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实现教育的公平首当其冲的是要突显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而要体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就要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和完善招生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各种不利影响,使每个人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然而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却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招生制度上的缺陷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鉴于此,笔者将根据高校招生工作的现状以及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并提出有效措施,为高校招生办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校招生;公平性
0.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部对高校招生工作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要求高校在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近年来,虽然我国教育部实行了改革招生制度政策,招生工作的公平性有所提高,但在招生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公平现象,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将根据高校招生的现状以及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并提出有效措施,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下面就来具体介绍高校招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体现高校招生工作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1.高校招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考制度使教育资源配置更为均衡,体现了社会的向前发展。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高考是源于公平原则进行的,而公平在高校招生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考越来越受广大考生,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对高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今,我国已形成了统一的高考制度,但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高校招生存在城乡间、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平等
我国高校招生存在城乡间、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平等现象,在我国的著名高校中,大部分生源都是来自一二线城市,来自农村的生源少,本科阶段的差距更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专家经过调查发现: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只有考出比城市家庭的子女高出许多的分数,才有上大学的机会,而且大多还只能被普通院校录取,也只能选择冷门、学费较低的专业;而那些来自城市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子女则可以降低录取分数和通过关系层面等不正常的方法选择好的大学,且大多能选择录取院校的热门学科进行学习。
从上述情况分析可知,那些来自城市有家庭背景的学生大多可以被重点院校录取且能选择院校的重点学科,学校的层次越高,城市学生所占的比例就越高,而社会底层没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学生却备受冷落[1]。因此,城乡学生能够进入高校的机会是不平等的,城市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较好的高校学习,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进入较好的高等学校是可望而不可及,只能进入低层次的高校。
1.2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填报志愿等存在不合理因素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填报志愿等存在不合理因素,极大的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比如有些学生考取了优秀的成绩,却由于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不合理,而无法被心仪的高校录取,从而失去了上大学的大好机会,这种情况很明显地表明我国有些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不合理,使高校失去了优秀的生源。
1.3高校招生存在地区间的不平等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规定,把高考成绩作为选拔合格人才的标准,虽然这种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竞争性和公平性的原则,但由于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突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且高考的竞争加剧,我国东部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分数大大降低,已经低于一些中部地区的分数,如湖北、山西,这种录取情况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强烈质疑,给教育界带来的不良影响是不堪设想的,教育界针对这种情况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尤其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由各地教育部命题,使各地高校招生的情况开始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资源得不到均衡配置,加剧了“马太效应”,随之就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在高考竞争力较激烈的省份,不但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发展,反而使应试教育趋势越演愈烈,导致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进行移民,人口流动现象颇为普遍。
1.4高校不重视已录取考生流失的问题
高校不重视已录取考生流失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国家招生和培养任务的完成,延误了考生成才的时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一些农民工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职工的子女无法缴纳高昂的学费,因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2.体现高校招生工作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2.1实施“阳光招生”,加强高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要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和维护高考公平就要把实施“阳光招生”工程[2],加强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和一项基本制度,并且严格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招生制定的相关原则和要求,明确招生责任。在招生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公平性,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公平的考试环境。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掌握国家和地区高考政策,及时了解招生工作的政策,确定高考报名条件等。除此之外,要分析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对应的高考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办法。因此,在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明确分工,有效落实各自的工作,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机制的作用,抓住工作重点,加大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完善网上报考的机制,全面考虑和保护广大考生的利益。如此就可以提高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彰显了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
2.2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为考生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
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政策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使考生的选择受到很大的限制[3]。因此,要在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就要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为考生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地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2.3为学习优秀但经济困难的学生制定帮扶政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学生都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仍有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很难承担高昂的学费,对于这种情况,高校要制定相关的帮扶政策,为他们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从而实现教育的公平。
2.4制定各种各样的在校培养政策
最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开始实施弹性招生的政策,对考生填报志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4]。如高校中设立了相关的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法,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勤工俭学;高校也可设立各种奖学金,如优秀班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等奖学金,激励学生认真努力学习;改善学籍管理,如学校可以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向上;改进培养方式,为优秀学生制定重选专业的政策,如为他们提供修双学位、读研、读博等机会,并做好对外合作交流,选拔优秀学生出国留学,进行深造。以上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引进优秀人才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2.5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
我国高校要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组织、管理好一支专业性较强的咨询指导工作队伍,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高校的招生信息。在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时,要使招生工作的环节符合实际情况,努力使莘莘学子能够根据自身的状况填报志愿,进入自己向往的大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一步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正确处理冷热专业的关系,从而提高填报志愿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便体现我国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
总之,要确保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更好地体现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一方面要提高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为招生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如此才能全面地完善高校招生工作,体现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勾画人生蓝图。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招生政策经过改革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但是在高校招生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问题,如高校招生存在城乡间、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平等、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填报志愿等存在不合理因素、高校招生存在地区间的不平等和高校不重视已录取考生流失等问题,使我国高校在招生工作中缺乏公平性。然而这些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在高校招生工作过程中要体现公平性,就要根据高校招生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实施“阳光招生”,加强高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为考生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为学习优秀但经济困难的学生制定帮扶政策、制定各种各样的在校培养政策和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等。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输入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我国高考招生录取的法律程序规制[J].湘潭大学,2011,20(10):189-190.
[2]戴铁军.我国高校入学机会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2012,37(15):255-256.
[3]周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1,27(05):155-156.
