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失度、简单和失控开发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课程资源 开发误区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如果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不能把握“度”,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繁琐而肤浅。下面就以具体的例子,谈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误区。
一、开发失度,“撑着了”课堂
一位老师执教《三顾茅庐》,纵观全课,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颇下了工夫。且看他一节课做了多少项课程开发:①带着学生看诸葛亮的相关图片资料;②阅读大屏幕出示的《出师表》中的一段话(由于是文言文,花了七八分钟才基本读通);③再用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是什么使诸葛亮辅佐刘备一生鞠躬尽瘁而毫无怨言?为此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片断(又花了10多分钟);④颇具匠心地把事先安排好的零星板书补充连缀成一副对联: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刘玄德精诚所至邀奇才;一心为国,雄才伟略,诸葛亮鞠躬尽瘁谢知己(整节课学生实际读书仅10分钟左右)。
感悟与思考: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正是语文教学美好的春天,然而这位老师却因为大量的资源集中于空间狭窄的课堂中,使得语文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我们常说“过错”——“过了就是错误”,这个案例中,如此密集、狂轰滥炸型的资源开发,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使得本来应该花时间和工夫去亲密接触的课本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课变“胖”了,空间小了,孩子们累了;同时,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资源开发,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面对这样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样“绚烂的春色”,我们只能遗憾地提出,让它在课堂上少一点、节制一点、“关停”一些吧。
我们要牢记,课本是第一资源,它相当于婴儿出生时的母乳。那么,就带着我们的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书本,运用朗读等最方便简单的方式,去“吮吸”祖国文化和汉语言的“母乳”吧。课文是最富营养的母语“乳汁”。
二、开发简单,“冷落了”课堂
(教师执教《小池塘》一课,由于缺少挂图,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小池塘的画。教师的美术功底有限,黑板上呈现出一幅形象比较含糊、色彩比较暗淡的图画。)师:小朋友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举了起来)生:这是小池塘。师:真聪明!
(这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知道今天上《小池塘》这课,老师画的当然会是小池塘。她是帮着老师解难)师:你们说这小池塘美吗?生:美(只有几个同学齐答)。师:请大声地告诉我,美不美?生:美!
(全班异口同声)
感悟与思考:这里,我们看不到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带给孩子们的惊喜,恰恰相反,孩子们是如此迷茫和无助。这样的开发,无论从教学还是学生的角度,价值、意义都不明显,与其在这个方面花工夫,倒不如扎扎实实地去“啃”课文,去“钻”词眼,带领学生亲近语言文字,这样的收益也许会大得多。用心只打一眼井,必有泉水喷涌出。
课程开发的价值,一是促进阅读,形成有意义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提升阅读思维;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包括情绪、学习动机、价值判断等。
三、开发失控,“搅乱了”课堂
《春雨》的公开课中,师:多美的春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面对绵绵的春雨,联想翩翩,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我们来欣赏一下(媒体出示有关描写春雨的文章、诗句、歌曲、绘画)……师:欣赏了各种各样的春雨,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生春雨太美了,我看得入迷了。生:原来写春雨的除了文章,还有歌曲和绘画。生我也想画一画春雨。生我可以为课文写上谱子,把它唱出来!生:我的文艺细胞不多,但我可以把课文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生:我们小组可采用表演的方式,把《春雨》表演出来。
感悟与思考:上面课程资源开发的例子,给我们的感觉是虚假、勉强、混乱!语文课与歌唱、绘画、表演等拧到一起随意拼凑,这样的课程开发是作假、是作秀。课程开发的前提是真正的需要,教学需要、课堂需要、学生需要、发展需要!这些需要之中,有一个是最根本的,就是为促进有效读书而开发!这种为开发课程而开发的活动或教学内容,有三害:一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读书时间;二是泛化了儿童语言思维;三是污染了以语言交际和思维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堂,浮躁了课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用心,用功,我们欣赏名师好课,巧问妙答,一笑一抿,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却都是精心的预设和出神入化的教学魅力的折射,是举重若轻的教学艺术和功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课程资源 开发误区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如果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不能把握“度”,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繁琐而肤浅。下面就以具体的例子,谈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误区。
