被人关注和重视。
那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我觉得首先要吃透整个教学内容,即一堂课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以及前后有联系的相关内容,便于在教学当中结合旧知,引用拓展。再次,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更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各方面不同因素,从而制定出合理又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设计有效
想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首先活动设计要有意义,贴近生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活中学,在学中用。活动也需人性化、生活化!使“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转变。
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几种链接方式:
1.“身临其境”式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且有意义的情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并保持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热情。
2.“学以致用”式
中学英语教学要引申到广阔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让生活成为学生运用英语的乐园。
三、任务设计有效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要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在实现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中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们组织教学的所有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所设计任务活动的语言学习内容是什么?
2. 该任务活动的语言技能学习目的是什么?
3. 应该如何安排合理的任务活动操作步骤?
4. 任务活动最后的效果如何?
四、评价有效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更需要得到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用一张考卷、一次表现来评价一切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五、作业有效
作业有效首先取决于作业布置的有效,使学生对作业有个透彻的理解。一般一堂课中,作业的布置和指导需要5分钟。传统的英语作业都是抄单词、朗读、听录音等,它缺乏创造性,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英语作业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改革,那么怎样有效布置出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从中锻炼多种智能、保持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和爱好呢?
首先,有效配置融合各门课程在内的课外作业。学科融合性是现代课程发展的趋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更是一门学科融合性极强的学科。有效处理好其它学科与英语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再次,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英语会有听音作业。为使学生不疲于简单机械的重复跟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心态,让磁带成为自己的课外老师,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勉强去听录音。最后,有效的作业应该适度适量,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系列有效的设计。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孩子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当然,教育课改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