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各个学段要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在读中感悟,陶冶情感,从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语文综合素养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谈到语文学习时特别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必须废除现在逐句讲解的办法”,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学会自主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叶圣陶先生还主张把阅读课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参读”些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此,就形成了精读、略读和参读三位一体、相互配合的语文学习模式。叶圣陶先生用言行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能尽是老师“讲”,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读”,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充分、有效地“读”中形成的。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大法。故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融会贯通,从而举一反三,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读透教材,品味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的训练,并且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读是认识语文的必要条件,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更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走进教材,读透教材,与文本对话,提高语文素养呢?
  首先,应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从学生入学开始,教师就应有目的指导学生正确地读书,一字一音,一词一句,都要用心引导,不厌其烦,让学生读得准确。在学生会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让他们反复朗读,多形式地读,对那些难读或不易理解的词句,教师要做好示范,指导学生反复训练,使之读得流利,读懂含义,读出感情。
  其次,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品味,感受优美语言的魅力,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这就是说书是读懂的,而不是讲懂的,更不是问懂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在与文本对话中,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自主朗读、整体认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品读等形式,品析语言文字,了解课文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学生、编者、作者逐步做到“四心”相通,与文本零距离对话。在读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读懂文本的意思,而且在读中感悟,陶冶情感,深层次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如《穷人》一课,在教学描写主人公桑娜内心活动这一部分时,教师先让学生充分地读,了解桑娜此时忐忑、害怕、紧张的心理感受,获得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交流分享,那些词句写出了桑娜紧张、害怕的心里,要读出怎样的语气?那些语句反映了桑娜矛盾、忐忑的心理活动,要读出怎样的语速、感情……在学生多元解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个别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味儿,入情入境,与桑娜的心相通,感受桑娜矛盾的心理,体会桑娜淳朴、善良的心灵。在教学桑娜与渔夫对话的内容,教师则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通过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渔夫的直率、善良,体会到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懂得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另外,教师还可教会学生抓住文章中“传神之笔”进行朗读、体会。引导学生读的时候,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思—悟”进行体味,为学生架设理解、体会文章内容的桥梁。
  又如,教学《怀念母亲》一课,在学生理解作者对亲生母亲永远的思念和悔恨时,引导学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反复读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失去母亲而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以及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在理解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抓住“频来入梦”“然而这凄凉并不是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等词句,通过对比读、默读、品读等方式,去了解和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长大后报效祖国的情感。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朗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感悟、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真知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師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确,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有效进行语文学习,才能潜移默化地将文本中的优美词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拓展运用。
  “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学习手段。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培养靠读,课文的理解靠读,情感的融入也靠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自主探究。在读的基础上存疑、质疑、释疑,进而悟出文章的精髓,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获得美的享受。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读,在读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战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做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嘎羧“重披战甲”“凭吊战场”这些关键语段,学生在读中思考,在了解嘎羧的形象及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的同时,又提出质疑:嘎羧“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它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它为什么“亲了又亲”龟形礁石?发出的吼叫又是叫些什么?针对这些疑问,教师就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再次读,在个人读、小组探索读、品读中,想象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体会到“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同时也感悟到:动物是可爱的,有感情的,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好。又如教学《火烧云》中的一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导学生充分地读,然后结合平时地观察、生活体验,说说文本中哪一个词用得最生动、形象?为什么?这样一来,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有的认为是“火”字好,形象,有的说“红”字用得好,描写出火烧云的颜色,有的说还是“烧”字好,生动逼真。顿时,争议之声此起彼伏,激烈异常。我看后暗自高兴,但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让大家再次体验、领悟。经一番争论、交流、比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烧”字最好。我故作不解,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烧”字让我们感觉颜色特别美;“烧”字有动态感,真切描写出火烧云的变化;“烧”字形象地描写出火烧云自西向东蔓延,像火烧过去一样……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从而感受到文本蕴涵的文化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三、广泛阅读,丰富积累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众所周知,古代私塾的教学再简单不过了:一间大一点的房子或祠堂,几张桌子,少量的书、笔、纸,学生在戒尺下读读背背,不也培养了大量儒生。诚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当然更好,但一时难以理解的,把它熟读成诵,暂時储存在大脑里,也是语言积累,这能为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语言材料。因此,多读多背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前提条件。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有“不做笔记不读书”的意识,不管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阅读,都要有目的的要求学生作笔记,把在课内外阅读中的优美词句抄摘下来,并教会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的方法,这样一来,抄抄摘摘,读读背背,日积月累,大量语言素材存储于脑,为今后口语交际、练笔习作服务。如小学语文课本里面有好多精彩的文章,如《桂林山水》《山雨》《唯一的听众》《翠鸟》《慈母情深》《火烧云》……古诗文、寓言、童话等,教师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其中描写景物,描写人物外貌,刻画人物心理等优美词句摘抄下来,随时揣摩玩味,有效拓展。
