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手段是现代实施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它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由教师施教和学生受教来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经验,其根本职能是育人、化人、使人成才。教学活动中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蕴含着对美的直接追求,存在重要的美育功能。
   语文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智育活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情趣,自由活泼的个性,充分发展学生美好的天性,使他们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从教材中发现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应有尽有。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
  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雄壮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游子思乡之美;《黄山奇石》中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人指路”这些关于奇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妈奶的爱》通过叙述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表现了母爱之美;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一文中关于荷花的描写:“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不光赞美了荷花的美丽,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赞美。《清澈的湖水》一文中对湖水的描述,如“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是一种景物的自然之美;小洁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仍向小鱼后的不满,以及“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大步跨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表现的则是一种爱护环境、注意环保的心灵之美。各种美的描述应有尽有,层出不穷。有写建筑美的《赵州桥》、《人民大会堂》;歌颂英雄的《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表现机智的《司马光》、《称象》;赞美诚实的《诚实的孩子》、《在金色的沙滩上》;描写科学家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爱迪生》、《一定要争气》等等。
   二、通过朗读欣赏美。
  从课文中发现了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欣赏美,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于朗读课文,有人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课文像台机器,默读只是看到了它的外形,朗读才是把它转动了起来,才能真正看到它的妙处。那么,怎样才能朗读好课文呢?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欣赏到课文的美呢?作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一,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做到“五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
  第二,指导学生流利地读,即要读得通顺、流畅,速度
  适当。
  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就要求学生要深入体会课文,只有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理解,才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才能让学生从读中受到美的感染。要做到读得有感情,首先要读出不同的语调,把各种年龄的人的语调读出来,把不同的情绪和性格,如快乐、痛苦、希望、开朗等,都通过语气、语调形象地表现出来。还要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心态,如同情、讽刺、批判、赞扬等表达出来。其次,要读出词语、句子、段落间的停顿,通过停顿,体现出标点符号来;通过停顿,把文章中表现的快乐、悲痛、庄严、沉重等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再次,要读出重音,把句子中应强调的词语读得重一些,响一些。如:“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句中的黑体字,对表现小女孩的可怜是很重要的,就要读成重音,强调小女孩的悲惨,表达出作者对她的同情。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情朗读课文等等。
  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能激发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课文内容的美,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通过游戏展现美。
  席勒说过:“只有当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可以说,游戏是一种很有趣的审美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游戏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对课文的理解、展现美,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把学生带人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是游戏的目的。
  课文表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游戏。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参与到课文创设的情境中去,扮演一下课文中描写的人物、动物、事物,感受课文中的美,同时通过语言、行为展现自己所理解的美。如在教学《司马光》时,就可以让学生扮演“司马光”、“与司马光玩的小朋友”,还可以让四个小朋友手拉手成一个圆圆当“水缸”。这样,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展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展现了对课文的理解。
  音乐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活动。如在教学《妈妈的爱》时,让学生欣赏一下歌曲《妈妈的眼睛》,学唱一唱《小乌鸦爱妈妈》,可以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感受到妈妈的爱后展现出对妈妈回报的赤子之心。
  四、通过写作创造美。
  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老师更应教会学生创造美。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所学课文的反思,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完课文之后,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在教学《葡萄沟》后,就可以让学生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为题,写几句话,介绍给没去过葡萄沟的人看。《小黄鸡的故事》学完后,教师可让学生写几句夸梅梅的话。这样长此下去,逐渐让学生形成写的习惯,最后达到创作美文的程度。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跟据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美学教法,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一天天成长,使他们逐步具备美的欣赏力,美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结构及变化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基础扎实、思维多变、实践性强的创新人才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
培养学生唯一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课堂上恰如其分的问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点滴培养,教师要从抓语言的因素入手。在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间的语言回答,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学生则是沿着教师发问的导语通过思维活动认识、理解掌握知识,作为教师语言要有鲜明的形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强烈的感知力,去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借助课堂教学语言,开拓学生思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是童声合唱。”合唱不仅是提高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一个全面、高素质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合唱艺术在平衡、和谐的氛围中,使孩子们体会到美和快乐,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使孩子们学会了安静、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沟通。正因为合唱的诸多功能,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又要还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教学中觉得,在上课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上语文课。因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
摘要:为了提高高中学生英语泛读的语篇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三个方面把握: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子主干;运用衔接分析,保持信息的连贯性;加强语篇思维训练,提高英语思维的辨别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泛读教学;语篇思维模式;阅读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73  一、引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教学的
“有效教学”历来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育实践者们也一直在追求更好的教学方式,并试图在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下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当今的教师仔细审视现今的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我们如何提高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教学是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主  数学素养是指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科学的知识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
摘要:贵州地方高校在促进贵州地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贵州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制约贵州地方高校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分析贵州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探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的路径。  关键词:人才队伍 问题 困境 路径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生产与传播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担
【摘要】本文尝试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该模式中课堂教学大致包括以下四个环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反馈矫正——学后反思。  【关键词】课堂教学 四步教学法 研究 实践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为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备课时事先设计好了许多问题,上课时,一个问题接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