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告诉我们:“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环。”确实如此,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学生的成才,乃至祖国的未来。“为师者以爱心酬学子。”这是很多教师的座右铭。好老师会把每一个学生的欢乐、苦恼都装在心里。优等生固然要爱,但是后进生、问题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关爱。通常,若老师能给他们以真诚的爱、炽热的爱,能给予信任,发自内心地去开导他们、启发他们,并设身处地去体察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被掩盖与歪曲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就能克服自己的旧习,争取上进。因此,班主任只有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以“爱心”为钥匙,让师爱去感化学生的心灵,呼唤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更好地转化问题学生。
在现代化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色的变化,教师工作的对象变成了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为一是智力惰性大,思维方法绝对化;二是执拗、任性、狂妄自大;三是情感浮躁、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四是具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当的情趣与追求;五是社会化滞后,没有成熟感,幼稚,缺乏自我意识等多种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来说,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那如何转化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诚的师爱,温暖中感化心灵
滴滴师爱,浓浓深情。教师如果在学生身上投入真挚的感情,再坏的问题学生都会被你的爱感化,其心灵会在真诚的师爱中得到洗礼、感化,充满阳光。
2006年,我新接手了五年级的一个班,在接手之前,原来的班主任就提醒我:这个班中有几个是学校里有名的“浪子”,他们个个聪明绝顶,就是整天没事找事,时不时地在学校里闹事,有时甚至不把老师当回事。听后,我不禁有点害怕,怕无法对付这帮“聪明绝顶”的小鬼。在硬着头皮上阵之后,我发现这帮小子确实聪明,学习倒不错,就是爱闹事。有一个叫小毅的同学,数学常常是班里名列第一,语文成绩也在中上游。但在学校经常犯错误:对语文不大感兴趣的他,不高兴的时候,他做他的事,一动也不动,连笔记也不做,你说他他当做没听到,背课文时他爱背就背,不背你也拿他没辙。最惨的是他的话在同学中极具威信,谁都听,他课外做什么错事,谁也不会报告。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经常和他聊天,有时甚至和他聊聊他感兴趣的数学,和他聊他的生活、学习……并选他当语文课代表,经常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唤起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取得他的信任之后,我又利用他在同学中的威信,让他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同学中发挥榜样的作用。渐渐地,他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也能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了。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了。直到现在,他遇到我还会向我行队礼,并亲切地叫上一声“老师好”。
二、信任的师爱,尊重中呼唤心灵
1.尊重信任,呼唤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问题学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问题学生要求适度。对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问题学生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对他们的要求要适度。
(2)让问题学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会到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
(3)让问题学生发展才能。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如上个例子中的小毅,在我的推荐下,他当了语文课代表,有了锻炼的机会,这样,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觉到在班集体中也有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能行。这样既发挥了他的才能,又树立了他的自信心。
2.讲究宽容,呼唤自尊心。
屡教不改的学生,自尊心往往受到挫折、打击,在心理上表现出矛盾、恐惧、不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有话不敢跟老师讲,有问题不敢请教学生,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敢参加。老师应对学生宽容,但决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卑感、恐惧中解脱出来,减轻心理压力,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以改善和升华,学生就会主动靠近老师,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原谅后,就会减轻压力,使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赏识的师爱,期待中激发潜能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关注,赏识是人生的生命阳光。“给人一缕阳光,他就会拥有一轮太阳”。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结合十几年的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被赏识、被期待,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在成长的路上觉醒,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要让学生每前进一步都能体会到解决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战胜自我、达到新境界的愉悦,这样学生才能笑对挑战,笑对自身的弱点。
我新接任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整个班级比较松散,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正确的班级舆论。语文教师最头痛的是看到整个班级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有七位同学每次都拖欠作业,这是我任教以来所没有见过的。一阵忙乱之后,我开始思考:面对“差”班“差”生,首先自己得稳住阵脚;接着是培养兴趣、树立典型。于是我开始使出我的看家本领,先正其字。充分利用“一个一”及班会课的阵地,开始教他们“点如滴水、撇捺如刀”的书法入门,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班级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对于几个觉悟快的同学我是大加赞赏,很少听到赞扬的他们自然练得更加卖力。在我的期待中,有几个学生慢慢地成为校中的“书法小明星”。经验告诉我们:好动的学生模仿的能力特别强,老师的殷切期待能激发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
