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数学教学的诗意课堂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美的,数学好玩。”这是大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许多教师也喜欢把这句话放在嘴边,反复向孩子们宣传。然而,课堂不时会出现令数学老师烦恼、尴尬的场面,数学不美了、学习不快乐了,老师们在努力探寻求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课堂中切实地体会践行数学的美与乐?
  
  一、和谐,让课堂洋溢欢乐
  
  课堂中应充满着愉快、和谐的氛围,熏沐人文自由的气息。“我理想的课堂应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笑声应是这理想课堂最好的注脚,欢笑应是孩童时代最常态的表现,孩子们的脸上应一直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但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笑声不多了,仅有的笑声可能只是一种不和谐的哄笑,带着幸灾乐祸与浮躁。数学教师谨慎了、严肃了,学生正襟危坐、如履薄冰,笑声离课堂越发遥远。
  敢不敢,会不会,能不能给学生适度的幽默空间,体现了教师的课堂观、学生现及教学调控艺术。
  
  二、形象,让课堂感受生动
  
  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相当的具体形象性。”因此,要搞好数学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很多时候,教师都认为素材提供、学生观察、感性积累只是发展数学逻辑思维的前提,形象思维只是数学课堂中的工具性思维,而逻辑思维才是思维的高级形式与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因此形象思维作为低级的思维层次,而在课堂上被弱化,逻辑思维则得以更多地强调,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与评价体系下,数学课堂变得枯燥、单一了,师生对话缺乏精彩、缺失了丰润的神韵。《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将“发展形象思维”这一儿童宝贵的思维品质写入课程总体目标,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形象思维的工具性与基础性,同时更要把努力保护与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作为我们的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三、活动,让课堂闪耀精彩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方式,之所以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这样的作用,我想是因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人亲历活动过程能获得高尚的品质以及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去学习、感受、体验、感悟,不断提高能力,保护并促使学生渴望成功的动机进一步强化,从而实现认知、情感,个性的统一协调发展。
  朱永新教授这样论断:“我理想中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我主张一般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总时间的二分之一。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精彩的数学课堂中,生动的活动案例数不胜数,将创新、自主、实践、实效融为一体,有效地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四、思考,课堂孕育生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重要的努力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该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数学课程标准》的明确提出:“学生应学会用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数学课堂应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不断探索和去实践的重要议题。
  现在许多教师都在着力提供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应首先表现为孩子们的思考与思索。吴正宪老师这样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笑过之后要有思考。”课堂应是一幅心灵的图画,唯有布白其中,才能意味隽永,思考正是这样的一种布白,纯净但韵味无穷。思考是一种激荡,凝神是一种美丽,数学的快乐也正蕴涵其中。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顺理成章地应是一个引领者、促进者、反思者,与学生同思同乐,共享成长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将口语交际设计在教学的环节中,与老师与同学进行口语的现场交际演练。课内的口语交际效果推动着学生课后口语的质量发展。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实现师生的教学互动。在阅读的环节中将交际的种子通过文本的张力悄然撒在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情境设计    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日益重要,我们不能把口语交际单单拎出来做,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中,将口语交际设计在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实施新人培养的较佳途径。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本文对如何进行 Open clas
当我打开图文并茂的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映入限帘的是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真情活泼的卡通……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枯燥的数学内容融入了真切的生活气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孩子的学习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利用好课本中的图示,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效,我对苏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中的图示作了深入地研究。下面就以六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中的图示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为学生
一、指导学生从书本中汲取习作营养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小学生积累语言首先要从书本开始,这里的书本既包括课本,又包括课外读物。 First, to guide stu
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技巧,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不同的
新课程标准从宏观上规定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并对教学提出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什么?怎么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选用的教材。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有了教师这个鲜活的思考者,才可能为学生提供灵动的课堂教学。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笔者在调研时,曾听了几节科学课.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认为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可以感受到科学课与数学课的相通.两者不仅能够相互渗透,而且能彼此提供知识和能力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学习也一样,只要有兴趣,才能爱学,才能学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 Interest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孥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把语文阅读教学延伸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把最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阅读,把最充裕的时间给予孩子阅读,不断地引导、不断地激励该子阅读,打造一种充满浓浓生活味的课外阅读风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阅读策略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 ”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