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对语文阅读课堂中的角色表演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角色表演对于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把握文本内涵、内化运用文本语言、体验作者倾注于文本的情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也有人认为角色表演是追求课堂表面热闹的形式主义,会冲淡语文课的味道,有喧宾夺主之嫌。对此,笔者认为,角色表演好似一把手术刀,到医生手中便能医治病人,救死扶伤,而到了罪犯手中则能滥杀无辜,置人于死地,关键是看如何使用。若运用得恰当,角色表演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独特功效。
一、角色表演的独特功效
(1)情感体验。关于此,曾有一个经典的研究:研究者先测试被研究者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得出结论后,让被测试者按研究者事先做好的内容进行发言,发言的内容与被研究者事先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结果发言者(即被研究者)随着发言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自身原先的态度相比,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者则很少有所改变。这就告诉我们,被研究者亲身体验了新的角色后,随之的心理活动也相应随着角色的一言一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解读文本,学生学习课文,心中多少都有自己的体验,而将这种体验融入文本的角色,这种体验将在角色的深处愈演愈烈,形成体验的良性循环,进而学生可以更加准确、迅速、全面地把握文本的人物,也使学生语言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
(2)综合实践。角色表演也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动口、动手、动脑等全方位训练,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表演技能。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才能改变冷清、沉默、拘谨的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表演,善于表演,充分表现自己。
二、当前角色表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之一:缺乏互动。课堂表演是多种多样的,有单项表演、综合表演、单组表演、多组表演、个体表演、群体表演等。但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表演,都易发生一种倾向——部分演,部分看;部分学生有事可干,部分学生无所事事;部分学生激情高涨,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这种表演的最大不足在于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课堂容易形成脱钩,缺乏联系,缺乏动态的生成,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
应对策略:强化“导演”功能。大家都知道,一部有质量、有内涵的电影的产生,导演是功不可没的。在与导演的合作中,演员的演技也会日趋成熟。在拍摄过程中,导演会对演员说戏,让演员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感受人物的角色,以致让演员融入到戏中,其中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角色表演也同拍戏有异曲同工之处。角色表演的课堂,要想脱离僵化、单调的氛围,就必须要强化导演的功能,真正地为学生的表演服务。
问题之二:表演泛化。角色表演当然有个度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文本或文本中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角色表演。有的教师一篇课文用上几处表演,一节课中左一个表演,右一个表演,不能真正理解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本质和使用原则。学生一旦无所适从,便开始失去信心。如果长此以往,再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必然会熄灭主动学习的热情,失去了真正表演应有的作用。
应对策略:该出手时再出手。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应对文本有足够的了解,把握表演作为一个教学手段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最能训练语言的时候,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时候,及时出手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有些小型的表演。这些表演也许是“一个抬头,一个举手,一个挤眉,一个弄眼”,但教师也应找准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的相关点,找准已知和未知的联结点,找准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做到让学生敢于表演,善于表演,且有生活的活水可引。
问题之三:注重形式,忽视语言。不少教师在运用角色表演教学时,只注重形式,不管怎样让学生先演起来,只要演就行,只要有了动作对白就行,有了貌似表演的样子和模式就以为达到了表演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不去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表演时的语言是否合情合理,是否通顺具体,是否适合人物角色的独特心境。
应对策略:咬定青山不放松。进行角色表演,绝不是追求课堂上的热闹,也不是课堂承载几点新颖的形式而成为评价时的说点,不能打着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幌子使角色表演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败笔。角色表演应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排演的过程中,重视排演的指导。学生排演时,教师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结束就结束了,就放任不管了。教师要对文本中最能体现人物的重点词句、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握准确,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成功塑造人物。
所以,教师应在成熟的时机,运用角色表演的手段,让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人物情感的体验,真正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扬子津小学)
一、角色表演的独特功效
(1)情感体验。关于此,曾有一个经典的研究:研究者先测试被研究者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得出结论后,让被测试者按研究者事先做好的内容进行发言,发言的内容与被研究者事先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结果发言者(即被研究者)随着发言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自身原先的态度相比,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者则很少有所改变。这就告诉我们,被研究者亲身体验了新的角色后,随之的心理活动也相应随着角色的一言一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解读文本,学生学习课文,心中多少都有自己的体验,而将这种体验融入文本的角色,这种体验将在角色的深处愈演愈烈,形成体验的良性循环,进而学生可以更加准确、迅速、全面地把握文本的人物,也使学生语言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
(2)综合实践。角色表演也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动口、动手、动脑等全方位训练,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表演技能。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才能改变冷清、沉默、拘谨的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表演,善于表演,充分表现自己。
二、当前角色表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之一:缺乏互动。课堂表演是多种多样的,有单项表演、综合表演、单组表演、多组表演、个体表演、群体表演等。但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表演,都易发生一种倾向——部分演,部分看;部分学生有事可干,部分学生无所事事;部分学生激情高涨,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这种表演的最大不足在于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课堂容易形成脱钩,缺乏联系,缺乏动态的生成,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
应对策略:强化“导演”功能。大家都知道,一部有质量、有内涵的电影的产生,导演是功不可没的。在与导演的合作中,演员的演技也会日趋成熟。在拍摄过程中,导演会对演员说戏,让演员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感受人物的角色,以致让演员融入到戏中,其中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角色表演也同拍戏有异曲同工之处。角色表演的课堂,要想脱离僵化、单调的氛围,就必须要强化导演的功能,真正地为学生的表演服务。
问题之二:表演泛化。角色表演当然有个度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文本或文本中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角色表演。有的教师一篇课文用上几处表演,一节课中左一个表演,右一个表演,不能真正理解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本质和使用原则。学生一旦无所适从,便开始失去信心。如果长此以往,再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必然会熄灭主动学习的热情,失去了真正表演应有的作用。
应对策略:该出手时再出手。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应对文本有足够的了解,把握表演作为一个教学手段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最能训练语言的时候,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时候,及时出手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有些小型的表演。这些表演也许是“一个抬头,一个举手,一个挤眉,一个弄眼”,但教师也应找准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的相关点,找准已知和未知的联结点,找准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做到让学生敢于表演,善于表演,且有生活的活水可引。
问题之三:注重形式,忽视语言。不少教师在运用角色表演教学时,只注重形式,不管怎样让学生先演起来,只要演就行,只要有了动作对白就行,有了貌似表演的样子和模式就以为达到了表演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不去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表演时的语言是否合情合理,是否通顺具体,是否适合人物角色的独特心境。
应对策略:咬定青山不放松。进行角色表演,绝不是追求课堂上的热闹,也不是课堂承载几点新颖的形式而成为评价时的说点,不能打着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幌子使角色表演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败笔。角色表演应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排演的过程中,重视排演的指导。学生排演时,教师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结束就结束了,就放任不管了。教师要对文本中最能体现人物的重点词句、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握准确,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成功塑造人物。
所以,教师应在成熟的时机,运用角色表演的手段,让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人物情感的体验,真正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扬子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