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师的正面教育和激励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 激趣互动 正面引导 高效课堂
前不久,我校卢海燕教师参加“江阴市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竞赛,荣获二等奖。其上课环节比赛的内容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之做人以德为先”。 我有幸陪同评委听了这节课。整堂课行云流水,亮点频出,给评委老师和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教师采用公益广告、典型案例、漫画等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情境设计问题,进行探讨,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正面的典型事例、积极向上的公益广告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做有道德的人,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性。下面是本节课的几个亮点。
亮点一:课前三分钟播放韩红的《感动》。
个人感触:正常的情况下,老师的视频播放都要从铃响以后开始,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进教室时感受到了音乐,这在职高课堂中是并不多见的现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会唱的跟着哼,不知道的会主动询问了解,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很快安静下来。在以往的课上,同学们在课前会打闹、说笑,或者做其他事情,上课之后不能很快进入状态,所以上课开始的前几分钟教学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播放音乐一方面能平静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思维提前进入课堂做好准备。
为什么选《感动》这首歌曲呢?韩红的这首歌是《感动中国》的主題曲,《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大型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或推动时代进步,或爱岗敬业,或以个人的行为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高尚的道德。教师选这首曲子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亮点二:视频播放《好人就在身边》,典型事例,正面引导。
上课开始后,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
生:韩红的《感动》。
师:对了,中国每年都要进行《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这首歌就是这个活动的主题曲。感动我们的除了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大人物,有时一些身边的小人物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播放公益广告《好人就在身边》。
师:短片播放完了,你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请知道的同学简单说说。
生答(略)
师:这些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有的同学甚至被感动得流泪了,他们的什么行为让我们感动呢?
生:孝顺,诚实守信。
生:助人为乐,敬业奉献。
生:见义勇为。
生:……
师:这些都是高尚道德的体现,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个人感触:从课前到课上,实现了自然过渡,没有拖沓,没有断篇,由音乐到视频,触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模范”和“最美”人物的介绍,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引发深思;以正面的典型的事例引出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就突出本课主题“感受道德之美”,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开了个好头。
亮点三:典型案例解析,激活思维。
(投影仪展示案例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一男青年将女大学生张璐撞伤后,逃跑了,路过的小王将其扶起,送到医院,并通知张璐的父母。谁知张璐父母一口咬定是小王撞伤了他们女儿,并要求小王承担医疗费。张璐迫于父母的压力也违心说是小王撞了她。
此事经媒体报道以后,引起了市民广泛讨论,大家对小王表达了赞扬和支持,对张璐的父母表示了谴责和批评,对张璐作为一名大学生做出如此行为表示不耻,甚至有人重提“女子无才便是德”。
肇事逃逸的年轻人受到震撼,良心受到谴责,于是向报社写信讲述事情的经过,检讨自己的过失。
1.大家是以什么为标准评价相关人物的行为的?
2.肇事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承认错误?
3.“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符合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吗?
个人感触:“好心帮扶结果被讹”,类似案例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好人好事要不要做?如果没有结尾的一段,这个案例就不够好,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教育学生,最好用正面的事例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观点。本案中逃跑者良心发现,主动检讨,这是一个从反面走向正面的好事例,不仅不会给学生留下好人做不得的想法,反而会认识到做好人会获得大家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教师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性,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学生对此类案例熟悉,有话可说;将案例设计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学生在分析讨论中能了解道德的特点,从案例到知识的理解一气呵成。说明教师熟悉教材,充分考虑了案例。只是在设计第一个问题时,可以改成“大家会怎样评价相关人物的行为?”,然后过渡到“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相关人物的行为的?”,这样在知识讲解上有个衔接,不会出现思维跳跃现象。总体而言,这个教学环节发挥出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亮点四:漫画展示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创作“八荣八耻”。
(活动形式:小组集思广益,每组限定两条,四组合成八条,由小组代表发言。)
生:以努力学习为荣,以抄袭作弊为耻;以省吃俭用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生:以保护环境为荣,以污染环境为耻;以持之以恒为荣,以半途而废为耻。
生:以尊敬老师为荣,以辱骂老师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欺负同学为耻。 生:以孝顺长辈为荣,以虐待父母为耻;以勤奋学习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
个人感触: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丰富,教师巧妙运用寓意深刻的漫画作浅显易懂的解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处更好的是教师由大及小,灵活过渡,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创作“八荣八耻”,可以让学生反思身边的不足,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是非分明、荣辱清楚的人。
让学生创造“八荣八耻”,能反映学生的观察能力、反思总结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师选择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在这里,老师限定每个小组只能说两个,四个小组合成八个。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不能让学生尽情发挥。教师完全可以不加限定,尽其所能地说出荣辱观,而不是被“八荣八耻”框定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不能以条框扼杀思维。
亮点五:从反面引出正面教育。
漫画展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学生列举一些不良行为。
师:虽然我们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良道德的行为,但是只有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视频播放“文明就在身边”。
师:我们不要只看到不好的方面,还应具有发现美的眼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身边的文明现象。
生:……
个人感触:有些老师在上本课时,经常会不自觉地上成对当前社会一些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的批判课,而忽视本课主体“感受道德之美”。卢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就很好,一方面,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濮存昕的公益广告“文明就在身边”,让同学们认识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原来很简单,甚至只是举手之劳,呈现的是良好的道德,体会的是助人悦己的快乐。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能紧扣主体,进行正面教育,对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亮点六:视频广告《FAMILY》。
讨论:1.在你心目中和谐家庭是什么样的?
