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提出的任务,自觉积极地、创造性进行、集体完成的准备活动,具有提高学生兴奋、克服生理惰性、保证体育安全和促进运动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 准备活动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活动,是人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是体育课的开始.实践证明好的准备活动能有效提高体育课的质量,保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体育准备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形式各样,如跑、跳、投、跳绳、游戏、模仿操、徒手操(原地徒手操、行进间徒手操)、专门器械体操、配乐的健身操等。另据季节的变化,分别采用相应的活动内容。这些练习内容不仅能达到身心活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动作风格,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妙趣横生,活力无穷。
(一)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度。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到适宜水平,使过低的兴奋变为较强的兴奋,从而使整个机体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很快地达到最高活动水平,同时加强调节与肌肉活动有关的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
(二)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运动器官是受运动神经支配的,兴奋等于从大脑皮层直接传至脊髓前角细胞,发生神经纤维支配骨骼肌。而内脏器官是受植物物性神经支配的,兴奋从大脑皮层传出后,需经过皮层下中枢,最后才到达所支配的内脏器官。再加上植物神经系统传递兴奋的速度比运动神经慢,可以在运动一开始运动肌能与内脏肌能之间就会出现矛盾,不相适应,只有内脏的惰性逐渐得到克服以后,人身的运动能力此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准备活动是克服这种惰性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它使内脏器官尽快地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避免或减因暂时的内脏器官活动跟不上运动器官要求而发生的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运动失调等不良现象。
(三)保证体育运动安全。准备活动能加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减少肌肉活动的粘滞性,提高肌肉韧带力量和弹性,增加关节内的滑液,使关节的灵活性增大,防止运动中的伤害事故发生。
(四)促进体育运动效果。在体育课中,准备活动还有培养正确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准备活动的任务是根据体教学的基本任务及体育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
二、准备活动的任务
准备活动的任务有四点:(l)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学生的体质;(2)学习基本部分的教材做好思想理上的准备,防止运动损伤,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3)掌握准备活动的知识技能,使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时自己能正确认识到做好准备活动的目的和意义;(4)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从准备活动使用和任务来看,准备活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和体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是集体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提出的任务,自觉积极地、创造性去完成准备活动,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准备活动的方法
(一)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相结合。如正式运动或课的基本部分前所进行的一般活动,如走、跑、跳、徒手操等称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在正式运动前所做的与教材或比赛内容的结构相类似的活动,如100M赛跑前做起跑或冲刺练习等称为专门性准备活动。组织一般性准备活动时,必须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即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包括能够发展力量、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练习和对身体各部分都能进行全面活动的练习。在组织时,应把影响身体各部位的练习互相交替的加以组合,这样,可以使肌肉的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动作单调而影响学生的情绪,降低准备活动的效果。所谓重点,即在全面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对于承担负荷较重的身体部位进行重点的活动,如教材是跨栏练习,应重点活动脚腰各关节(特别是大腿内、后侧肌群)。这样,当进入专门性准备活动时,可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二)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逐渐上升。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象和外界环境的特点而异。由于克服肌体的生理惰性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组织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的强度应逐步提高,运动量由小到大。大运动量较强的时候,不能突然停止下来,如果停止下来,会失去肌肉对脉血管的挤压作用,影响静脉血回流,造成心输出量的减少。应安排一些用力较小、速度较慢的练习,如慢跑、徒手操的伸展运动或上肢运动,运动量不大的游戏等。接着,动作的速度、幅度、用力程度逐步提高,如进行四肢、躯干、全身用力较大和柔韧性较高的练习,快速跑、跳练习、运动量大的活动性游戏等。最后进行有节奏、较轻松,能调整呼吸的练习,如果教材内容或比赛基础上的强度大、技术复杂,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随之加大,反之则减少,因为强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内容,对完成神经中枢的协调关系和提高植物性机能所需要的时间就更大。
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应注意。基本姿势的准确性,口令的准确性,精讲多练,由慢到快,以及运动的适度。准备动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是根据课的教材、任务、学生的情况做好合理的组织安排。
参考文献:
[1]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2.5.3.
