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互构与自然之道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万物,千姿百态,有人说,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有人说,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然而,千姿百态,异中有同;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冥冥之中,似有一条微妙的法则贯通于万物之间,使万物相安共存、和谐互动。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复杂纷繁的自然万物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和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维持天地万物生态平衡的“自然之道”究竟是什么?大千世界究竟有无共用通行的基本法则?回答是肯定的,这个万物共同遵循的自然之道便是“相似”与“互构”。
  “相似”与“互构”是《相似论》的两个核心概念。“相似”即同与变异的矛盾统一。它揭示的是客观事物普遍存在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同和变异中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相似论》认为:万事万物没有同,就不能继承;没有变异,便不能发展,这是宇宙万物铁定的自然规律。“互构”即相互激活、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建构,它揭示了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自然物质世界、意识精神世界、符号象征世界之间,以相似性为中介的互动互涉关系。世界万物是一种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存在。《相似论》认为:一切事物包括原来认为本质不同的东西,都可以以相似性为中介而相互联系,互动互构。
  人生活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自身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的行为也必然会受客观自然世界的相似性、人类社会风俗习惯的相似性、言语习惯的相似性、伦理道德的相似性以及文化相似性的影响,并在大脑和神经系统内在的相似机理的配合下,言行举止在不知不觉中,以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形态和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相似。从人类自身发展来看,往小处说,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生息繁衍,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体形肤色、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往大里说,就整个人类而言,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太阳系的“地球村”里,所以不分地域、种族和文化背景,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七情六欲总是大体相似的。人类的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同样呈现着普遍的相似特征:大多数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社会制度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那么,世界万物中如此众多的相似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论》的“相似联系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通过相似性中介而联系的。“联系”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或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世界万物是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无机自然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起点,在此基础上,衍生进化出生物和人类。张光鉴教授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较为稳定的化学元素是有限的,而且它们都有规律地联系在一起,即都服从元素周期表所表示的规律。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就是由这些简单的元素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而来的。所以说,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自然界,实质上是充满了各类相似性质的,是有规律可循的。”(《相似论》,196页)物质、生物和人类以生物圈和食物链的形式构成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功能的、绚丽多姿的地球生态系统。世界的同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的发展变异性在于生态性。这就是所谓“世界物质本质一元论”和“世界生态发展多元论”。《相似论》所说的“相似”,就是指这种一元与多元、同与变异的矛盾统一。
  《相似论》的“相似运动律”认为:“相似现象的实质,就是客观世界物质的基本粒子在统一场的作用下运动的一种和谐协调而又互相适应的组合形式。”(《相似论》,4页)一切物质之所以能产生运动,都是基于力的作用。相似的力(动因)作用于相似的事物,必然引起相似的运动形式和过程。从简单的物理运动来说,同样的炮弹在同样的环境中发射,如果发射的力量是相似的,发射的角度也是相似的,那么炮弹飞行的弹道曲线也必然是相似的。引申到生物的繁衍进化运动也是如此:相似的基因,相似的环境和条件,必然产生相似的结果。一切生物,无不相似于自己的父辈。纵向看,生物与其父辈之间相似繁衍,都是以父辈的遗传密码“DNA”为样板进行相似运动,即所谓的“自复制”而来的;横向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以无数的事实证明:生物的生存繁衍必须适应环境,寻找与环境的相似性,并不断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体态、器官结构及其性能(如:保护色、翅膀、爬行、直立……)。与此同时,生物和人类又以自己的生命运动反作用于环境,使环境按照人的需要不断改变。
  “相似运动律”还可以拓展到心理活动领域。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曾为一种自然的美感现象而感慨,他说:“本来,自然有昼夜交替季节循环,人体有心脏节奏生老病死,心灵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难道它们之间(对象与情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就没有某种相映对、相呼应的形式、结构、秩序、规律、活力、生命吗?欢快愉悦的心情与宽厚柔和的兰叶;激愤强劲的情绪与直硬折角的树节;树木葱笼一片生意的春山与你欢快的情绪;木叶飘零的秋山与你萧瑟的心境;你站在一泻千丈的瀑布前的那种痛快感,你停在潺潺小溪旁的闲适温情;你观赏暴风雨时获得的气势,你在柳条迎风时感到的轻盈;你在挑选春装时喜爱的活泼心意,你在布置会场时要求的严肃端庄……,这里边不都有对象与情感相对应的形式感么?”(李泽厚:《审美与形式感》,载《文艺报》,1981(6),42页)
  用“相似运动律”来解释,这种种“相对应的形式感”,都是由力的作用造成的:“相似的力(动因)作用于相似的事物,必然引起相似的运动形式和过程”。这与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所说的“异质同构”现象极为相似:“外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人的情感性质,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的‘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这两种结构之间质料虽然不同,但由于它们本质上都是力的结构,所以会在大脑电力场中达到合拍、一致或融合。当这两种结构在大脑力场中达到融合和契合时,外部事物(艺术形式)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正是由于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界限的消失,才使外部事物看上去有了人的情感性质。”(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69-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阿恩海姆认为:“自然物的形状往往是物理力的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正是物理力的运动、扩张、收缩或成长等活动,才把自然物的形状创造出来。大海波浪所具有的那种富有运动感的曲线,是由于海水的上涨力受到海水本身的重力的反作用之后才弯曲 过来的;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朵的那些弯曲的、盘旋的或隆起的形状,同样也保持和复现了一种生长力的运动。自然事物如此,由人创造的东西就更是如此。‘书法是心理力的活的图解’,当画家们试图描绘那些充满力量的物体时,(如悬崖峭壁、猛兽的嘴或爪子、树干等),在运笔之前先要唤起一种力量的感受,在真正运笔时,这种遍及全身的力量就顺着他的胳膊和手指传人画笔,并随之输送到所画的事物中。”(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596-5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阿恩海姆曾用实验证明了支配“悲哀”感情的力的模式:当他让一组舞蹈学院的学生用动作把“悲哀”的感情表现出来时,所有被试演员的动作几乎都是一致的。通过实验,他得出结论:“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其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软弱无力的,既缺乏能量,又缺乏决心,他的一切活动看上去也都好像是由外力控制着。”(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6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这就为我们通过人物外部动作推测人物心理找到了有力的理据:蹦蹦跳跳、欢呼雀跃,当然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而颤颤巍巍、步履蹒跚,不用说是年老力衰、精神不济了。人不动感情的时候,身体各部分一般都保持和谐、平稳、对称、规则的状态。一旦内心感情集聚或爆发,身体的某些部分(或全部)便变得“紧张”起来。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内心感情愈是激烈,身体从正常状态偏离得就愈厉害。请看那些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如“咬牙切齿”“怒发冲冠”“张口结舌”“点头哈腰”“昂首阔步”“卑躬曲膝”等。它们刻画的都是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刻画的动作发生于身体的不同部位,代表的内在感情亦不相同,但在这些不同的表现中又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它们都是因为某种力的作用而使身体从正常状态发生了偏离。
