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162-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和精神品格,常常表现在许多爱国诗人、文人的作品之中。那么,语文教学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利用激情诵读肢体语言诱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哪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这些作品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特别容易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文章写得有情,如果再加上老师教的动情,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入情,就能培养出学生真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让那些神圣的词句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更不能让那些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变成简单的说教,而是应该巧妙地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手段,特别是利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诱发。
在教学《芦花荡》时,我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将不同的情感在丰富的肢体语言中表现出来,讲到“老头子”(老革命者)神出鬼没穿越敌人封锁线时,我竖起大拇指,面带微笑;讲到两个女孩的苦难时,我双眉紧皱,声音低沉;讲到日本鬼子的恶行时,我挥舞拳头,情绪激昂;讲到“老头子”用巧计惩罚了鬼子时,我又忍不住嘴角上扬,喜上眉梢。这些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他们朗读课文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老头子”先是自负,继而自责以及报复鬼子后的快意很好的表达了出来,就这样,作者、教师、学生的感情在课堂上产生了共鸣,在潜移默化的情感诱发中学生形成了情绪记忆,爱国主义情感慢慢的扎根于孩子的心田,慢慢地开花结果。
二、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语文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同样可以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所以,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由于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其行为多有模仿性。因此,课外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比如,开展革命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这些活动形式既生动活泼,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很受学生欢迎。
另外,写日记也是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引导初中生写日记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也会起到规劝自己求上进的良好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写日记的这种自主教育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还有编写板报、墙报和宣传橱窗等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利用文本蕴含的艺术美进行审美教育。
美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育人,美化人。高尔基说:“美化人,赞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人对自己的创造力的信心。”文本中精选了许多表现艺术美的课文,如《安塞腰鼓》《观舞记》《口技》等,教师这时就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净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培育美的情操,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
教学《观舞记》时,让学生声情并茂地、绘声绘色地大声朗读课文,用心感悟卡拉玛姐妹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从而欣赏到那舞蹈富有光艳、曼舞、神韵的艺术精妙。尽可能地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让学生结合在影视艺术中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培育了情操,提升了个人的艺术品位,无形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美化自身的教育的目的。
四、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会贯通,一脉相承,教师应着重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
从标题入手,挖掘爱国主义素材。每一篇课文都有它概括中心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抓住课题这一文眼,揭示课题的内涵。例如《我爱这土地》,题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全诗土地情愫的总体现,也是诗人在诗歌里所要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抒发,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点,才能更好的挖掘诗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走进作者,挖掘爱国主义素材。一个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以八年级下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在杜诗的创作中,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在了解了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可以进一步挖掘这首诗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素材,从而便于我们对整首诗的理解;再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文天祥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他是华夏杰出先烈,是一个永远载入中国历史的爱国将领著名诗人,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经过零丁洋吟唱出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千古名诗,最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在深刻的了解的作者的人品和为人处世后,我们不难发现他所作的这首《过零丁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深情。
揭示写作背景,挖掘爱国主义素材。作家对现实的思考,对表现现实的思考,必然决定于事先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而这关系到作家所处的一个时代背景,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当时正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受到北洋政府的迫害,离开北京到了厦门,在与藤野先生离别二十余年后,怀着对藤野先生的思念及对革命的热情于1926年10月在厦门大学写的。在了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后,我們可以更进一步的去挖掘文章所含的爱国主义素材。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熏陶,从面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和精神品格,常常表现在许多爱国诗人、文人的作品之中。那么,语文教学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利用激情诵读肢体语言诱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哪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这些作品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特别容易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文章写得有情,如果再加上老师教的动情,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入情,就能培养出学生真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让那些神圣的词句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更不能让那些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变成简单的说教,而是应该巧妙地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手段,特别是利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诱发。
在教学《芦花荡》时,我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将不同的情感在丰富的肢体语言中表现出来,讲到“老头子”(老革命者)神出鬼没穿越敌人封锁线时,我竖起大拇指,面带微笑;讲到两个女孩的苦难时,我双眉紧皱,声音低沉;讲到日本鬼子的恶行时,我挥舞拳头,情绪激昂;讲到“老头子”用巧计惩罚了鬼子时,我又忍不住嘴角上扬,喜上眉梢。这些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他们朗读课文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老头子”先是自负,继而自责以及报复鬼子后的快意很好的表达了出来,就这样,作者、教师、学生的感情在课堂上产生了共鸣,在潜移默化的情感诱发中学生形成了情绪记忆,爱国主义情感慢慢的扎根于孩子的心田,慢慢地开花结果。
二、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语文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同样可以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所以,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由于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其行为多有模仿性。因此,课外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比如,开展革命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这些活动形式既生动活泼,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很受学生欢迎。
另外,写日记也是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引导初中生写日记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也会起到规劝自己求上进的良好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写日记的这种自主教育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还有编写板报、墙报和宣传橱窗等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利用文本蕴含的艺术美进行审美教育。
美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育人,美化人。高尔基说:“美化人,赞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人对自己的创造力的信心。”文本中精选了许多表现艺术美的课文,如《安塞腰鼓》《观舞记》《口技》等,教师这时就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净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培育美的情操,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
教学《观舞记》时,让学生声情并茂地、绘声绘色地大声朗读课文,用心感悟卡拉玛姐妹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从而欣赏到那舞蹈富有光艳、曼舞、神韵的艺术精妙。尽可能地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让学生结合在影视艺术中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培育了情操,提升了个人的艺术品位,无形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美化自身的教育的目的。
四、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会贯通,一脉相承,教师应着重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
从标题入手,挖掘爱国主义素材。每一篇课文都有它概括中心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抓住课题这一文眼,揭示课题的内涵。例如《我爱这土地》,题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全诗土地情愫的总体现,也是诗人在诗歌里所要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抒发,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点,才能更好的挖掘诗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走进作者,挖掘爱国主义素材。一个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以八年级下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在杜诗的创作中,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在了解了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可以进一步挖掘这首诗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素材,从而便于我们对整首诗的理解;再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文天祥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他是华夏杰出先烈,是一个永远载入中国历史的爱国将领著名诗人,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经过零丁洋吟唱出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千古名诗,最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在深刻的了解的作者的人品和为人处世后,我们不难发现他所作的这首《过零丁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深情。
揭示写作背景,挖掘爱国主义素材。作家对现实的思考,对表现现实的思考,必然决定于事先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而这关系到作家所处的一个时代背景,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当时正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受到北洋政府的迫害,离开北京到了厦门,在与藤野先生离别二十余年后,怀着对藤野先生的思念及对革命的热情于1926年10月在厦门大学写的。在了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后,我們可以更进一步的去挖掘文章所含的爱国主义素材。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熏陶,从面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