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梦想而一直努力
早在中学时代,杨勃已经开始写电脑程序。“考大学的时候很想学计算机,但是和家里商量之后觉得,计算机只是工具,于是就选择了物理。但计算机对杨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大学时,他在业余的时间经常会写一些小程序,出国读书的时候也在写。慢慢地,写程序在杨勃工作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2000年,杨勃辞掉了硅谷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卖了家具、汽车回到了北京。从开始考虑回国到身在北京,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有着落。但是,在仔细研究当时的国内互联网发展之后,杨勃觉得“水分太多”,他决定先做一些水分比较少的企业,于是,他和朋友做了一家物流企业。
2004年7月中旬,辞去一家物流咨询企业CTO职位的杨勃跑到美国求职。“面试官是个华人,他说很羡慕我,有在大陆创业的经验。”可跑了一圈之后,杨勃觉得还是应该回来创业。2004年的最后几个月,杨勃决定离开亲手参与创业的那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去做一件完全草根的事。
每天早晨,这名前清华大学的物理高材生、加州大学的博士,提着用了三年,漆都开裂了的苹果笔记本,去北京朝阳区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上班”。在那里,杨勃选择项目的方法,多是通过与朋友聊天,直到一天说起旅游。2004年9月,杨勃在和朋友聊天时,一些喜欢旅游的朋友都鼓励他做一个非主流旅游点的网站。于是,杨勃开始为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将网站命名为“驴宗”。做了没多久,杨勃在仔细考虑商业模式后,他发现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改变了自己网站的发展方向。
经过市场调查,杨勃发现文化类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形式。“书和电影自己都很喜欢,而且这里面的价值更大。每年要出几十万本书,没人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适合你而你自己可能不知道,特别是非畅销书。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也让杨勃由此萌生了“豆瓣”网的想法。他将目光投向了文化。在交了域名费和服务器托管费后,杨勃带着豆瓣这个名字和内容一样怪的网站不声不响上路了。
从2004年10月开始,豆瓣网前期的开发经历了5个月,而网络的一半程序都是在星巴克那里写成的。建站开始,网站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没有六百行的首页和跳动的最新专题,几乎没有做任何广告,2005年3月7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很快豆瓣注册用户便突破了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
北京的IT评论家KESO这样称赞:学物理的杨勃,能从纷繁的枝叶中抓到主干,所以他可以把豆瓣做得如此清爽干净。
而杨勃则认为,几万个用户就有几万种口味。很多人本质上不喜欢排行榜之类的东西,豆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去处。这就是价值所在。豆瓣的原则是没有主编,没有网络编辑,所有人都平等。这里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完全是自动的。比如你给评论一个“有用”,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同样,我们不鼓励转载,与其阳春白雪式的职业评论,更愿意听到每个读者不那么工整但特别真实的声音。
豆瓣是长起来的
豆瓣网的第一个用户是在寻找域名时无意敲打douban进入的。因为那时搜索引擎根本找不到“豆瓣”两个字,虽然第一个用户只注册了一个ID,并且此后也一直没有再来。但这事至今都令杨勃不能忘记。
开始时,豆瓣网主要是通过人们的Blog来相互推荐,偶尔,杨勃也会在读书类的杂志上做一些不大的广告。用杨勃当时的话来说:“从第一次创业的物流咨询服务公司到现在的豆瓣,虽然都是IT行业,但是差别在于豆瓣与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杨勃认为两次创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建立严密的数学模型——咨询当中有很多工业的模型,而豆瓣里也用到了很多类似的数学模型。“第一次创业是觉得那里有机会,是冲机会去的。那次创业有一个体会,觉得除了机会之外,兴趣是更重要的东西。
从豆瓣网上线的那天起,杨勃就把豆瓣网的口号确定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希望不管是主流、非主流的书,都能在豆瓣找到有共同爱好的人。也许豆瓣没有青菜,但起码可以抓住萝卜。”杨勃认为,现在做的豆瓣,本身的文化主题是他喜欢的,网站的建设和软件的工作也是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从学数理的背景来说,豆瓣网也比较适合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这里有大量的数字,很多地方需要数字来产生价值。
