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英语国际音标的教学艺术及教学方法

来源 :校园英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初中,英语的词汇量骤然增加,但有些学生仍用老办法去记,根本招架不住,有的干脆就不学了,永久地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造成这种可怕的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记单词方法不对,初一学生不知道从音标入手,去分析出相对应的字母、字母组合,进而推出词形。所以,改进教学方法,强化音标教学,对于提高初一学生的英语成绩大有裨益。
  一、针对初一学生教英语国际音标的艺术
  1.汉字读音与英语国际音标同化
  在初一学生能识别陌生的音标等符号之前,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已经熟悉的汉字来标注音标的读音,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汉字读音与英语国际音标的同化,如:/i:/ 一、以、已、亿 ;/ɑ:/ 啊、阿;/:/ 鹅、额、娥、鳄;/u:/ 屋、舞、雾;/u/ 鸥、欧、偶、藕,等等。
  2.汉语拼音与英语国际音标的异同点
  高效率的音标教学有必要利用汉语拼音与英语国际音标发音的相同点:英语国际音标中的多数辅音,如:/p/,/b/;/t/,/d/;/k/,/g/;/f/,/l/,/m/,/n/;分别与汉语拼音p,b;t,d;k,g;f,l,m,n相对应;去掉末尾//后的发音相同。音标/w/,// 和汉语拼音w,ng 发音完全一样。英语音标/s/,/r/,/ts/,/dz/,/j/与下列汉语拼音分别去掉/i/相同:s,r,c,z,y。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汉语拼音缺少的相同或类似音的英语国际音标的教学,如:/v/,/θ/,//三个音素,就是英语国际音标所特有的发音,/v/的发音要领同/f/,加上声带振动就行了,是浊辅音;/θ/的发音要领是:舌尖轻抵上齿背或放在上下齿之间,让气流从舌齿间的隙缝中挤出时摩擦成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是清辅音;//的发音要领同/θ/,加上声带振动就可以了,是浊辅音。
  3.利用英语元音字母标注部分英语国际音标的读音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字母不陌生,已经在小学阶段学过了。教师可以在部分英语国际音标的旁边写上元音字母标注音标的读音,如:/ei/ Aa,/i:/ Ee,/ai/ Ii,/u/ Oo,/ju:/ Uu。
  4.自主选定模仿学习对象
  教师指导初一学生浏览网络视频,自主探索选择模仿学习对象:海伦、翁贤青——选择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过程,同样的内容选了一遍,也学了一遍,学习动机逐渐形成。选定某个模仿学习对象之后,再系统地学,自主选定的,才是最好的。
  5.利用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差异、声调高低的特点安排男女对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随着教师的讲解,初一学生对英语国际音标的学习情绪时起时落,为了把消极学生的情绪再一次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可利用女生声调高而响亮、男生声调低而深沉的特点,安排男生读清辅音,女生读浊辅音和元音。读书声忽高忽低、节奏明快,学生的听觉神经就会兴奋,其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6.开展小组比赛活动、评选优秀小组并表扬
  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比赛活动,根据国际音标检测卷测算出平均分最高的小组,对获胜小组进行表扬。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励优胜组成员。同时,能够激发其他小组成员,分析失败原因,改进学法,迎头赶上。
  二、英语国际音标教学应采取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初一学生传授英语国际音标知识,发展学生记忆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英语国际音标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初一学生分析和认识英语国际音标。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讲授要讲究英语艺术。英语要生动形象、地道、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初一学生的心理节奏。
  2.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教师和初一学生相互提问,围绕着英语国际音标的问题进行谈话,让初一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获得英语国际音标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特点是师生通过英语进行双向交流,便于集中初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积极思维,发挥初一学生的主动作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教师通过谈话、问答,从初一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及时了解其情况,便于教师在面向全体初一学生时,照顾到个别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初一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首先,做好演示口形发音前的准备。演示口形发音前,教师要根据英语国际音标确定演示口形发音的目的,做好演示口形发音准备;其次,要使初一学生明确演示口形发音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模仿老师口形发音。最后,通过演示,使所有初一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口形发音,并引导初一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进行模仿口形发音综合分析和练习。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初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英语国际音标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中第一种就是英语国际音标的练习,包括口头音标练习和书面音标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首先,使初一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有关英语国际音标的知识,增强练习的自觉性。其次,引导初一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包括思维方法和动作方法。最后,练习安排要有计划性,方式要多样化,时间分配要合理。
  
其他文献
情景英语教学法的核心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因而主张以具体的交际功能项目如:问候、接待、约会、业务往来、突发事情的处理等主要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侧重面,加强针对性。而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下面兹简要论述基于网络环境下中职英语自主式学习情景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情景教学的背景  语言的实践性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他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浅谈点滴体会和做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英语素
中职学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而且入学成绩低,英语成绩更是参差不齐。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的统一要求已形成了一对矛盾。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优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优化教学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与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去思考和理解,而将老师课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  一、期望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提出期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提出期望首先要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 把当前的英语学习与祖国的需要和未来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学双向作用复杂而义细致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真
新课程条件下初中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扬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同时,初中生外语学习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对象,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探究体验和参与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显得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情感方面的发展,把学生情感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在英语学习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那么,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机地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从“情”字入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微笑
中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学英语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们只是把英语课看作升学考试中要通过的一个考试科目,由于缺乏兴趣,他们对于难记的单词、语法和发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除了从道理上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外,还要让他们正确处理英语和母语的关系。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中,如何看待和处理母语和英语的关系呢?  一、尽量使用英语   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新
“人”是我们共同的姓名rn“人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关于“人”的定义.它被清清楚楚地印在《现代汉语词典》上.与《现代汉语
期刊
摘要:在英语探究性学习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的角色行为应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要在学习中体现积极、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 教师角色 设计者 促进者 学生角色 洞察者 探究者 主体评价者    英语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前沿阵地。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