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一课多上 多课一上 教学目标 欣赏方法 课堂效率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每一单元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枝,而每篇内涵不一的精彩课文就是繁茂的树叶,其优美的文字就是散落在每片叶子上的晶莹的露珠。
语文教学的内涵非常丰富,今天你可以采其一片绿叶进行赏析,明天你可以摘其一条枝桠进行品析,后天你可以倚在这棵大树下欣赏,……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是多么丰富多彩,其形式又可以不拘一格,今天我可以领着学生赏读优美的语言,明天我可以领着学生参悟如何进行选材,后天我可以领着学生分析人物描写的妙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着课文例子的增多,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就随“机”应变,今天可以一课多上,明天可以多课一上,用行家的话来说,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最终的理想就是:教就是为了不教。
而所谓一课多上,就是指一篇文章可以确定多个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可以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第一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其特色,第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能力,第三是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和理解能力。
譬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制定以下目标:
1.理清思路,讨论文章主旨。因为就文章主旨而言,有的教参说表现鲁迅童年的快乐;有的说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我们就可以结合其材料加以分析。
2.学会欣赏景物描写。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景物描写非常精彩。即为开头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教会学生如何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人物的动作描写。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捕鸟的动作描写非常出彩。即是:“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扫”“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等一连串动作写得妙趣横生。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写好一连串的动作描写。
4.学会写好过渡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一段过渡非常好,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教会学生如何写好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5.学会有详有略地组织材料。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可写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就写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的事呢?而在写百草园中的生活,为什么又只单单写百草园的景色美、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以及捕鸟的故事呢?在此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教会学生如何选材。
……
而所谓多课一上,就是指在一堂课中,把已经学到文章和没学过的文章合在一起上。当然也可以把已学过的文章合在一起上,也可以把未学过的文章合在一起上。这也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其特色、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能力以及教师的个性特长和理解能力等要素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
譬如在教朱自清写的《春》时,我们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学会欣赏景物描写。因为本文的景物描写实在写得太精彩了。我们可以以“春花图”为例,其文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语言的同时,寻找出欣赏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及作用。归纳如下:本段抓住了春花的多、艳、亮、香的特点;运用了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层次井然;调动视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极尽描写花的美;同时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美丽繁多;一方面写花的静态美,同时又写蜜蜂、蝴蝶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写蜜蜂与蝴蝶衬托了花的鲜艳与美丽;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想象、联想的手法,增添了文章的情趣。这样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仅仅欣赏此段还不够,我们还可以继续根据景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感悟“春风图”“春雨图”之妙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其他课文寻找景物描写,例如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百草园景色图”里进一步感悟,我们还可以扩大到高中课文,例如在《荷塘月色》挑选一段“荷塘月色图”进行赏析,以进一步验证其方法。其文为: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赏析此段方法为:本段重点抓住了荷叶的多、密以及荷花的鲜艳清香的特点;运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层次井然;并调动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极尽描写荷花的俊美;同时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写出了花的美丽多姿;一方面写荷叶荷花的静态美,同时又写微风吹过时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写脉脉的流水衬托荷叶的风致;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想象、联想的手法,增添了文章的韵味。
我们甚至可以再找几例高考题加以验证。如2007年江苏高考题《麦天》里有关“关东平原麦收的景色图”,完全可以用“景物描写图式”加以赏析。其文为: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其赏析方法为:本段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教景物描写可以一课多上,其它如教到小说时,我们可以把《社戏》《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人物的描写加以赏析,在教学诗歌时,我们可以把多篇诗歌的意象加以赏析,等等,在此就不再累赘了。
无论是一课多上还是多课一上,我们是否违背以下原则: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发展同步?一堂课的目标能否达成?如果达不成,要准备几课时甚至多少学段才能达到?这一步步教学,要看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能含糊,否则教学就会低效甚至无效。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是有多少教育工作者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呢?从以上所举事例中,我的理解是:第一是指教材的凭借作用,即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范文的相关内容和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熟读精思,体会感悟,一课尽可能多上,以吸纳文章的精髓,并能學以致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第二是指弹性使用教材,即有些教材内容可能比较单一,需要“美容”或者“整容”,对于这样的教材,我们做教师的任务是把它当作引子,进行科学的归类,合理的整合,尽可能多课一上,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想在课堂上灵活自如地一课多上或多课一上,这与教师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与教师的经验积累也是分不开的,更与教师的钻研教材的深度是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对本文积累的厚度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宽度(多课一上);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教师的教学高度(一课多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每一单元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枝,而每篇内涵不一的精彩课文就是繁茂的树叶,其优美的文字就是散落在每片叶子上的晶莹的露珠。