德育有道,师爱无疆。师爱是厚重的,因为它承载着使命,折射着对学生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师爱是绵长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热情洋溢,而是要持之以恒地给予学生长久的激励与支撑。爱的目的不是仅仅束缚他们的心灵,而是为了明天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教师要让师爱沐浴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获得自豪、尊严和自信,并以此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这样教师与学生才会越走越近,师生的心灵才会相通。
在现代化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色的变化,教师工作的对象变成了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为一是智力惰性大,思维方法绝对化;二是执拗、任性、狂妄自大;三是情感浮躁、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四是具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当的情趣与追求;五是社会化滞后,没有成熟感,幼稚,缺乏自我意识等多种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来说,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那如何转化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诚的师爱,温暖中感化心灵
滴滴师爱,浓浓深情。教师如果在学生身上投入真挚的感情,再坏的问题学生都会被你的爱感化,其心灵会在真诚的师爱中得到洗礼、感化,充满阳光。
2006年,我新接手了五年级的一个班,在接手之前,原来的班主任就提醒我:这个班中有几个是学校里有名的“浪子”,他们个个聪明绝顶,就是整天没事找事,时不时地在学校里闹事,有时甚至不把老师当回事。听后,我不禁有点害怕,怕无法对付这帮“聪明绝顶”的小鬼。在硬着头皮上阵之后,我发现这帮小子确实聪明,学习倒不错,就是爱闹事。有一个叫小毅的同学,数学常常是班里名列第一,语文成绩也在中上游。但在学校经常犯错误:对语文不大感兴趣的他,不高兴的时候,他做他的事,一动也不动,连笔记也不做,你说他他当做没听到,背课文时他爱背就背,不背你也拿他没辙。最惨的是他的话在同学中极具威信,谁都听,他课外做什么错事,谁也不会报告。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经常和他聊天,有时甚至和他聊聊他感兴趣的数学,和他聊他的生活、学习……并选他当语文课代表,经常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唤起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取得他的信任之后,我又利用他在同学中的威信,让他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同学中发挥榜样的作用。渐渐地,他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也能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了。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了。直到现在,他遇到我还会向我行队礼,并亲切地叫上一声“老师好”。
二、信任的师爱,尊重中呼唤心灵
1.尊重信任,呼唤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问题学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问题学生要求适度。对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问题学生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对他们的要求要适度。
(2)让问题学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会到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
(3)让问题学生发展才能。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如上个例子中的小毅,在我的推荐下,他当了语文课代表,有了锻炼的机会,这样,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觉到在班集体中也有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能行。这样既发挥了他的才能,又树立了他的自信心。
2.讲究宽容,呼唤自尊心。
屡教不改的学生,自尊心往往受到挫折、打击,在心理上表现出矛盾、恐惧、不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有话不敢跟老师讲,有问题不敢请教学生,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敢参加。老师应对学生宽容,但决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卑感、恐惧中解脱出来,减轻心理压力,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以改善和升华,学生就会主动靠近老师,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原谅后,就会减轻压力,使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赏识的师爱,期待中激发潜能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关注,赏识是人生的生命阳光。“给人一缕阳光,他就会拥有一轮太阳”。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结合十几年的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被赏识、被期待,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在成长的路上觉醒,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要让学生每前进一步都能体会到解决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战胜自我、达到新境界的愉悦,这样学生才能笑对挑战,笑对自身的弱点。
我新接任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整个班级比较松散,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正确的班级舆论。语文教师最头痛的是看到整个班级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有七位同学每次都拖欠作业,这是我任教以来所没有见过的。一阵忙乱之后,我开始思考:面对“差”班“差”生,首先自己得稳住阵脚;接着是培养兴趣、树立典型。于是我开始使出我的看家本领,先正其字。充分利用“一个一”及班会课的阵地,开始教他们“点如滴水、撇捺如刀”的书法入门,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班级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对于几个觉悟快的同学我是大加赞赏,很少听到赞扬的他们自然练得更加卖力。在我的期待中,有几个学生慢慢地成为校中的“书法小明星”。经验告诉我们:好动的学生模仿的能力特别强,老师的殷切期待能激发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
德育有道,师爱无疆。师爱是厚重的,因为它承载着使命,折射着对学生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师爱是绵长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热情洋溢,而是要持之以恒地给予学生长久的激励与支撑。爱的目的不是仅仅束缚他们的心灵,而是为了明天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教师要让师爱沐浴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获得自豪、尊严和自信,并以此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这样教师与学生才会越走越近,师生的心灵才会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