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kd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思考。
  1.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被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只有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2.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会听”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不断提高与完善。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三点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1)听辨法。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法则等编成判断题,由教师口述题意,全班学生用手势表示“对”与“错”。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巩固练习中,我让学生认真听,仔细判断,看谁的耳朵灵:“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图形是长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是平行四边形。”通过这些判断练习,一方面可使学生通过辨别、分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听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在无形中,就加强了学生倾听的能力。(2)听算法。计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每天坚持3分钟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口算练习中,我不但进行视算练习,还时常穿插听算练习。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练习模式,又有利于激发练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3)听说法。低段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教学完有余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师:我们接下来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对得又对又快,但不能重复。老师报一个余数是1,你能说出一个等于它的算式吗?生1:15÷2=7……1生2:10÷3=3……1生3:25÷8=3……1……师:说得真多。下面余数是3。生1:15÷4=3……3生2:27÷6=4……3生3:33÷5=6……3……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之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这样还促使学生不断思索是否还有别的答案。这样的练习,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
  3.巧设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
  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是“做数学”,其实质是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做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知识不可能简单地由教师和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活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做数学”,完成“数学的再创造”。學生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由来,获得“再创造”的方法,诱发创造兴趣,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如某教师教学《圆的周长》,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真实的探索者:通过操作,得出“绕”、“滚”、“截”三种“化曲为直”的方法测出圆的周长,像数学家一样经历“问题—猜测—测量—再测量—归纳—验证”的探究过程,完成数学的再创造。同时数学教学活动还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
  4.运用模拟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他们更多的机会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我在教学“数的认识”中认识“5”这一课时,先通过故事导入:“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们想去参加它的生日party吗?哇,客人都来了!看,小熊在做什么呢?”我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展示小熊搬来5把椅子、倒了5杯水、拿来5块蛋糕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画面获得直接的感知,然后问:“看到这些,你们发现了什么?这里面的物体的数量有什么相同点?”(引导他们说出相同点)因为问题的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立即知道了“5”这个数字,知道了小熊请来了5个客人,要开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了。
  5.用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的本质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和缝隙连接通道阻滞剂1-庚醇(1-hepatal,1-hep)对模拟神经元兴奋环境下即给予高浓度kcl作用下的星形胶质细胞微丝F-actin的影响及其
目的:探索左旋多巴在不同的给药途径下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该剂量下的神经毒性。 方法:首先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的PD模型随机分为胃肠道给药组、皮下给药组和脑室给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给我们的课堂改革明确了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不仅仅是“题”,是“数学符号”,是“几何图形”,它更重要的在于生活。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是让孩子爱上数学、喜欢数学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小学阶段,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数学,了解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起到
海蛇咬伤属急危重症,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严重的海洋生物伤。海蛇毒素主要包括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两大部分。呼吸麻痹、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心跳骤停是海蛇咬伤的主要死亡原因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立足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营造富有新意的教学环境;利用有效教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依托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
摘 要: 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和误区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多媒体 优势 误区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今人类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學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既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一、让学生喜欢
摘 要: 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们要用开放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生活走进课堂,并让课堂走向生活,是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学生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