[4]杨东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公平[J].湖北招生考试,2011,37(12):191-192.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校招生;公平性
0.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部对高校招生工作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要求高校在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近年来,虽然我国教育部实行了改革招生制度政策,招生工作的公平性有所提高,但在招生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公平现象,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将根据高校招生的现状以及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并提出有效措施,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下面就来具体介绍高校招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体现高校招生工作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1.高校招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考制度使教育资源配置更为均衡,体现了社会的向前发展。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高考是源于公平原则进行的,而公平在高校招生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考越来越受广大考生,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对高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今,我国已形成了统一的高考制度,但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高校招生存在城乡间、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平等
我国高校招生存在城乡间、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平等现象,在我国的著名高校中,大部分生源都是来自一二线城市,来自农村的生源少,本科阶段的差距更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专家经过调查发现: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只有考出比城市家庭的子女高出许多的分数,才有上大学的机会,而且大多还只能被普通院校录取,也只能选择冷门、学费较低的专业;而那些来自城市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子女则可以降低录取分数和通过关系层面等不正常的方法选择好的大学,且大多能选择录取院校的热门学科进行学习。
从上述情况分析可知,那些来自城市有家庭背景的学生大多可以被重点院校录取且能选择院校的重点学科,学校的层次越高,城市学生所占的比例就越高,而社会底层没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学生却备受冷落[1]。因此,城乡学生能够进入高校的机会是不平等的,城市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较好的高校学习,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进入较好的高等学校是可望而不可及,只能进入低层次的高校。
1.2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填报志愿等存在不合理因素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填报志愿等存在不合理因素,极大的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比如有些学生考取了优秀的成绩,却由于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不合理,而无法被心仪的高校录取,从而失去了上大学的大好机会,这种情况很明显地表明我国有些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不合理,使高校失去了优秀的生源。
1.3高校招生存在地区间的不平等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规定,把高考成绩作为选拔合格人才的标准,虽然这种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竞争性和公平性的原则,但由于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突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且高考的竞争加剧,我国东部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分数大大降低,已经低于一些中部地区的分数,如湖北、山西,这种录取情况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强烈质疑,给教育界带来的不良影响是不堪设想的,教育界针对这种情况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尤其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由各地教育部命题,使各地高校招生的情况开始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资源得不到均衡配置,加剧了“马太效应”,随之就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在高考竞争力较激烈的省份,不但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发展,反而使应试教育趋势越演愈烈,导致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进行移民,人口流动现象颇为普遍。
1.4高校不重视已录取考生流失的问题
高校不重视已录取考生流失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国家招生和培养任务的完成,延误了考生成才的时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一些农民工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职工的子女无法缴纳高昂的学费,因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2.体现高校招生工作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2.1实施“阳光招生”,加强高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要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和维护高考公平就要把实施“阳光招生”工程[2],加强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和一项基本制度,并且严格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招生制定的相关原则和要求,明确招生责任。在招生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公平性,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公平的考试环境。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掌握国家和地区高考政策,及时了解招生工作的政策,确定高考报名条件等。除此之外,要分析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对应的高考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办法。因此,在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明确分工,有效落实各自的工作,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机制的作用,抓住工作重点,加大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完善网上报考的机制,全面考虑和保护广大考生的利益。如此就可以提高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彰显了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
2.2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为考生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
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政策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使考生的选择受到很大的限制[3]。因此,要在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就要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为考生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地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2.3为学习优秀但经济困难的学生制定帮扶政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学生都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仍有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很难承担高昂的学费,对于这种情况,高校要制定相关的帮扶政策,为他们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从而实现教育的公平。
2.4制定各种各样的在校培养政策
最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开始实施弹性招生的政策,对考生填报志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4]。如高校中设立了相关的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法,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勤工俭学;高校也可设立各种奖学金,如优秀班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等奖学金,激励学生认真努力学习;改善学籍管理,如学校可以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向上;改进培养方式,为优秀学生制定重选专业的政策,如为他们提供修双学位、读研、读博等机会,并做好对外合作交流,选拔优秀学生出国留学,进行深造。以上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引进优秀人才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2.5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
我国高校要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组织、管理好一支专业性较强的咨询指导工作队伍,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高校的招生信息。在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时,要使招生工作的环节符合实际情况,努力使莘莘学子能够根据自身的状况填报志愿,进入自己向往的大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一步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正确处理冷热专业的关系,从而提高填报志愿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便体现我国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
总之,要确保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更好地体现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一方面要提高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为招生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如此才能全面地完善高校招生工作,体现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性,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勾画人生蓝图。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招生政策经过改革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但是在高校招生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问题,如高校招生存在城乡间、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平等、高校招生的录取方法、填报志愿等存在不合理因素、高校招生存在地区间的不平等和高校不重视已录取考生流失等问题,使我国高校在招生工作中缺乏公平性。然而这些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在高校招生工作过程中要体现公平性,就要根据高校招生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实施“阳光招生”,加强高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为考生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为学习优秀但经济困难的学生制定帮扶政策、制定各种各样的在校培养政策和改进录取方法和填报志愿的技术等。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输入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我国高考招生录取的法律程序规制[J].湘潭大学,2011,20(10):189-190.
[2]戴铁军.我国高校入学机会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2012,37(15):255-256.
[3]周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1,27(05):155-156.
[4]杨东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公平[J].湖北招生考试,2011,37(1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