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美术鉴赏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一张好画,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学生独立地认识美,有选择地接受美的观念,我们美术鉴赏教学教师的目的也是如此。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 教师 桥梁
美术鉴赏课是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窗口,通过对我国的山水画、工笔花鸟画、楷体草体等不同书法作品、九鼎工艺品、民族服饰图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内涵。在现代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起到桥梁的作用。当我们成为桥梁的时候,我们去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去接近美术作品,学生就很乐意并且积极主动地接近教学目标。桥梁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同时学生也能够学到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1.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教师没有起到桥梁的作用,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和理解的。
1.1教师观念落后,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现在的许多美术教师都面临一些教学上的困难,美术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老师“喧宾夺主”,学生“死气沉沉”。而且还容易造成课堂秩序好和教学效果佳的假象,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整整的了解到作品的深意和蕴含的情感。此外,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不符合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并且欣赏的着眼点也无法直接的满足日常的意识和需求,一旦超出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的绝仙,就会导致教学出现困难,停滞不前。所以说,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都是有教师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而引起的。
1.2教师对课本理解不够透彻,选材无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历史也有区别,因此学生的认知也会存在差异,这就会造就多样的价值观以及标准。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对于相同的作品会有自己的间接。而且加上东西方的差异,山水国画就不太容易被西方人接受,也无法体会其中的美。这也充分的说明,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审美,必须要对教材做出详细的了解,不算的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并且要把握差异性,为其搭建好桥梁。
2.如何贯彻教师在美术鉴赏的桥梁作用
不由分说,鉴赏课程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高要求是希望学生具备个人系统的美学体验,对于美的追求是美术教育一贯之本质。通过不同样态的美术形式让学生自主形成审美趣味和审美品位,例如对工艺品图案的独特理解、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感受、对写意山水画灵动的感知、对狂草书法的共鸣等。
2.1重视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转变教学观念。在美术鉴赏学习的切实应用里,令学生可以够掌握课堂中自主,所有学生都处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思考。为了提高成绩较好的学生自主性,作为老师的我则更多的是考虑到那些中等偏下的,由于他们能力有限,为了可以更好的让其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面有所收获,必须注重思维的快慢,而且对于美术鉴赏来讲,本身就是需要有创造力的,如果只一味停留在表面是无法培养学生对它兴趣以及情感。通过对各阶段孩子的关注,不但能够让优秀的人潜力得到发挥,而所谓的“差生”也能慢慢提高,体会到进步的快乐。总的来说,对于高中阶段美术鉴赏的教学,要想发挥老师的桥梁作用,首先就是转变观念,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不断的拓展课堂互动。
2.2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的信息,因此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它们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做到在启发学生的视觉同时,能够激起其情感的共鸣,对作品进行联想,这样就会让他们获得更多,提升审美。而我们必须明白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在这个过程都是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开拓视野,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如果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对于以后进入大学和社会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桥梁工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深度的欣赏与品味,提高其审美。
2.3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不但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是针对美术这类需要创造和鉴赏力的学科。还要注重不能只论画,因为在高中阶段要为入大学做铺垫,所以强化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将学生的审美發挥到极致,才能保障其全面发展。教师要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而且对待学生的态度必须要宽容,在乎其内心情感,才可以顺利的启发他们主动的鉴赏作品,体味当中的寓意,并且将日常的心理融入其中,深化到审美的判断,这样才能发挥桥梁的作用。
总之,面对新时代的美术鉴赏教学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认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董连兵.高中生视觉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探索[D].扬州大学,2015.
[2]韩丽娇.试论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注:“十三五”规划课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创造边缘山区特色美术学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CIL1602(课题立项号:KYT【2016-80】)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中学)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 教师 桥梁
美术鉴赏课是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窗口,通过对我国的山水画、工笔花鸟画、楷体草体等不同书法作品、九鼎工艺品、民族服饰图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内涵。在现代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起到桥梁的作用。当我们成为桥梁的时候,我们去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去接近美术作品,学生就很乐意并且积极主动地接近教学目标。桥梁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同时学生也能够学到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1.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教师没有起到桥梁的作用,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和理解的。
1.1教师观念落后,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现在的许多美术教师都面临一些教学上的困难,美术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老师“喧宾夺主”,学生“死气沉沉”。而且还容易造成课堂秩序好和教学效果佳的假象,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整整的了解到作品的深意和蕴含的情感。此外,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不符合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并且欣赏的着眼点也无法直接的满足日常的意识和需求,一旦超出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的绝仙,就会导致教学出现困难,停滞不前。所以说,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都是有教师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而引起的。
1.2教师对课本理解不够透彻,选材无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历史也有区别,因此学生的认知也会存在差异,这就会造就多样的价值观以及标准。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对于相同的作品会有自己的间接。而且加上东西方的差异,山水国画就不太容易被西方人接受,也无法体会其中的美。这也充分的说明,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审美,必须要对教材做出详细的了解,不算的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并且要把握差异性,为其搭建好桥梁。
2.如何贯彻教师在美术鉴赏的桥梁作用
不由分说,鉴赏课程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高要求是希望学生具备个人系统的美学体验,对于美的追求是美术教育一贯之本质。通过不同样态的美术形式让学生自主形成审美趣味和审美品位,例如对工艺品图案的独特理解、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感受、对写意山水画灵动的感知、对狂草书法的共鸣等。
2.1重视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转变教学观念。在美术鉴赏学习的切实应用里,令学生可以够掌握课堂中自主,所有学生都处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思考。为了提高成绩较好的学生自主性,作为老师的我则更多的是考虑到那些中等偏下的,由于他们能力有限,为了可以更好的让其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面有所收获,必须注重思维的快慢,而且对于美术鉴赏来讲,本身就是需要有创造力的,如果只一味停留在表面是无法培养学生对它兴趣以及情感。通过对各阶段孩子的关注,不但能够让优秀的人潜力得到发挥,而所谓的“差生”也能慢慢提高,体会到进步的快乐。总的来说,对于高中阶段美术鉴赏的教学,要想发挥老师的桥梁作用,首先就是转变观念,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不断的拓展课堂互动。
2.2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的信息,因此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它们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做到在启发学生的视觉同时,能够激起其情感的共鸣,对作品进行联想,这样就会让他们获得更多,提升审美。而我们必须明白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在这个过程都是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开拓视野,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如果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对于以后进入大学和社会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桥梁工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深度的欣赏与品味,提高其审美。
2.3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不但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是针对美术这类需要创造和鉴赏力的学科。还要注重不能只论画,因为在高中阶段要为入大学做铺垫,所以强化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将学生的审美發挥到极致,才能保障其全面发展。教师要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而且对待学生的态度必须要宽容,在乎其内心情感,才可以顺利的启发他们主动的鉴赏作品,体味当中的寓意,并且将日常的心理融入其中,深化到审美的判断,这样才能发挥桥梁的作用。
总之,面对新时代的美术鉴赏教学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认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董连兵.高中生视觉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探索[D].扬州大学,2015.
[2]韩丽娇.试论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注:“十三五”规划课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创造边缘山区特色美术学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CIL1602(课题立项号:KYT【2016-80】)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