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与教学的一种新的举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活动,首先应合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渠道。着意在“活”字上下功夫。我主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的资源、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资源、社会生活资源这三方面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关注语文学科自身资源.让学习方法“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对拼音教学的要求是:学会声母、韵母、声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准确地读出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由于缺少了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基础和家庭教育的后盾,使得孩子们的拼音学习基本上有赖老师的指导、课堂的学习。经过多年来在拼音教学上的摸索,针对低年级的拼音教学设计了一项趣味游戏活动——“拼音手拉手”,它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高低年级学生对拼音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音节的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拼拼音的速度。
“拼音手拉手”通常是由学生来扮演某个声母。例如一名学生戴上“b”的卡片就成了部首“b”,其他的学生可以戴上不同的韵母,如“a”、“u”等,“b”与任何一位同学手拉在一起,让其他同学拼这个音节。再如,由一名同学扮演声母“h”,其他同学扮演韵母“u”、“a”,三位同学手拉手在一起,根据不同的组合,让其他同学练习拼音。
这个过程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学习声母、韵母,练习拼音的过程。在游戏中学拼音,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开始识字、组词,用同样的活动方式,还可以进行“识字对对碰”、“词语连一连”。例如“词语连一连”可以由某个同学扮演不同的字,然后组成不同的词,使识字和组词结合起来,组合的形式应当多种多样,以便在扩大学生识字量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为向中高年级平稳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让学习过程“活”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有时和一门学科相联系,有时和几门学科相联系,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
低年级的习作课《和春天有个约会》,我们教研组的许老师就采用了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把课上得生动、丰富。课前她结合《品德与生活》中《春天在哪里》的活动主题组织学生寻找春天,活动的场地扩展到田野、市场、商店、公园、人们着装上,让他们从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然后进行交流。其次,利用语文课上,以“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开展学习,共有三个活动内容:●词语的积累。(词语芳草地);●春天古诗词的积累(古诗智慧园);●描写春天(写片段,诗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春天里生命的勃发与可爱。其中最后一个活动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老师采用“画说写”方法,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写作通路,主要的步骤是:第一,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构图;第二,通过自己的手把心中的构想画出来;第三,通过自己的口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讲给小朋友听;最后是通过文字把口头所述的内容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老师的硬性要求,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构思,自由绘画,自由表达。毫无疑问,“画说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及绘画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还可以发现,“画说写”既不是单纯学习绘画,又不是单纯学习语文,它训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以《春天在哪里》的歌声结束本次的约会。课后在学生对春有了很多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还可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感受春天。学生想到:放风筝、去春游、做风车等活动也可以感受到春天。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依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至少参与一项活动。让学生在极其深刻的体验之后,进一步自由地表现自我。
三、开发挖掘社会生活资源.让学习手段“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宽广”。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和学校中举行的重要活动,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
桐乡是菊花之乡,今年秋季,又是采菊时节,到处是一派忙碌景象。我组织学生开展题目为《菊乡探密》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全班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他们十分踊跃,提出了“菊花是怎样种植的?”“怎样采摘菊花?”“胎菊什么时候采摘最好?”……十几个问题。接下来,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小组长分配任务,根据我为他们设计的表格准备下田探究一番。
到展示学习成果的日子,孩子们有的写了日记;有的画下了一幅幅菊园风光;有的收集了描写农民采菊的诗歌;有的自己当小记者,亲自下地体验调查……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学生说:“身在菊花之乡,对菊花的认识竟然这么肤浅,身在农村,竟然连菊花也不会采摘,惭愧惭愧!经过这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在学生的建议下,制作关于《菊乡探密》的手抄报。学生又积极地忙碌开了。进行新一轮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以前老师们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因为在感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让我的学生思维更“活”了!
一、关注语文学科自身资源.让学习方法“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对拼音教学的要求是:学会声母、韵母、声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准确地读出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由于缺少了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基础和家庭教育的后盾,使得孩子们的拼音学习基本上有赖老师的指导、课堂的学习。经过多年来在拼音教学上的摸索,针对低年级的拼音教学设计了一项趣味游戏活动——“拼音手拉手”,它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高低年级学生对拼音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音节的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拼拼音的速度。
“拼音手拉手”通常是由学生来扮演某个声母。例如一名学生戴上“b”的卡片就成了部首“b”,其他的学生可以戴上不同的韵母,如“a”、“u”等,“b”与任何一位同学手拉在一起,让其他同学拼这个音节。再如,由一名同学扮演声母“h”,其他同学扮演韵母“u”、“a”,三位同学手拉手在一起,根据不同的组合,让其他同学练习拼音。
这个过程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学习声母、韵母,练习拼音的过程。在游戏中学拼音,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开始识字、组词,用同样的活动方式,还可以进行“识字对对碰”、“词语连一连”。例如“词语连一连”可以由某个同学扮演不同的字,然后组成不同的词,使识字和组词结合起来,组合的形式应当多种多样,以便在扩大学生识字量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为向中高年级平稳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让学习过程“活”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有时和一门学科相联系,有时和几门学科相联系,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
低年级的习作课《和春天有个约会》,我们教研组的许老师就采用了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把课上得生动、丰富。课前她结合《品德与生活》中《春天在哪里》的活动主题组织学生寻找春天,活动的场地扩展到田野、市场、商店、公园、人们着装上,让他们从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然后进行交流。其次,利用语文课上,以“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开展学习,共有三个活动内容:●词语的积累。(词语芳草地);●春天古诗词的积累(古诗智慧园);●描写春天(写片段,诗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春天里生命的勃发与可爱。其中最后一个活动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老师采用“画说写”方法,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写作通路,主要的步骤是:第一,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构图;第二,通过自己的手把心中的构想画出来;第三,通过自己的口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讲给小朋友听;最后是通过文字把口头所述的内容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老师的硬性要求,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构思,自由绘画,自由表达。毫无疑问,“画说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及绘画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还可以发现,“画说写”既不是单纯学习绘画,又不是单纯学习语文,它训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以《春天在哪里》的歌声结束本次的约会。课后在学生对春有了很多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还可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感受春天。学生想到:放风筝、去春游、做风车等活动也可以感受到春天。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依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至少参与一项活动。让学生在极其深刻的体验之后,进一步自由地表现自我。
三、开发挖掘社会生活资源.让学习手段“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宽广”。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和学校中举行的重要活动,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
桐乡是菊花之乡,今年秋季,又是采菊时节,到处是一派忙碌景象。我组织学生开展题目为《菊乡探密》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全班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他们十分踊跃,提出了“菊花是怎样种植的?”“怎样采摘菊花?”“胎菊什么时候采摘最好?”……十几个问题。接下来,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小组长分配任务,根据我为他们设计的表格准备下田探究一番。
到展示学习成果的日子,孩子们有的写了日记;有的画下了一幅幅菊园风光;有的收集了描写农民采菊的诗歌;有的自己当小记者,亲自下地体验调查……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学生说:“身在菊花之乡,对菊花的认识竟然这么肤浅,身在农村,竟然连菊花也不会采摘,惭愧惭愧!经过这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在学生的建议下,制作关于《菊乡探密》的手抄报。学生又积极地忙碌开了。进行新一轮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以前老师们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因为在感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让我的学生思维更“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