  根据“相似运动”和异质同构的规律,人的不同感官、不同心理感受还可以相似挪移。当人们听到某种特殊的声音时,往往会说它是“圆润的”或“尖利的”,“甜美的”或“酸溜溜的”,“硬邦邦的”或“软绵绵的”……声音是作用于听觉的,而“圆”与“尖”是视觉形象,“甜”“酸”是味觉的,“硬”“软”是触觉的……这种听、视、味、触多种相似感觉的连接互通,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通感”。人之所以能形成这种“通感”,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构成声音的“力的作用式样”与构成某种知觉的“张力式样”大体上同构的结果。
  不同的力的作用模式,往往具有不同的动感,通过再现形象的形状位置,甚至色彩搭配,也可以感受力的作用模式。比如,人类使用的某些武器或工具(如长矛、犁头等),人们建造的尖塔、金字塔、方尖碑、教堂的尖顶等,差不多都是楔形的,那是因为只有楔形能够造成升腾向上或穿透一切的动感。不然,怎么会有“戳破苍天锷未残”的诗句呢?
  力度的变化还会产生不同的节奏,同样,人们的情绪也有节奏。某种力的节奏就能激起人们相类的情绪,如舒缓、紧张、轻快、凝重、高昂、低沉等等。与此相对应,语言自然也有节奏。“诗的形式因有节奏而具备了情绪的形式,即所谓‘异质同构’,于是就能表现或塑造人们的情绪。”(王尚文:《语感论》,28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比如“大江东去”与“一条大江向东流去”,意思完全相同,但因语言的节奏不同,所表现的情绪、气势,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世间所有事物归根结底可以归结为“力的图式”。只要“力的图式”相似,便可打破物理、生理、心理三者的界限,实现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力的基调”决定或统合世界万物的基调。“像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与冲突、前进与退让等力的基调,实际上乃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不论是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中,还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论是在人类社会中,还是在自然现象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基调。”(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6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相似与互构,确实是大千世界生生不息、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自然之道,它跨越生物界、非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贯通物理、生理、心理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用它可以更好地解释复杂纷繁的语言现象,对于指导我们的言语实践和语文学习,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其他文献
一、博客——开一扇敞亮的窗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写博客、发微博逐渐成为人们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新形式。在这种网络背景下,让学生开设博客,像“小作家”一样生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写博客,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是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的有效方式。它无疑为传统写作教学开辟了新的视野,也是当今习作教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二、写博——
最近几十年中, 大量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以及大型石化企业不断涌现。由于这些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仅靠消防队员很难快速高效灭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用最快的时间救助火灾中的受害者,最大限度的保障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消防机器人应运而生。  从功能上划分,目前的消防机器人有4大类,即灭火机器人、侦察机器人、攀登营救机器人和救护机器人。而从控制方式来分,消防机器人可分为遥控消防机器人和自主消防
构建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课堂,有两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和学生,而处于导演地位的教师无疑是构建精彩课堂的原动力.一、精心预设,构筑精彩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可能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一、巧妙设计,激活课堂    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每堂课之前,我都会深入钻研文本,细心推敲,探求一种让学生欣然接受的教学方法,以免让学生无精打采地接受注入式的训练,让课堂顿然失色。  当然,要做到成功地驾驭课堂,除了必须具备丰厚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文本的价值取向,编者的意图,文本的表达方式,学生学习的心理历程,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准确机智地把握“尺度”,创造性地处理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彰显智慧,使教学充满灵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一、课前预约:“尺度”把握的前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材,全面而智慧地开发课堂教
和谐社会--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乍一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核心问题就是要使社会逐步建立公平制度,而要使社会上的不公平逐渐
虽说学贵有疑,但是怎样疑,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练就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促进学生提问对于提出问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那怎样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可从每课三问做起。    一问:你的课堂是否让学生学而有乐?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注了课堂中学生的状态是否积极。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物化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
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如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课改实践中的几组镜头,谈点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蜜蜂引路——走向课本    [片段一]《海底世界》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有个旅行社想开辟海底世界旅游热线,他们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几条宣传海底世界风光的广告语。同学们有兴趣帮这个忙吗?  生:有!  师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上的要求,是比较多样且宽松的。在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充满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从而符合“课标”呼唤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绿色习作评价。    一、绿色习作评价关注学生体验    每一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想认识,会形成形形色色的儿童世界。不同的经验世界会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评价学生习作时,我们必须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