[2]中国教研交流[J].2008.9.
[3]体育科技[J].2000.2.
关键词:体育课 准备活动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活动,是人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是体育课的开始.实践证明好的准备活动能有效提高体育课的质量,保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体育准备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形式各样,如跑、跳、投、跳绳、游戏、模仿操、徒手操(原地徒手操、行进间徒手操)、专门器械体操、配乐的健身操等。另据季节的变化,分别采用相应的活动内容。这些练习内容不仅能达到身心活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动作风格,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妙趣横生,活力无穷。
(一)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度。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到适宜水平,使过低的兴奋变为较强的兴奋,从而使整个机体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很快地达到最高活动水平,同时加强调节与肌肉活动有关的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
(二)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运动器官是受运动神经支配的,兴奋等于从大脑皮层直接传至脊髓前角细胞,发生神经纤维支配骨骼肌。而内脏器官是受植物物性神经支配的,兴奋从大脑皮层传出后,需经过皮层下中枢,最后才到达所支配的内脏器官。再加上植物神经系统传递兴奋的速度比运动神经慢,可以在运动一开始运动肌能与内脏肌能之间就会出现矛盾,不相适应,只有内脏的惰性逐渐得到克服以后,人身的运动能力此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准备活动是克服这种惰性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它使内脏器官尽快地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避免或减因暂时的内脏器官活动跟不上运动器官要求而发生的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运动失调等不良现象。
(三)保证体育运动安全。准备活动能加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减少肌肉活动的粘滞性,提高肌肉韧带力量和弹性,增加关节内的滑液,使关节的灵活性增大,防止运动中的伤害事故发生。
(四)促进体育运动效果。在体育课中,准备活动还有培养正确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准备活动的任务是根据体教学的基本任务及体育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
二、准备活动的任务
准备活动的任务有四点:(l)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学生的体质;(2)学习基本部分的教材做好思想理上的准备,防止运动损伤,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3)掌握准备活动的知识技能,使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时自己能正确认识到做好准备活动的目的和意义;(4)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从准备活动使用和任务来看,准备活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和体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是集体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提出的任务,自觉积极地、创造性去完成准备活动,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准备活动的方法
(一)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相结合。如正式运动或课的基本部分前所进行的一般活动,如走、跑、跳、徒手操等称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在正式运动前所做的与教材或比赛内容的结构相类似的活动,如100M赛跑前做起跑或冲刺练习等称为专门性准备活动。组织一般性准备活动时,必须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即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包括能够发展力量、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练习和对身体各部分都能进行全面活动的练习。在组织时,应把影响身体各部位的练习互相交替的加以组合,这样,可以使肌肉的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动作单调而影响学生的情绪,降低准备活动的效果。所谓重点,即在全面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对于承担负荷较重的身体部位进行重点的活动,如教材是跨栏练习,应重点活动脚腰各关节(特别是大腿内、后侧肌群)。这样,当进入专门性准备活动时,可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二)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逐渐上升。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象和外界环境的特点而异。由于克服肌体的生理惰性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组织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的强度应逐步提高,运动量由小到大。大运动量较强的时候,不能突然停止下来,如果停止下来,会失去肌肉对脉血管的挤压作用,影响静脉血回流,造成心输出量的减少。应安排一些用力较小、速度较慢的练习,如慢跑、徒手操的伸展运动或上肢运动,运动量不大的游戏等。接着,动作的速度、幅度、用力程度逐步提高,如进行四肢、躯干、全身用力较大和柔韧性较高的练习,快速跑、跳练习、运动量大的活动性游戏等。最后进行有节奏、较轻松,能调整呼吸的练习,如果教材内容或比赛基础上的强度大、技术复杂,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随之加大,反之则减少,因为强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内容,对完成神经中枢的协调关系和提高植物性机能所需要的时间就更大。
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应注意。基本姿势的准确性,口令的准确性,精讲多练,由慢到快,以及运动的适度。准备动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是根据课的教材、任务、学生的情况做好合理的组织安排。
参考文献:
[1]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2.5.3.
[2]中国教研交流[J].2008.9.
[3]体育科技[J].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