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削足适履”还是“量体裁衣”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使数学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往往创设各种情境。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的情境的确令人拍案叫绝,但也有些情境只不过是“花架子”,不能较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现象一】情境创设难以调动幼儿生活经验
  有些教师为了创设让幼儿感兴趣的情境而费尽周折,却忽视了情境创设的数学功能,
  比如,在执教大班数学“认识钟表”时,为了让幼儿意识到认识钟表的重要性,调动幼儿认识钟表的兴趣,教师A采用了故事导人法:星期天番豆幼儿园要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时间是早上8点。吃完早饭,大耳朵图图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奇怪,时间已经到了啊,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啊?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健康哥哥走过来笑着说:“傻孩子,现在是7点,你是看错时间了吧。”教师A一讲完,就有不少幼儿在下面哈哈大笑:“图图真笨,自己不认识钟表,问问妈妈不就行了!”“是啊,数字都不认识,太笨了。”……(故事虽然讲得生动有趣,大耳朵图图的形象也符合幼儿的认知特征,但从幼儿反应来看,幼儿关注更多的是图图而不是钟表。)
  倘若一开始,教师A就开门见山地出示空白钟面、数字1-12、指针,让幼儿思考“钟面上少了什么”,那么就能促使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回忆生活中看到过的钟表。接着,让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制作自己所认识的钟表。然后再组织幼儿交流,让幼儿在相互质疑中正确认识钟表。(这样设计教学,就能巧妙地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既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新知的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应能引导幼儿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使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生活经验,积极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如果情境不能很好地为教学和幼儿发展服务,则不必为创设而创设,
  【现象二】情境创设偏离数学教学预定目标
  有些教师创设的色彩鲜艳、情节动人的情境,在使幼儿兴奋不已的同时也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了消极影响:或喧宾夺主,偏离了预定目标:或“乱花迷眼”,迷失了数学的方向。
  比如,在中班数学“认识序数”教学中,教师B以课件的形式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在《别看我是一只羊》的音乐声中,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青青草原走一趟,你们看草原上有什么呀?幼:好漂亮的草原啊!有青青的草、美丽的花,还有小河。幼:有聪明的喜羊羊。幼:还有可恶的灰太狼,凶恶的红太狼。师:今天,青青草原上要举行一次跑步比赛,猜猜看谁会赢?幼:肯定是喜羊羊,它跑得最快。幼:不一定,灰太狼跑得也很快。幼:是呀,灰太狼最狡猾,它肯定要设计谋害喜羊羊的。幼:说不定是沸羊羊,它特别有劲。幼:我最喜欢美羊羊了,一定是它跑第一。师:我知道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支持的对象,那就举起它的照片,大声给它喊加油吧!幼:加油!加油!(纵观这耗时5分钟的教学导入活动,幼儿虽然情绪十分高涨,但和预定目标“认识,序数”相差甚远。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而且不利于幼儿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以免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我们不是要“削足适履”。而是要“量体裁衣”。这就需要教师纠正过分追求“情境生活化、兴趣化、时髦化”而忽视数学实质的倾向,努力追求数学教学的返璞归真,真正让数学教学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在马路边》主题的开展,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并且将它们展放在班级的区角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每天这个角落总是最乱的,老师要费心地收拾,当我正在为此烦恼的时候,孩子的帮助启发了我:  一天早晨,磊磊在活动室里转悠了好几圈,始终没有找到他喜欢玩的地方,“磊磊,今天你没有找到工作啊?”我问他,他看看我,没有说话,可见是遇到难题了。他又在活动室里四处游走,突然,他跑
如果一个人的智慧是一滴水,那集体的智慧就是宽阔的海洋。我园在教研管理中,重视用智慧点亮智慧,从而让我园的教研活动变得更精彩和富有实效。  一、实现教研网络信息化  教师个人的智慧如何快速传递给更多的教师?在网络时代当然要借助现代信息平台来推波助澜,为此我们提出了网络教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教研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和互动,最大限度地放大“智慧传递”的后续效应。  1.在线讨论。我园由电教教师
情况分析  关于作品:图画书《小熊快长大》向孩子们讲述了一只小棕熊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语言、图画的表现非常生动。语言以小棕熊为第一人称,如数家珍般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图画则采用遮挡、单页多幅等表现方式,形象、活泼。文字、图画充分表现了小棕熊生活的温馨以及成长的快乐。  关于幼儿:图画书中的最重要角色——棕熊是中班孩子熟悉和喜爱的,幼儿也具有了部分关于棕熊的知识经验,能够有效地支撑对图画书的阅读和理
我手擎半杯水,问自己,它是半空,还是半满?按照张爱玲的说法,悲观者称其为半空,乐观者称其为半满。我是个矛盾体,我可以上一刻称其为半空,下一刻称其为半满。  我对一杯水“全空”的恐惧始于八岁。那时,我跟姥姥姥爷在一起生活。那是个寻常的黄昏,姥爷不在家,我家院子里的紫茉莉开得正好。突然,我小脚的姥姥摔了一跤!我目击了她摔倒的整个过程,跑过去拉她,她甩开了我的手,死活不让我拉(后来我才知道,村子里有个讲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始终处于动态环境的活动,对教师教学组织的要求比较高。怎样才能“活而不乱”地组织集体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呢?我的策略是:  一、选择“动而不乱”的运动队形  科学合理地运用队列、队形,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因此,在集体性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运动队形,有序开展活动。  1.圆形队形。教师用体育游戏“吹泡泡”将幼儿组织成圆形队形,然后提醒男孩往前走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胸前有兜兜的绿色围裙,供幼儿系上扮毛毛虫,与故事内容相应数量的食物小图片若干,根据故事(附后)制作的大图书一本,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欢快的音乐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  
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之间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所展开的平等、专业的对话。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园积极探索有效开展园本教研的策略与方法,力求让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整体提高。  “以问题为本的行动教研”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研讨活动,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从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教研过程。具体做法是:  一、筛选出共性问题,在问题的梳理中明确教研的重点  以
2011年,长期被视为“小儿科”的“学前教育”成了热门话题。无论是“入园贵”“入园难”问题,还是“中长期规划”“国十条”等等……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学前教育”。然而,越是受到“空前重视”的话题,越应该引起人们理性的思考和对待。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论文集《学前课程与童年幸福》一书,带给每一位学前教育从业者一次冷静思考的机会。  全书共分十个部分,收录了虞永平教授近十
幼儿园里的大海  2008年3月18日    今天幼儿园里在浇草皮,送水带是一节节插接在一起的,有的地方插接不太严实。水很大,水带不小心被冲开了一节。浇草皮的老师赶快到水井旁关闭电闸,可是水已经淌了汪洋一片。  孩子们下课了,看到了这一片水域,禁不住驻足观看。一个小班的孩子吆喝起来“看,大海!我们的幼儿园里来了大海!”“大海真好看,还一闪一闪的呢。”“大海里有鱼吗?”我发现孩子们对这片水很感兴趣,
教研组作为离教师最近的组织,其功能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实践中,试图通过年级组开展小专题研究的方式,在构建“伙伴共生”式的教师群体的基础上,来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所谓“小专题研究”,是指针对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但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小现象,甚至小技术、小环节进行剖析和研讨,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它是一个群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