杨勃特别欣赏图片网站Flickr那种简洁的页面,因此“豆瓣”的用户界面“借鉴了Flickr”。后台的技术也是由杨勃一人完成的,“‘豆瓣’的规划就是冲着100万用户去的,而且是一个纯动态的网站。需要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开始最困难,需要想办法找些基础的内容让用户来评论,然后产生滚雪球效应。为此,杨勃为“豆瓣”想到的最好办法是提供比价系统。而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利用这个搜索引擎找到同一本书在卓越或当当的价格。开始时,杨勃以为搜索是很困难的,试着写了一个,结果一次就成功了。于是,他又考虑开始做网站本身的界面。在用户、技术积累改进的同时,“豆瓣”网的功能也在积累和改变。开始“豆瓣”只有书评,推荐方式只有2种,一种是由每个用户通过自己喜欢的一些书找到同好的人,然后根据这些同好的列表获得推荐;另外一种是机器根据用户的数据库信息进行推荐。后来,随着用户的创意出现了自由组合的小组、地方板块、同城系统等。
像所有Web 2.0的网站那样,杨勃也宣称对用户“永远免费”,我们的核心价值是让用户发现新东西,如果我们做的好,用户就会发现有价值,就会去买。这样我们等于帮助商家做了营销。这样的赢利方式是杨勃在一开始就考虑好的,杨勃称,来自“豆瓣”的10个链接就会发生购买行为。目前,“豆瓣”和当当、卓越分账。“豆瓣”未来另外一个盈利手段是广告。目前的收入可以支付网站的日常运营费用。也使得豆瓣成为少数几个有固定收入来源的SNS网站之一。虽然这并不是未来主要的赢利模式,但这是目前豆瓣唯一的收入来源。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杨勃对于自己做豆瓣的想法颇为得意:“豆瓣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没有参照物,在国内更是独此一家。现在别人可能在琢磨豆瓣在做什么,等他们琢磨明白了,豆瓣可能已经在做别的东西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领先的。”杨勃还表示,还将增加书、电影、音乐以外的产品,在2005年12月8日创建的豆瓣英文版www.douban,net,已经成为第一个将成功的中文网站模式输出到美国的网站。
“豆瓣已经可以接受风险投资的进入”,杨勃告诉记者,“但是投资的进入不是豆瓣前进的推动力。尽管即使没有风险投资豆瓣也可以向前走,但是差别在于风险投资的进入能让豆瓣前进得更快。每次我们在alexa(权威网站排名网站)上流量往上冒一下就会接到一些电话”,说着,杨勃很开心地笑了起来,“风险投资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的网站”。
早在中学时代,杨勃已经开始写电脑程序。“考大学的时候很想学计算机,但是和家里商量之后觉得,计算机只是工具,于是就选择了物理。但计算机对杨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大学时,他在业余的时间经常会写一些小程序,出国读书的时候也在写。慢慢地,写程序在杨勃工作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2000年,杨勃辞掉了硅谷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卖了家具、汽车回到了北京。从开始考虑回国到身在北京,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有着落。但是,在仔细研究当时的国内互联网发展之后,杨勃觉得“水分太多”,他决定先做一些水分比较少的企业,于是,他和朋友做了一家物流企业。
2004年7月中旬,辞去一家物流咨询企业CTO职位的杨勃跑到美国求职。“面试官是个华人,他说很羡慕我,有在大陆创业的经验。”可跑了一圈之后,杨勃觉得还是应该回来创业。2004年的最后几个月,杨勃决定离开亲手参与创业的那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去做一件完全草根的事。
每天早晨,这名前清华大学的物理高材生、加州大学的博士,提着用了三年,漆都开裂了的苹果笔记本,去北京朝阳区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上班”。在那里,杨勃选择项目的方法,多是通过与朋友聊天,直到一天说起旅游。2004年9月,杨勃在和朋友聊天时,一些喜欢旅游的朋友都鼓励他做一个非主流旅游点的网站。于是,杨勃开始为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将网站命名为“驴宗”。做了没多久,杨勃在仔细考虑商业模式后,他发现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改变了自己网站的发展方向。
经过市场调查,杨勃发现文化类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形式。“书和电影自己都很喜欢,而且这里面的价值更大。每年要出几十万本书,没人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适合你而你自己可能不知道,特别是非畅销书。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也让杨勃由此萌生了“豆瓣”网的想法。他将目光投向了文化。在交了域名费和服务器托管费后,杨勃带着豆瓣这个名字和内容一样怪的网站不声不响上路了。
