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数学课堂有效问题的追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到底怎样的问题才能引出或传授学生迫切需要的知识?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取舍。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教学
  【研究背景】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担忧:如果例题讲的太深,怕课堂时间不够,学生理解不透彻;如果为了节约时间,仅仅处理表面的知识点,又怕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思考原因之一在于问题的设计。
  毕竟课堂容量是有限的,到底怎样的问题才能引出或传授学生迫切需要的知识?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取舍。我觉得关键要精简课堂的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不应为提问而设置,而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问,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如:这样提问学生能够进入状态吗?学生会怎样思考?如果学生不像预设思考,我该怎么办?
  【教材解读】
  本节课分两部分来进行教学:第一部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第二部分,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竖式计算。本节课的教学基础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以及笔算,也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学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比较容易理解。
  教材的特點是通过具体情境解决问题为线索来学习计算的,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是通过解决“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和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三个问题来进行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建构,提高计算的技能。
  一、 提问——切忌盲目拔高,追求切合实际
  第一部分:教学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第一次教学设计】
  1. 根据例题图,出示两个问题:
  (1)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
  (2)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
  2. 结合情境图,学生列式解答。
  3. 总结规律
  (1) 观察黑板上这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2) 质疑讨论:0÷0=?
  a. 讨论:学生说出0之后问:还有不同想法吗?小组交流
  b. 交流:板书不同结果,并且说出验算方法。(感知商的不唯一性)
  c. 明确: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
  【课堂情境描述】
  出示两个问题后,学生基本都能够列出6÷3=2(个),0÷3=0(个),并且也能够结合情境图说出列式的理由。接着老师结合图意提出问题:如果把0个桃平均分给5只、9只猴的话,怎样列式解答?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也基本能理解0个桃子,不管是平均分给几只猴子,每只猴子都分到0个。
  但是对于第3部分的总结规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0不能作除数”这个知识点。
  【设计重构】
  1. 根据例题图,出示两个问题:
  (1)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
  (2)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
  2. 结合情境图,学生列式解答6÷3=2(个),0÷3=0(个)
  3. 总结规律
  问题1:如果把0个桃平均分给5只、9只猴的话,怎样列式解答?
  0÷5=0(个),0÷9=0(个)
  说明:如果把0个桃平均分给0只猴,那就是没有分,就没有意义。所以0不能作除数。
  问题2: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什么?
  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课后反思】
  第一次教学时,前面两个环节进行得很顺利,但是第三环节的总结规律,学生不理解0不能作为除数这个知识点。我第一次设计的预想是,这个知识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通过“讨论-交流-小结”三步骤来深层解决“0能不能作除数”这个问题。但通过实际教学后发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我以上的教学问题设计高于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题目要求拔高。超越学生已有思维水平的问题,就是无效问题,没有操作意义。
  在第二次设计中,我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把0个桃平均分给5只、9只猴的话,怎样列式解答?”和“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什么?”这两个问题,是在学生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顺利回答出来。对于“0不能作除数”这个抽象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不要盲目的提问,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情境图,通过讲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即可。
  了解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选出适合学生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 设问——切忌面面俱到,追求意简言赅
  第二部分:教学“商的中间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一次教学设计】
  根据情境图,列式306÷3=
  1. 估算。(三位数,一百多)
  2. 口算。(300 6=306,300÷3=100,6÷3=2,100 2=102)
  3. 计算。
  (1) 先试算,并完整叙述计算过程。(提醒竖式计算的要求)
  (2) 明确计算过程,明白竖式计算的算理。
  (3) 验证:对照估算结果,思考商中间的0不写行吗?为什么?
  (4) 介绍:竖式的简便写法,明确计算过程。   4. 小结:
  提问:两种竖式计算,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课堂情境描述】
  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已有的平均分知识,结合情境图提出的问题“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都能够列出算式306÷3=。紧接着教师提出试算的要求,学生根据之前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经验,基本都能够成功写出第一种竖式计算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完整叙述计算过程的要求,个别学生叙述时出现语言不规范的情况,通过纠正练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完整计算过程。接着提问“商中间0能不写吗?”让学生明确0的占位作用,学生基本能够理解。
  然后,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写法,学生也能较好的说出计算过程。
  有了前面两个计算过程的详细叙述,学生能够很好地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但是这部分教学花了20分钟时间,影响后序内容的教学时间,最后影响了整个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另外,学生在不断的叙述计算过程中,学习热情不断降低,降低了学习效率。
  【设计重构】
  根据情境图,列式306÷3=
  1. 估算。
  2. 口算。
  3. 竖式计算。
  问题1:你会算吗?