语文教学的内涵非常丰富,今天你可以采其一片绿叶进行赏析,明天你可以摘其一条枝桠进行品析,后天你可以倚在这棵大树下欣赏,……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是多么丰富多彩,其形式又可以不拘一格,今天我可以领着学生赏读优美的语言,明天我可以领着学生参悟如何进行选材,后天我可以领着学生分析人物描写的妙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着课文例子的增多,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就随“机”应变,今天可以一课多上,明天可以多课一上,用行家的话来说,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最终的理想就是:教就是为了不教。
而所谓一课多上,就是指一篇文章可以确定多个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可以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第一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其特色,第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能力,第三是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和理解能力。
譬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制定以下目标:
1.理清思路,讨论文章主旨。因为就文章主旨而言,有的教参说表现鲁迅童年的快乐;有的说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我们就可以结合其材料加以分析。
2.学会欣赏景物描写。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景物描写非常精彩。即为开头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教会学生如何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人物的动作描写。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捕鸟的动作描写非常出彩。即是:“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扫”“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等一连串动作写得妙趣横生。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写好一连串的动作描写。
4.学会写好过渡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一段过渡非常好,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教会学生如何写好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5.学会有详有略地组织材料。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可写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就写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的事呢?而在写百草园中的生活,为什么又只单单写百草园的景色美、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以及捕鸟的故事呢?在此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教会学生如何选材。
……
而所谓多课一上,就是指在一堂课中,把已经学到文章和没学过的文章合在一起上。当然也可以把已学过的文章合在一起上,也可以把未学过的文章合在一起上。这也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其特色、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能力以及教师的个性特长和理解能力等要素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
譬如在教朱自清写的《春》时,我们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学会欣赏景物描写。因为本文的景物描写实在写得太精彩了。我们可以以“春花图”为例,其文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语言的同时,寻找出欣赏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及作用。归纳如下:本段抓住了春花的多、艳、亮、香的特点;运用了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层次井然;调动视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极尽描写花的美;同时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美丽繁多;一方面写花的静态美,同时又写蜜蜂、蝴蝶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写蜜蜂与蝴蝶衬托了花的鲜艳与美丽;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想象、联想的手法,增添了文章的情趣。这样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仅仅欣赏此段还不够,我们还可以继续根据景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感悟“春风图”“春雨图”之妙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其他课文寻找景物描写,例如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百草园景色图”里进一步感悟,我们还可以扩大到高中课文,例如在《荷塘月色》挑选一段“荷塘月色图”进行赏析,以进一步验证其方法。其文为: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赏析此段方法为:本段重点抓住了荷叶的多、密以及荷花的鲜艳清香的特点;运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层次井然;并调动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极尽描写荷花的俊美;同时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写出了花的美丽多姿;一方面写荷叶荷花的静态美,同时又写微风吹过时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写脉脉的流水衬托荷叶的风致;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想象、联想的手法,增添了文章的韵味。
我们甚至可以再找几例高考题加以验证。如2007年江苏高考题《麦天》里有关“关东平原麦收的景色图”,完全可以用“景物描写图式”加以赏析。其文为: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其赏析方法为:本段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教景物描写可以一课多上,其它如教到小说时,我们可以把《社戏》《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人物的描写加以赏析,在教学诗歌时,我们可以把多篇诗歌的意象加以赏析,等等,在此就不再累赘了。
无论是一课多上还是多课一上,我们是否违背以下原则: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发展同步?一堂课的目标能否达成?如果达不成,要准备几课时甚至多少学段才能达到?这一步步教学,要看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能含糊,否则教学就会低效甚至无效。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是有多少教育工作者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呢?从以上所举事例中,我的理解是:第一是指教材的凭借作用,即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范文的相关内容和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熟读精思,体会感悟,一课尽可能多上,以吸纳文章的精髓,并能學以致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第二是指弹性使用教材,即有些教材内容可能比较单一,需要“美容”或者“整容”,对于这样的教材,我们做教师的任务是把它当作引子,进行科学的归类,合理的整合,尽可能多课一上,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想在课堂上灵活自如地一课多上或多课一上,这与教师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与教师的经验积累也是分不开的,更与教师的钻研教材的深度是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对本文积累的厚度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宽度(多课一上);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教师的教学高度(一课多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