2.为了家庭和谐你可以做什么?
个人感触:这个公益广告选择得好,虽然有部分同学平时看过,但是在这儿、在课堂上观看,效果是不一样的。同学们能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他要表达的内涵,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有效认识家庭美德的内容。一些职高生家庭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让他们表达心中的渴望,如你心目中的和谐家庭是什么样的?讨论之后,通过问题追问“为了家庭和谐你可以做什么”,让讨论结果不仅仅停留在希望上,应该有所行动改变现状,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已经接近成人的高中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好的方面的行动让家庭更和谐。这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教学层次上的推进,是理论基础上的升华。
亮点七:作业设计,可圈可点。
1.周六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体现家庭美德的小事。
2.为学校的草坪、教室、厕所、宿舍、食堂设计几条社会公德警语。
个人观点:很多时候德育课上完一堂课,一堂课的任务就结束了。无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体会、感触。这堂课老师留了两个作业,符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和行动结合起来,不能把豪言壮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把感动留在课堂上,而应该付诸实际行动孝顺父母,哪怕一件微小的事,如果没有开始,就不会有发展。关爱学校,从警示语开始,以标语带动行动。这个作业设计得好,有可操作性。如果在下节课能汇报自己的行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就真正把作业落到了实处。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本课教学中卢老师精选与本课教学有关的公益广告,选择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设计有深入讨论性的问题,布置可操作性和具有现实意义的作业,达到了激发学生興趣,正面引导教育,深化理论认识,升华情感体验的教学目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道德之美,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课后的作业,让学生亲自体验道德之美,用道德标准指导行动。整堂课设计巧妙,虽然在个别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发挥,但瑕不掩瑜,不失为一节高效的德育课。
关键词: 激趣互动 正面引导 高效课堂
前不久,我校卢海燕教师参加“江阴市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竞赛,荣获二等奖。其上课环节比赛的内容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之做人以德为先”。 我有幸陪同评委听了这节课。整堂课行云流水,亮点频出,给评委老师和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教师采用公益广告、典型案例、漫画等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情境设计问题,进行探讨,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正面的典型事例、积极向上的公益广告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做有道德的人,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性。下面是本节课的几个亮点。
亮点一:课前三分钟播放韩红的《感动》。
个人感触:正常的情况下,老师的视频播放都要从铃响以后开始,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进教室时感受到了音乐,这在职高课堂中是并不多见的现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会唱的跟着哼,不知道的会主动询问了解,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很快安静下来。在以往的课上,同学们在课前会打闹、说笑,或者做其他事情,上课之后不能很快进入状态,所以上课开始的前几分钟教学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播放音乐一方面能平静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思维提前进入课堂做好准备。
为什么选《感动》这首歌曲呢?韩红的这首歌是《感动中国》的主題曲,《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大型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或推动时代进步,或爱岗敬业,或以个人的行为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高尚的道德。教师选这首曲子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亮点二:视频播放《好人就在身边》,典型事例,正面引导。
上课开始后,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
生:韩红的《感动》。
师:对了,中国每年都要进行《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这首歌就是这个活动的主题曲。感动我们的除了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大人物,有时一些身边的小人物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播放公益广告《好人就在身边》。
师:短片播放完了,你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请知道的同学简单说说。
生答(略)
师:这些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有的同学甚至被感动得流泪了,他们的什么行为让我们感动呢?
生:孝顺,诚实守信。
生:助人为乐,敬业奉献。
生:见义勇为。
生:……
师:这些都是高尚道德的体现,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个人感触:从课前到课上,实现了自然过渡,没有拖沓,没有断篇,由音乐到视频,触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模范”和“最美”人物的介绍,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引发深思;以正面的典型的事例引出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就突出本课主题“感受道德之美”,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开了个好头。
亮点三:典型案例解析,激活思维。
(投影仪展示案例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一男青年将女大学生张璐撞伤后,逃跑了,路过的小王将其扶起,送到医院,并通知张璐的父母。谁知张璐父母一口咬定是小王撞伤了他们女儿,并要求小王承担医疗费。张璐迫于父母的压力也违心说是小王撞了她。
此事经媒体报道以后,引起了市民广泛讨论,大家对小王表达了赞扬和支持,对张璐的父母表示了谴责和批评,对张璐作为一名大学生做出如此行为表示不耻,甚至有人重提“女子无才便是德”。
肇事逃逸的年轻人受到震撼,良心受到谴责,于是向报社写信讲述事情的经过,检讨自己的过失。
1.大家是以什么为标准评价相关人物的行为的?
