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统整是多方面的,有对课程教材本身的统整,也有教师教学方法的统整,更有学生能力训练的统整。然而新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也就是对课程进行统整,通过问题设计组织课程。它的效应不仅仅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 统整环境 问题设计
目前,虽然问题设计已引起每个老师的重视,但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问题设计上还存在许多虚浮和无效的现象。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数习题都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鲜明的指向性,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那么怎样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呢?下面我谈谈看法。
一、问题设计之前的分析与思考
现行数学教材的编写绝大多数是高度简略的,没有阐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研究方法,而在学生学习时,又必须让他们充分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该教什么?要分清教材中哪些是基本的理论,哪些是基本的结论,隐含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经过了怎样的研究过程;二是为什么而教?要明确所教的目的,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实际应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三是该怎么教?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什么样的程序,提出什么样的导学性问题,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怎样引导学生对结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及怎样进行反思。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
(二)求异性原则
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通过发散思维,深刻领会与中心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
(三)有序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现实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实际,要有时代气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展示数学知识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动力,同时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一)设计生活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案例: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可以创设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某位同学的妈妈和他的阿姨合办了一个鞋厂,当时妈妈投资3万元,阿姨投资2万元,结果她们一起赚了20万元。提问:(1)你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说说你的理由。(2)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你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按比例分配的?”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设计这样三个问题,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会理解得比较深刻。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借以引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密切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养成积极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设计探究式问题,训练学生思维
提倡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其特点就是问题可源于教材,可源于生活,可源于教师,也可源于学习主体——学生。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解答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这样的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案例: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复习课时,出示问题:( )÷15=( )
师:对于( )÷15=( ),你有办法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吗?
问题1:要使商中间有0,你能想出被除数吗?
问题2:你是怎么思考的?
问题3:这样的商和被除数共有几个?
问题4:有没有最大的被除数?为什么?
问题5:有没有最小的被除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问题6:要使商的末尾出现一个0,你能很快想出被除数吗?如果有很多,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
这样的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被除数、除数与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猜想与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认知冲突”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运用旧知探究问题,更有利于激活思维。
(三)设计互逆式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互逆式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开阔学生的思路,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认识、理解、应用新知识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不习惯于逆向思维,这正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设计互逆式的问题,加强学生互逆思维的训练。
案例: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师:通过比较观察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例如:“甲数乘以乙数积是125,如果甲数不变,积是1250,乙数应怎样变化?”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正向和逆向交替的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双向思维的和谐发展。
数学统整的道路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成功的起点。在新型的课堂上学生不同方法的交流,互相启发,思维在此交融,每个人都有所提高;我也以统整为抓手,认真考虑教材中的问题设计,同时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情感价值体验,并使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得到创生。只要我们在“问题设计”上做足文章,努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数学课堂就一定会绽放光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 统整环境 问题设计
目前,虽然问题设计已引起每个老师的重视,但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问题设计上还存在许多虚浮和无效的现象。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数习题都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鲜明的指向性,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那么怎样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呢?下面我谈谈看法。
一、问题设计之前的分析与思考
现行数学教材的编写绝大多数是高度简略的,没有阐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研究方法,而在学生学习时,又必须让他们充分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该教什么?要分清教材中哪些是基本的理论,哪些是基本的结论,隐含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经过了怎样的研究过程;二是为什么而教?要明确所教的目的,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实际应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三是该怎么教?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什么样的程序,提出什么样的导学性问题,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怎样引导学生对结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及怎样进行反思。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
(二)求异性原则
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通过发散思维,深刻领会与中心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
(三)有序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现实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实际,要有时代气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展示数学知识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动力,同时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一)设计生活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案例: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可以创设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某位同学的妈妈和他的阿姨合办了一个鞋厂,当时妈妈投资3万元,阿姨投资2万元,结果她们一起赚了20万元。提问:(1)你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说说你的理由。(2)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你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按比例分配的?”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设计这样三个问题,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会理解得比较深刻。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借以引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密切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养成积极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设计探究式问题,训练学生思维
提倡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其特点就是问题可源于教材,可源于生活,可源于教师,也可源于学习主体——学生。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解答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这样的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案例: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复习课时,出示问题:( )÷15=( )
师:对于( )÷15=( ),你有办法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吗?
问题1:要使商中间有0,你能想出被除数吗?
问题2:你是怎么思考的?
问题3:这样的商和被除数共有几个?
问题4:有没有最大的被除数?为什么?
问题5:有没有最小的被除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问题6:要使商的末尾出现一个0,你能很快想出被除数吗?如果有很多,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
这样的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被除数、除数与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猜想与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认知冲突”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运用旧知探究问题,更有利于激活思维。
(三)设计互逆式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互逆式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开阔学生的思路,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认识、理解、应用新知识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不习惯于逆向思维,这正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设计互逆式的问题,加强学生互逆思维的训练。
案例: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师:通过比较观察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例如:“甲数乘以乙数积是125,如果甲数不变,积是1250,乙数应怎样变化?”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正向和逆向交替的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双向思维的和谐发展。
数学统整的道路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成功的起点。在新型的课堂上学生不同方法的交流,互相启发,思维在此交融,每个人都有所提高;我也以统整为抓手,认真考虑教材中的问题设计,同时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情感价值体验,并使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得到创生。只要我们在“问题设计”上做足文章,努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数学课堂就一定会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