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使数学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往往创设各种情境。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的情境的确令人拍案叫绝,但也有些情境只不过是“花架子”,不能较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现象一】情境创设难以调动幼儿生活经验
有些教师为了创设让幼儿感兴趣的情境而费尽周折,却忽视了情境创设的数学功能,
比如,在执教大班数学“认识钟表”时,为了让幼儿意识到认识钟表的重要性,调动幼儿认识钟表的兴趣,教师A采用了故事导人法:星期天番豆幼儿园要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时间是早上8点。吃完早饭,大耳朵图图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奇怪,时间已经到了啊,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啊?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健康哥哥走过来笑着说:“傻孩子,现在是7点,你是看错时间了吧。”教师A一讲完,就有不少幼儿在下面哈哈大笑:“图图真笨,自己不认识钟表,问问妈妈不就行了!”“是啊,数字都不认识,太笨了。”……(故事虽然讲得生动有趣,大耳朵图图的形象也符合幼儿的认知特征,但从幼儿反应来看,幼儿关注更多的是图图而不是钟表。)
倘若一开始,教师A就开门见山地出示空白钟面、数字1-12、指针,让幼儿思考“钟面上少了什么”,那么就能促使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回忆生活中看到过的钟表。接着,让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制作自己所认识的钟表。然后再组织幼儿交流,让幼儿在相互质疑中正确认识钟表。(这样设计教学,就能巧妙地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既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新知的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应能引导幼儿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使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生活经验,积极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如果情境不能很好地为教学和幼儿发展服务,则不必为创设而创设,
【现象二】情境创设偏离数学教学预定目标
有些教师创设的色彩鲜艳、情节动人的情境,在使幼儿兴奋不已的同时也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了消极影响:或喧宾夺主,偏离了预定目标:或“乱花迷眼”,迷失了数学的方向。
比如,在中班数学“认识序数”教学中,教师B以课件的形式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在《别看我是一只羊》的音乐声中,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青青草原走一趟,你们看草原上有什么呀?幼:好漂亮的草原啊!有青青的草、美丽的花,还有小河。幼:有聪明的喜羊羊。幼:还有可恶的灰太狼,凶恶的红太狼。师:今天,青青草原上要举行一次跑步比赛,猜猜看谁会赢?幼:肯定是喜羊羊,它跑得最快。幼:不一定,灰太狼跑得也很快。幼:是呀,灰太狼最狡猾,它肯定要设计谋害喜羊羊的。幼:说不定是沸羊羊,它特别有劲。幼:我最喜欢美羊羊了,一定是它跑第一。师:我知道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支持的对象,那就举起它的照片,大声给它喊加油吧!幼:加油!加油!(纵观这耗时5分钟的教学导入活动,幼儿虽然情绪十分高涨,但和预定目标“认识,序数”相差甚远。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而且不利于幼儿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以免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我们不是要“削足适履”。而是要“量体裁衣”。这就需要教师纠正过分追求“情境生活化、兴趣化、时髦化”而忽视数学实质的倾向,努力追求数学教学的返璞归真,真正让数学教学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
【现象一】情境创设难以调动幼儿生活经验
有些教师为了创设让幼儿感兴趣的情境而费尽周折,却忽视了情境创设的数学功能,
比如,在执教大班数学“认识钟表”时,为了让幼儿意识到认识钟表的重要性,调动幼儿认识钟表的兴趣,教师A采用了故事导人法:星期天番豆幼儿园要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时间是早上8点。吃完早饭,大耳朵图图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奇怪,时间已经到了啊,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啊?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健康哥哥走过来笑着说:“傻孩子,现在是7点,你是看错时间了吧。”教师A一讲完,就有不少幼儿在下面哈哈大笑:“图图真笨,自己不认识钟表,问问妈妈不就行了!”“是啊,数字都不认识,太笨了。”……(故事虽然讲得生动有趣,大耳朵图图的形象也符合幼儿的认知特征,但从幼儿反应来看,幼儿关注更多的是图图而不是钟表。)
倘若一开始,教师A就开门见山地出示空白钟面、数字1-12、指针,让幼儿思考“钟面上少了什么”,那么就能促使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回忆生活中看到过的钟表。接着,让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制作自己所认识的钟表。然后再组织幼儿交流,让幼儿在相互质疑中正确认识钟表。(这样设计教学,就能巧妙地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既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新知的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应能引导幼儿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使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生活经验,积极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如果情境不能很好地为教学和幼儿发展服务,则不必为创设而创设,
【现象二】情境创设偏离数学教学预定目标
有些教师创设的色彩鲜艳、情节动人的情境,在使幼儿兴奋不已的同时也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了消极影响:或喧宾夺主,偏离了预定目标:或“乱花迷眼”,迷失了数学的方向。
比如,在中班数学“认识序数”教学中,教师B以课件的形式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在《别看我是一只羊》的音乐声中,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青青草原走一趟,你们看草原上有什么呀?幼:好漂亮的草原啊!有青青的草、美丽的花,还有小河。幼:有聪明的喜羊羊。幼:还有可恶的灰太狼,凶恶的红太狼。师:今天,青青草原上要举行一次跑步比赛,猜猜看谁会赢?幼:肯定是喜羊羊,它跑得最快。幼:不一定,灰太狼跑得也很快。幼:是呀,灰太狼最狡猾,它肯定要设计谋害喜羊羊的。幼:说不定是沸羊羊,它特别有劲。幼:我最喜欢美羊羊了,一定是它跑第一。师:我知道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支持的对象,那就举起它的照片,大声给它喊加油吧!幼:加油!加油!(纵观这耗时5分钟的教学导入活动,幼儿虽然情绪十分高涨,但和预定目标“认识,序数”相差甚远。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而且不利于幼儿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以免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我们不是要“削足适履”。而是要“量体裁衣”。这就需要教师纠正过分追求“情境生活化、兴趣化、时髦化”而忽视数学实质的倾向,努力追求数学教学的返璞归真,真正让数学教学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