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结合点,加强训练
读和写的训练都属于小学的基本功训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读的训练过程是:理解——思维——吸收,写的训练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读写之间的共同点是思维训练。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训练的核心。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初步形成了理解能力,我便把读写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指导学生学习《白杨》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理解教材的内容,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分析归纳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特点,理解以物喻理(人)的描写手法,着重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分析作者如何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安排写作重。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确定写作重点,注意运用以物喻理(人)的描写手法。由于引导恰当,学生思维活跃,思路也开了,有的抓住“蜡烛”的特点,赞扬老师辛勤工作,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的学生写“小草”,赞扬它坚强,比喻坚强不屈的战士……整个过程突出了以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抽象、推理的训练为核心,学生从课本中汲取营养,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起到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作用,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二、 利用对应关系, 铺设写作路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注重解题和审题,理解中心与确定中心,理清结构与考虑布局,文章的主次、详写和略写等方面的对应关系的分析综合运用,为学生的写作铺设路子。如“审题”与“解题”,我在阅读教学中,把审题的方法和主权让给学生,并提出相应要求,让学生认真琢磨,反复推敲,理解作者的命题目的和方法。在教《飞夺卢定桥》时,我向学生提出从课题中看篇文章的写作重点是什么?“飞夺”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用“飞夺”等一系列问题,学生结合预习课文,经过充分讨论分析,明确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思路,这样为进一步探究课文铺设了路子,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写作训练时,我以《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为题,让学生运用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分析题目,立意取材,这次习作写得好。我还根据课题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命题和换题练习。
三、以读促写
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和身边的事例联系,注意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而不脱离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写作训练:(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写;如教学《荔枝》,抓住“筋脉突兀”这个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母亲的手,体会母亲的辛勤和无私的爱。教学《林海》,抓住“兴国安邦”这个词,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未来的宏伟目标和如何做才能有兴国安邦的意义。(2)学习课文句式仿写;如教学《桂林山水》可以仿照写漓江水的特点句式,写一段话。课文中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好像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可引导学生仿写:秋天的风真凉啊,凉得让你感觉到了一丝寒意;秋天的风真柔啊,柔得让你感觉好像用手在抚摸;秋天的风真香啊,香得让你感觉到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3)创设语境,让学生充分想象。《草原》一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描绘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想象当时的画面,描绘出一幅两个民族的人们依依惜别的感人画面。(4)联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的留白处补写。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
责任编辑 邱丽
一、有机结合点,加强训练
读和写的训练都属于小学的基本功训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读的训练过程是:理解——思维——吸收,写的训练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读写之间的共同点是思维训练。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训练的核心。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初步形成了理解能力,我便把读写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指导学生学习《白杨》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理解教材的内容,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分析归纳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特点,理解以物喻理(人)的描写手法,着重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分析作者如何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安排写作重。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确定写作重点,注意运用以物喻理(人)的描写手法。由于引导恰当,学生思维活跃,思路也开了,有的抓住“蜡烛”的特点,赞扬老师辛勤工作,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的学生写“小草”,赞扬它坚强,比喻坚强不屈的战士……整个过程突出了以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抽象、推理的训练为核心,学生从课本中汲取营养,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起到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作用,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二、 利用对应关系, 铺设写作路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注重解题和审题,理解中心与确定中心,理清结构与考虑布局,文章的主次、详写和略写等方面的对应关系的分析综合运用,为学生的写作铺设路子。如“审题”与“解题”,我在阅读教学中,把审题的方法和主权让给学生,并提出相应要求,让学生认真琢磨,反复推敲,理解作者的命题目的和方法。在教《飞夺卢定桥》时,我向学生提出从课题中看篇文章的写作重点是什么?“飞夺”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用“飞夺”等一系列问题,学生结合预习课文,经过充分讨论分析,明确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思路,这样为进一步探究课文铺设了路子,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写作训练时,我以《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为题,让学生运用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分析题目,立意取材,这次习作写得好。我还根据课题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命题和换题练习。
三、以读促写
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和身边的事例联系,注意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而不脱离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写作训练:(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写;如教学《荔枝》,抓住“筋脉突兀”这个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母亲的手,体会母亲的辛勤和无私的爱。教学《林海》,抓住“兴国安邦”这个词,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未来的宏伟目标和如何做才能有兴国安邦的意义。(2)学习课文句式仿写;如教学《桂林山水》可以仿照写漓江水的特点句式,写一段话。课文中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好像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可引导学生仿写:秋天的风真凉啊,凉得让你感觉到了一丝寒意;秋天的风真柔啊,柔得让你感觉好像用手在抚摸;秋天的风真香啊,香得让你感觉到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3)创设语境,让学生充分想象。《草原》一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描绘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想象当时的画面,描绘出一幅两个民族的人们依依惜别的感人画面。(4)联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的留白处补写。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