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现状与改进路径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劳动知识与性格技能,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与劳动技能的培训不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更加系统强调劳动习惯、劳动态度,系统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技能以及劳动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 新时代;劳动教育;中职;现状;研究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侧重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在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中职劳动教育要能够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并符合社会要求,具有专业技能与创新意识的劳动者,并建立在劳动中获得幸福与满足的价值理念,全面提升中职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
  中职学校实施学徒制等教育教学方式要更加突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在教学实施中,中职学生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证研究,总结出在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理论基础
  (一)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包含了劳动教育观念以及劳动技能教育等范畴。目前研究者认为劳动教育属于德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办学的重要特征。劳动教育的实施要能够让接受教育者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培养对于劳动以及劳动人民的热爱,同时也要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因此根据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教育领域定位劳动教育由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组成要素。
  (二)陶行知劳动教育观点
  陶行知在所倡导的乡村教育与劳动教育领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陶行知明确指出:“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进一步阐述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等实际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都需要有效的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活动。因此劳动生活与劳动教育具有本质的统一性,生活与教育是一体的。陶行知劳动教育的观念就是教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事。
  二、中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一)劳动教育惩罚化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更多的是劳动任务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应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将一些重复的体力劳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管理惩戒的方法,对学生的劳动思想以及劳动教育观念形成了不好的影响。将劳动作为惩戒的方式会使得没有参加劳动的学生获得优越感,在内心对劳动产生鄙夷,这样的方式严重背离了劳动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劳动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實施效果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劳动教育简单化
  在劳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部分中职学校将劳动教育等同于技能训练。在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中仅仅传授了劳动技能,对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对人格的塑造没有涉及。这样的劳动教育没有让受教育者体会劳动的过程,缺乏对劳动的感悟,同时中职学校目前也存在着将劳动课程作为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加以实施的现象,没有对劳动教育及智育进行区分。
  (三)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当
  劳动系列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与劳动教育的规律,科学设置劳动教育系列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程度较低,缺乏专门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以及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资。学校也缺乏劳动教育第二课堂,没有对劳动教育进行必要的宣传,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劳动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甚至是部分教师也对劳动教育存在偏见与轻视。
  (四)劳动意识薄弱化
  在学校后勤社会化大背景下,一般学校的保洁工作都是外包给专业的物业公司负责运行,因此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劳动。学校与家长都过分侧重学生的学业,缺乏对于劳动教育的必要认知,在家庭中学生也没有能够得到劳动教育的锻炼。因此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劳动的观念,不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对劳动成果不知道珍惜。根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都对劳动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觉得参加劳动没有实际的必要。
  三、新时代改进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劳动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劳动技能培训,对于劳动教育要强调从劳动喜欢、劳动态度与劳动品德的培养,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劳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劳动观教育效果。
  (一)打造有效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中强调劳动价值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打造有效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校园文化能够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劳动竞赛以及劳动价值观念产生全面的影响。
  中职学校可以在校园的文化墙、实训基地等场所布置象征劳动精神的雕塑、海报、展板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文化氛围;定期开展劳动礼仪周活动,每个班级轮流对学校的卫生进行维护,创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进行效果评比,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组织系列活动宣传校园内外的劳动模范事迹,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劳动的尊严与价值,不断学习劳动人民的坚韧意志与专注的工作态度;在校园中引入优秀的合作企业,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校园,将企业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例如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电子专业学生参加社区家电维修,通过志愿服务劳动,塑造学生劳动价值观。
  (二)通过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由于对劳动价值观认知长期存在偏差,因此要从根源上转变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劳动教育在进行理念转变的同时,要通过实践进行劳动技能的提升。在中职学校实现劳动技能提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案是进行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到职场工人的转变。通过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在动手实践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也能够感悟到劳动精神。在实践教育中,要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新工艺新方法,提升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三)以专业技能课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精神的基本途径,是培养中职学生的劳动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将劳动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劳动教育系列化的课程标准与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社会对中职阶段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与企业、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强化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要能够将劳动精神的内在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精神,鼓励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投身于企业实践之中,充分发掘岗位技能汇总的工匠精神,转换为教学素材,开发劳动技能课程资源。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最值得推广的教育之一,劳动教育是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尤其要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端正劳动的态度、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形成热爱劳动与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情感,引导其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最终掌握幸福生活的能力。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劳动教育适应了中职学生的发展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以及劳动理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认知以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进一步解决,以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旭.大学生劳动观和劳动实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及劳动教育优化路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
  [2]余宏亮,王刚.大学劳动教育简论[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2).
  [3]朱丽丽.劳动教育给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文教资料,2021(1).
  [4]查英,陈鹏.劳动教育关照幸福的三重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20(24).
  [5]苗国强.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下的劳动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4).
  (责任编辑:吕研)
其他文献
数学实验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实验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操作、观察、交流、合作等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更多与数学相关的直接经验,从而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现阶段,有些数学教师不够重视数学实验教学,仍延续以往“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观察”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实验难以提起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增添游戏元素、重视实验构建等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实验兴趣,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实验,真正成为知识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计算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学生的计算心理、计算品质、计算素养等,基本都在这个学段内形成.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教师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开展对计算算理、算法的探究,促进学生算用结合.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谋划、设计,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计算素养的形成.
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矛盾就是先进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数学思维的运用,以更好地符合高考的需要及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只有经历了丰富的体验过程,且得到教师积极的评价,学生的体验与数学知识的生成之间,才能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深刻理解的同时,才会更有机会经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及数学建模等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采用PWP模式(即“读前—读中—读后”模式)教学.其中,读中阶段(While?reading Stage)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阅读、思考、解码,并与文本互动的过程.教师应以解决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结合具体课例,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空间观念、数感、应用意识、符号意识等,并且要具备数学交流、数学解题、数学理解和数学思维等能力.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其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关心的问题.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设计小学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教学手段更加有效.
数学知识是一个个的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模型应用水平.教师通过原型启发、模型创造及模型应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建模内在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还能有效挖掘和突破课程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简单地理解数学规律、掌握数学内涵、开拓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用比较教学法,如求异比较、求同比较、情境比较、效果比较,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普及、推广,为小学几何图形教学带来了更为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同时,我们也看到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以农村学校几何图形教学为例,针对小学几何图形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基础,对学生今后高效的数学学习有着良好的奠基作用,但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有限,习惯于形象思维,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这也是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使数字和图形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从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出发,分析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在高中整体教育水平稳定提升及资源越发丰富的形势下,高中生物学科进入了新的教学发展阶段,其教学侧重点也由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发展为深度学习.文章以生物学重要概念为切入点,探究其在实际教学中的理解强化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生物学习基础,提供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