  从课外来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介绍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读物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介绍的读物应有针对性,应与文本对应,又是文本知识的外延,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帮助或影响,体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人文启迪。如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第一学期,尽管学生还不识字,教师可向他们介绍一些以图为主的书,通过引导看图,观察图画中事物,鼓励他们把图意讲给别人听,从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中高年级可结合课材学习的内容,以“例子”的形式指导学生读相关的书,举一反三,学习读写方法等等,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乐趣,学到知识。如此下去,长期积累,词句就会越来越丰富,读写能力也会随之逐渐提高,写起习作来才能得心应手,言之有物。这正如诗圣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著名作家巴金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小小年纪就能背诵好几部书,其中一部是《古今观止》,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谈论读书学习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时说过,书读多了,储存在脑子里文章多了,虽然有些在读时并不完全理解意思,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他懂得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元代程端礼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是说书读多了,下笔的时候才会感觉轻松自如。可见,多读多背无疑是丰富语言素材,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读是语文教学第一大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深入、有效地阅读,做到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在读中感悟,陶冶情感,感受乐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文.读是语文教学第一大法——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体会[J].湖南教育,2018,8.
  [3]周艳.让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1.
其他文献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磕磕绊绊,需要教师成为重要的引路人,带领他们,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孩子尤其需要教师的重点关注。也许有人认为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是上天制造的“残次品”,其实不然,他们也是天使,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教师要带领他们慢慢成长,与他们一起欣赏沿途中的美丽风景,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呵护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欢乐。这是
星期六的早上,我准备到楼下附近帮爸爸妈妈买早餐。 经过统计:爸爸吃糯米鸡5.5元,核桃包2.5元;妈妈:冬菇肉肠布拉粉6元;我:粽子5元;每人再加一杯豆浆:2元/杯。妈妈准备给我20元去买早餐,我快速说:“不够啊。”妈妈疑惑并反問:“不够吗?”我说:“你看,假设糯米鸡、布拉粉、粽子和豆浆,全部都是5元,都已经一共是20元了,还没算核桃包呢,所以肯定不够。”妈妈夸我真聪明,然后让我再算算带多少钱去比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其中涵盖的知识点比较琐碎,高中化学知识点难度也有所增加,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听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则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微课进行探索,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课堂效率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逐渐由传统教育模式向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转变。
【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然而微课的兴起颠覆了这一传统模式,由老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受到了教育者的极大关注,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本文从微课的起源、作用、现状以及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教师先讲,学生后学,最后作业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儿童品质,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也指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思想教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现谈谈
【摘要】英语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新时代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技能。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善于在自己的教法上进行创新,也要善于给予学生正确的学法指导,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师生的共同努力推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以七年级英语课本为例,主要围绕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与教育同行进行学术上的交
【摘要】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初、高中知识衔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也是中考的一个重点考查内容。本文试着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知识的方法,通过对该题的不同解法的分析,体验数学在我们成长的不同阶段,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关键词】二次函数;三角形面积;最大值;行列式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面向初中生的自主招生考试的阅卷工作,其中一道“压轴题”引起了笔者的兴趣。题目是这样的:已知二次函
现实社会中,自私、孤独、集体观念不强等不良心理素质的人不为少數。有关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有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教育作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人认为: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能起到独特的作用,下面谈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
《礼记·学记》中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师教学,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数学课堂教学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基本活动经验,以及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把握好进与退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退是进的基础和准备,进是退
【摘要】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潮流。微课是当今信息化教育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探讨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运用,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教育;微课;小学音乐;运用  音乐是小学课程中一门极具艺术性的课程,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