从2004年10月开始,豆瓣网前期的开发经历了5个月,而网络的一半程序都是在星巴克那里写成的。建站开始,网站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没有六百行的首页和跳动的最新专题,几乎没有做任何广告,2005年3月7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很快豆瓣注册用户便突破了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
北京的IT评论家KESO这样称赞:学物理的杨勃,能从纷繁的枝叶中抓到主干,所以他可以把豆瓣做得如此清爽干净。
而杨勃则认为,几万个用户就有几万种口味。很多人本质上不喜欢排行榜之类的东西,豆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去处。这就是价值所在。豆瓣的原则是没有主编,没有网络编辑,所有人都平等。这里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完全是自动的。比如你给评论一个“有用”,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同样,我们不鼓励转载,与其阳春白雪式的职业评论,更愿意听到每个读者不那么工整但特别真实的声音。
豆瓣是长起来的
豆瓣网的第一个用户是在寻找域名时无意敲打douban进入的。因为那时搜索引擎根本找不到“豆瓣”两个字,虽然第一个用户只注册了一个ID,并且此后也一直没有再来。但这事至今都令杨勃不能忘记。
开始时,豆瓣网主要是通过人们的Blog来相互推荐,偶尔,杨勃也会在读书类的杂志上做一些不大的广告。用杨勃当时的话来说:“从第一次创业的物流咨询服务公司到现在的豆瓣,虽然都是IT行业,但是差别在于豆瓣与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杨勃认为两次创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建立严密的数学模型——咨询当中有很多工业的模型,而豆瓣里也用到了很多类似的数学模型。“第一次创业是觉得那里有机会,是冲机会去的。那次创业有一个体会,觉得除了机会之外,兴趣是更重要的东西。
从豆瓣网上线的那天起,杨勃就把豆瓣网的口号确定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希望不管是主流、非主流的书,都能在豆瓣找到有共同爱好的人。也许豆瓣没有青菜,但起码可以抓住萝卜。”杨勃认为,现在做的豆瓣,本身的文化主题是他喜欢的,网站的建设和软件的工作也是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从学数理的背景来说,豆瓣网也比较适合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这里有大量的数字,很多地方需要数字来产生价值。
杨勃特别欣赏图片网站Flickr那种简洁的页面,因此“豆瓣”的用户界面“借鉴了Flickr”。后台的技术也是由杨勃一人完成的,“‘豆瓣’的规划就是冲着100万用户去的,而且是一个纯动态的网站。需要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开始最困难,需要想办法找些基础的内容让用户来评论,然后产生滚雪球效应。为此,杨勃为“豆瓣”想到的最好办法是提供比价系统。而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利用这个搜索引擎找到同一本书在卓越或当当的价格。开始时,杨勃以为搜索是很困难的,试着写了一个,结果一次就成功了。于是,他又考虑开始做网站本身的界面。在用户、技术积累改进的同时,“豆瓣”网的功能也在积累和改变。开始“豆瓣”只有书评,推荐方式只有2种,一种是由每个用户通过自己喜欢的一些书找到同好的人,然后根据这些同好的列表获得推荐;另外一种是机器根据用户的数据库信息进行推荐。后来,随着用户的创意出现了自由组合的小组、地方板块、同城系统等。
像所有Web 2.0的网站那样,杨勃也宣称对用户“永远免费”,我们的核心价值是让用户发现新东西,如果我们做的好,用户就会发现有价值,就会去买。这样我们等于帮助商家做了营销。这样的赢利方式是杨勃在一开始就考虑好的,杨勃称,来自“豆瓣”的10个链接就会发生购买行为。目前,“豆瓣”和当当、卓越分账。“豆瓣”未来另外一个盈利手段是广告。目前的收入可以支付网站的日常运营费用。也使得豆瓣成为少数几个有固定收入来源的SNS网站之一。虽然这并不是未来主要的赢利模式,但这是目前豆瓣唯一的收入来源。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杨勃对于自己做豆瓣的想法颇为得意:“豆瓣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没有参照物,在国内更是独此一家。现在别人可能在琢磨豆瓣在做什么,等他们琢磨明白了,豆瓣可能已经在做别的东西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领先的。”杨勃还表示,还将增加书、电影、音乐以外的产品,在2005年12月8日创建的豆瓣英文版www.douban,net,已经成为第一个将成功的中文网站模式输出到美国的网站。
“豆瓣已经可以接受风险投资的进入”,杨勃告诉记者,“但是投资的进入不是豆瓣前进的推动力。尽管即使没有风险投资豆瓣也可以向前走,但是差别在于风险投资的进入能让豆瓣前进得更快。每次我们在alexa(权威网站排名网站)上流量往上冒一下就会接到一些电话”,说着,杨勃很开心地笑了起来,“风险投资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