一、开发失度,“撑着了”课堂
一位老师执教《三顾茅庐》,纵观全课,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颇下了工夫。且看他一节课做了多少项课程开发:①带着学生看诸葛亮的相关图片资料;②阅读大屏幕出示的《出师表》中的一段话(由于是文言文,花了七八分钟才基本读通);③再用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是什么使诸葛亮辅佐刘备一生鞠躬尽瘁而毫无怨言?为此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片断(又花了10多分钟);④颇具匠心地把事先安排好的零星板书补充连缀成一副对联: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刘玄德精诚所至邀奇才;一心为国,雄才伟略,诸葛亮鞠躬尽瘁谢知己(整节课学生实际读书仅10分钟左右)。
感悟与思考: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正是语文教学美好的春天,然而这位老师却因为大量的资源集中于空间狭窄的课堂中,使得语文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我们常说“过错”——“过了就是错误”,这个案例中,如此密集、狂轰滥炸型的资源开发,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使得本来应该花时间和工夫去亲密接触的课本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课变“胖”了,空间小了,孩子们累了;同时,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资源开发,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面对这样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样“绚烂的春色”,我们只能遗憾地提出,让它在课堂上少一点、节制一点、“关停”一些吧。
我们要牢记,课本是第一资源,它相当于婴儿出生时的母乳。那么,就带着我们的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书本,运用朗读等最方便简单的方式,去“吮吸”祖国文化和汉语言的“母乳”吧。课文是最富营养的母语“乳汁”。
二、开发简单,“冷落了”课堂
(教师执教《小池塘》一课,由于缺少挂图,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小池塘的画。教师的美术功底有限,黑板上呈现出一幅形象比较含糊、色彩比较暗淡的图画。)师:小朋友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举了起来)生:这是小池塘。师:真聪明!
(这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知道今天上《小池塘》这课,老师画的当然会是小池塘。她是帮着老师解难)师:你们说这小池塘美吗?生:美(只有几个同学齐答)。师:请大声地告诉我,美不美?生:美!
(全班异口同声)
感悟与思考:这里,我们看不到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带给孩子们的惊喜,恰恰相反,孩子们是如此迷茫和无助。这样的开发,无论从教学还是学生的角度,价值、意义都不明显,与其在这个方面花工夫,倒不如扎扎实实地去“啃”课文,去“钻”词眼,带领学生亲近语言文字,这样的收益也许会大得多。用心只打一眼井,必有泉水喷涌出。
课程开发的价值,一是促进阅读,形成有意义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提升阅读思维;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包括情绪、学习动机、价值判断等。
三、开发失控,“搅乱了”课堂
《春雨》的公开课中,师:多美的春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面对绵绵的春雨,联想翩翩,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我们来欣赏一下(媒体出示有关描写春雨的文章、诗句、歌曲、绘画)……师:欣赏了各种各样的春雨,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生春雨太美了,我看得入迷了。生:原来写春雨的除了文章,还有歌曲和绘画。生我也想画一画春雨。生我可以为课文写上谱子,把它唱出来!生:我的文艺细胞不多,但我可以把课文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生:我们小组可采用表演的方式,把《春雨》表演出来。
感悟与思考:上面课程资源开发的例子,给我们的感觉是虚假、勉强、混乱!语文课与歌唱、绘画、表演等拧到一起随意拼凑,这样的课程开发是作假、是作秀。课程开发的前提是真正的需要,教学需要、课堂需要、学生需要、发展需要!这些需要之中,有一个是最根本的,就是为促进有效读书而开发!这种为开发课程而开发的活动或教学内容,有三害:一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读书时间;二是泛化了儿童语言思维;三是污染了以语言交际和思维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堂,浮躁了课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用心,用功,我们欣赏名师好课,巧问妙答,一笑一抿,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却都是精心的预设和出神入化的教学魅力的折射,是举重若轻的教学艺术和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