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传统语文教育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目标的单一性使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都存在很大的偏差。但改革并非对过往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中加以发展。所以,要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剔除其僵化、落后成分,保留其先进并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如朗读,这是以往到现在都是常用的。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成诵,在诵读中培养了语感,加深了对文章、诗词的理解。当然,这朗读不是乏味地读,可以赋以新的活力。比如初次读可以让学生把握内容,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在内容分析后让学生理解地读,带上感情地读。一些诗词及优美段落、篇章要求多读成诵。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个人百花齐放地读,可以集体互相感染地读,分男女读,小组读,比赛性地读。
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充满琅琅读书声,而不仅仅是支解分析。也许,开始学生读得不好,也许似乎作用不大,但是朗读的作用恰恰像语文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立见功效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只要坚持,效果会日渐明显。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明白多读书的好处,但为了应试,往往轻描淡写,没落到实处,作用也没发挥出来。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充分发挥课文阅读的真正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青少年语文素养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人类学习过程不具备可继承陛,每一代的儿童都必须从零开始,积累自己的知识大厦。一方面多读书,读好书,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另一方面,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对汉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而名著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典范之作,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材料,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特色,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期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起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观念转变和角色转换。在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有很多途径,并非只有教师才能担当这个职能,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前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一个能给人思想的熏陶,能教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与孩子一起交流学习的民主型教师。
新的课程标准还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要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觉得可以在新教材的亮点设计教学中找到途径。一是专题教学。不是为了讲里面的几篇选文,也不是单一的完成其中的练习,而应从整体着手。首先是学生的准备阶段,学生自己阅读专题中的所有内容,根据练习去查找资料;然后是课堂的交流活动;最后是写专题小论文。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中,才能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与探究。如九年级的综合学习与探究,不能单独作为一课来教,而应结合单元课文进行,灵活地处理探究题。有的可以在课文中解决,有的可以在单元小结课中穿插,有的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完成,有的可以在活动中探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多进行合作性探究,在互帮互助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教学当然要勇于创新,但我们也要注意在继承中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而应根据实际选取教法,循序渐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传统语文教育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目标的单一性使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都存在很大的偏差。但改革并非对过往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中加以发展。所以,要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剔除其僵化、落后成分,保留其先进并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如朗读,这是以往到现在都是常用的。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成诵,在诵读中培养了语感,加深了对文章、诗词的理解。当然,这朗读不是乏味地读,可以赋以新的活力。比如初次读可以让学生把握内容,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在内容分析后让学生理解地读,带上感情地读。一些诗词及优美段落、篇章要求多读成诵。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个人百花齐放地读,可以集体互相感染地读,分男女读,小组读,比赛性地读。
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充满琅琅读书声,而不仅仅是支解分析。也许,开始学生读得不好,也许似乎作用不大,但是朗读的作用恰恰像语文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立见功效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只要坚持,效果会日渐明显。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明白多读书的好处,但为了应试,往往轻描淡写,没落到实处,作用也没发挥出来。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充分发挥课文阅读的真正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青少年语文素养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人类学习过程不具备可继承陛,每一代的儿童都必须从零开始,积累自己的知识大厦。一方面多读书,读好书,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另一方面,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对汉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而名著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典范之作,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材料,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特色,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期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起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观念转变和角色转换。在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有很多途径,并非只有教师才能担当这个职能,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前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一个能给人思想的熏陶,能教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与孩子一起交流学习的民主型教师。
新的课程标准还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要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觉得可以在新教材的亮点设计教学中找到途径。一是专题教学。不是为了讲里面的几篇选文,也不是单一的完成其中的练习,而应从整体着手。首先是学生的准备阶段,学生自己阅读专题中的所有内容,根据练习去查找资料;然后是课堂的交流活动;最后是写专题小论文。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中,才能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与探究。如九年级的综合学习与探究,不能单独作为一课来教,而应结合单元课文进行,灵活地处理探究题。有的可以在课文中解决,有的可以在单元小结课中穿插,有的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完成,有的可以在活动中探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多进行合作性探究,在互帮互助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教学当然要勇于创新,但我们也要注意在继承中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而应根据实际选取教法,循序渐进。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