2.肇事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承认错误?
3.“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符合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吗?
个人感触:“好心帮扶结果被讹”,类似案例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好人好事要不要做?如果没有结尾的一段,这个案例就不够好,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教育学生,最好用正面的事例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观点。本案中逃跑者良心发现,主动检讨,这是一个从反面走向正面的好事例,不仅不会给学生留下好人做不得的想法,反而会认识到做好人会获得大家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教师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性,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学生对此类案例熟悉,有话可说;将案例设计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学生在分析讨论中能了解道德的特点,从案例到知识的理解一气呵成。说明教师熟悉教材,充分考虑了案例。只是在设计第一个问题时,可以改成“大家会怎样评价相关人物的行为?”,然后过渡到“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相关人物的行为的?”,这样在知识讲解上有个衔接,不会出现思维跳跃现象。总体而言,这个教学环节发挥出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亮点四:漫画展示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创作“八荣八耻”。
(活动形式:小组集思广益,每组限定两条,四组合成八条,由小组代表发言。)
生:以努力学习为荣,以抄袭作弊为耻;以省吃俭用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生:以保护环境为荣,以污染环境为耻;以持之以恒为荣,以半途而废为耻。
生:以尊敬老师为荣,以辱骂老师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欺负同学为耻。 生:以孝顺长辈为荣,以虐待父母为耻;以勤奋学习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
个人感触: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丰富,教师巧妙运用寓意深刻的漫画作浅显易懂的解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处更好的是教师由大及小,灵活过渡,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创作“八荣八耻”,可以让学生反思身边的不足,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是非分明、荣辱清楚的人。
让学生创造“八荣八耻”,能反映学生的观察能力、反思总结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师选择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在这里,老师限定每个小组只能说两个,四个小组合成八个。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不能让学生尽情发挥。教师完全可以不加限定,尽其所能地说出荣辱观,而不是被“八荣八耻”框定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不能以条框扼杀思维。
亮点五:从反面引出正面教育。
漫画展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学生列举一些不良行为。
师:虽然我们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良道德的行为,但是只有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视频播放“文明就在身边”。
师:我们不要只看到不好的方面,还应具有发现美的眼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身边的文明现象。
生:……
个人感触:有些老师在上本课时,经常会不自觉地上成对当前社会一些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的批判课,而忽视本课主体“感受道德之美”。卢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就很好,一方面,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濮存昕的公益广告“文明就在身边”,让同学们认识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原来很简单,甚至只是举手之劳,呈现的是良好的道德,体会的是助人悦己的快乐。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能紧扣主体,进行正面教育,对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亮点六:视频广告《FAMILY》。
讨论:1.在你心目中和谐家庭是什么样的?
2.为了家庭和谐你可以做什么?
个人感触:这个公益广告选择得好,虽然有部分同学平时看过,但是在这儿、在课堂上观看,效果是不一样的。同学们能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他要表达的内涵,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有效认识家庭美德的内容。一些职高生家庭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让他们表达心中的渴望,如你心目中的和谐家庭是什么样的?讨论之后,通过问题追问“为了家庭和谐你可以做什么”,让讨论结果不仅仅停留在希望上,应该有所行动改变现状,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已经接近成人的高中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好的方面的行动让家庭更和谐。这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教学层次上的推进,是理论基础上的升华。
亮点七:作业设计,可圈可点。
1.周六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体现家庭美德的小事。
2.为学校的草坪、教室、厕所、宿舍、食堂设计几条社会公德警语。
个人观点:很多时候德育课上完一堂课,一堂课的任务就结束了。无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体会、感触。这堂课老师留了两个作业,符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和行动结合起来,不能把豪言壮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把感动留在课堂上,而应该付诸实际行动孝顺父母,哪怕一件微小的事,如果没有开始,就不会有发展。关爱学校,从警示语开始,以标语带动行动。这个作业设计得好,有可操作性。如果在下节课能汇报自己的行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就真正把作业落到了实处。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本课教学中卢老师精选与本课教学有关的公益广告,选择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设计有深入讨论性的问题,布置可操作性和具有现实意义的作业,达到了激发学生興趣,正面引导教育,深化理论认识,升华情感体验的教学目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道德之美,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课后的作业,让学生亲自体验道德之美,用道德标准指导行动。整堂课设计巧妙,虽然在个别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发挥,但瑕不掩瑜,不失为一节高效的德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