  先试算,并完整叙述计算过程。(提醒竖式计算的要求)
  问题2:商中间的0要写吗?
  验证结果,明确商中间0的占位作用
  介绍:竖式的简便写法,明确计算过程。
  4. 小结:
  提问:两种竖式计算,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教学反思】
  对于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通过重构后,减少了叙述计算过程的时间。虽然教学时间减少了,但是并没有影响教学效果。整个过程中,都是围绕两个大问题展开“你会算吗?”和“商中间有0要写吗?”,在这两个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练习了算和说,明确了竖式计算的算理。在第2个问题的思考下,理解了商中间0的占位作用,深化理解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而接下来简便写法只是写法上的简便,算理是相同的,其中算理的叙述可以简化。在这里就不需要过于重复提问,浪费课堂时间。
  相比于第一次设计,第二次设计通过两个大问题的引导,整合了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更加集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在我们数学课堂中,需要对于问题进行整合,力求使我们提出的问题做到精简,以最简洁明了的问题来引导我们所要传授的重要知识。
  【研课总结】
  两次课堂教学,由于教学设计中问题的整合调整,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促使我去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怎样提问才是合理的。两次磨课,让我更加确信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精选问题,合理取舍。对于低年级老师来说,课堂内容相对于比较简单,老师尽可能地想把知识点挖深一些,多传授些知识给学生。这时候就更需要老师对于教材的深入把握,深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基础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发展的实际水平,设计出最精简到位的问题,来引入和引导我们每一节数学课。
  问题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敲门砖,亦是课堂教学的导航灯。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的智慧,问题的选择更需要教师进行精简处理。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认真研究,仔细取舍,精选出最优的问题,创设最优的课堂,让学生思考多一些,发展多一些。
  参考文献:
  [1]林朝红.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教育艺术,2017,(08):27.
  [2]沈祥.建構问题意识,提升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15,(10):58-59.
  [3]张国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彰显数学课堂魅力[J].教师,2013,(27):41.
  [4]刘兰英.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姚雅洁,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载体,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孩子是鲜活灵动的个体,一节成功的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注入信任,相信孩子的力量;尊重并接纳孩子在课堂上的真实情绪呈现;适时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孩子积极成长;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前提下,让孩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实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 心理辅导活动课 细节 处理方法  随着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地借助于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最大化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对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概述,之后提出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进行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  一、 引言  初中地理知识,较之于小
摘要:本文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分院为例,提出科学的班级量化考评方式,应该是刚柔并济,能够用严格制度来约束学生;同时以人为本,用一颗爱心去引导学生,能够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和责任感的。  关键词:班级考评;量化体系;刚柔并济  班级量化考评,是指考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班级成员在各项活动领域中的表现信息,针对活动目标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并统筹量化评定的过程。目前经济管理分院经过多
摘要: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特点,结合高校学生学习现状与个人多年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三大数学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是部分文科如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数学课程,一般教材也会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但课程中概念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拓宽阅读途径,打造阳光课堂,落实语用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语用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精湛的艺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文学作品,品读文学作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改革教
摘 要: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我国基础阶段教育改革,就离不开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标准的重构。本文从对核心素养之“核心”进行界定,在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构建了适合西安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标准;西安基础教育  一、 引言  近年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及其研究
摘要: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大大降低了他们对作文的热情以及写作的效果。“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紧紧地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情绪。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创作源头,如何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范文引导、主题活动开展、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方法,让作文的源头活起来,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  关键词:作文源头;范文引导;主题活动开展;多媒体展示  纵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流
摘要:本文在讨论“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书中关于爰书问题的基础上,联系睡虎地秦简中的爰书,对秦汉爰书在内容表现形式和功能上做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汉爰书在继承秦爰书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与扩大。  关键词:爰书;秦汉;比较  1972年到1976年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在额济纳河流域对汉代居延、肩水两都尉的烽燧遗址进行了考查和发掘,新发现了一大批汉简。其中在居延甲渠候官遗址坞内房屋(F22)中
摘要:提升高效课堂的效率是众多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采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提升语文课堂效率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身心发展,以针对性的方法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方法必须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充分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所以需要通过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开展学习,进而有效地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问题,文章主要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问题  提问是了解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效的,对此教师在实际中必须要对问题进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