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学话西泠教学案例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背景
  
  《印学话西泠》是浙美版八年级16册最后一节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教参安排的课时数是一课时。从前上到这节课时,我会有一些胆怯,篆刻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学科专业性较强,学生在日常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正所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要在四十五分钟内让学生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文化价值,学会欣赏篆刻艺术作品,以及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篆刻知识和技法似乎是我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往按照教参安排的以教师介绍西泠印社导人,以教师介绍吴昌硕,介绍篆刻理论,欣赏篆刻作品,介绍印章刻制步骤的教学流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师介绍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好理解。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多,学生的实践活动少,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已经在课外按照课本里面演示的步骤用橡皮刻制印章了。这说明学生对这节课是非常感兴趣的。本学期上到这一课时,我反复研究教材,查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反思从前上到这节课时学生的反应,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设计,将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先让学生尝试设计刻制印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能够更有效的进行篆刻艺术欣赏。课堂设计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设计了一个开放民主的课堂系统。让学生在轻松随和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乐于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感悟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掌握篆刻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能技巧,设计刻制印章。
  2.了解和感受篆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3.运用篆刻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利用篆刻艺术与书法、绘画以及文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篆刻活动,创作篆刻作品,在创作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篆刻艺术的内涵和魅力。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运用篆刻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篆刻专用工具以及橡皮、萝卜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以往学生优秀印章作品若干枚。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篆刻专用工具或萝h、橡皮等简易工具,查阅篆刻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走进教室。把准备好的各种篆刻工具以及各种印材摆放在讲台上,将事先刻好的印章分发给学生传看,间或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表现:围在讲台边琢磨老师的篆刻工具;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欣赏讨论教师发下的印章作品:拿出自己的篆刻工具以及课余时间刻制的印章,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生提早入境,使学生在一种学术交流的氛围中进入课程内容。教师准备一些橡皮、萝卜等简易工具刻制的印章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降低专业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技法探索
  1.教师揭题:幻灯片演示一些教师和学生的篆刻作品,(导语)前几天老师在闲暇时间刻了几方印章,老师还发现我们有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也在刻印章,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创作篆刻作品的心得吧。板书:篆刻
  2.设计问题,师生探讨:
  教师语:请刻过印章的同学来说说看刻印章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发言:磨平印面,反写印稿,刻印,刻好后蘸印泥印在纸上
  教师语:请同学们讲讲刻印章时遇到的困难
  学生表现:教室里像炸开了锅,“石头太硬;橡皮太软;萝卜水分太多;不会写篆书怎么办;写反字比较难;一不小心线条就会刻断……”
  教师活动: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看来同学们还真是遇到了不少技术上的的困难啊,这些困难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学生表现:
  “石头不好,有砂子,力量小了刻不动,还打滑,力量大了会爆裂,难刻,老师,我买不到好的石头,用橡皮行不行啊?”
  “用小刀刻橡皮不如用圆规的针尖,好操控。”
  “萝卜要事先切开。晾干水分”
  “篆书可以查字典,不过,老师呀,写别的书体不行吗?”
  “可以照镜子写反字;可以先写在纸上再反印;字写在透明的纸上,把纸翻过来也可以得到反字。……”
  教师活动:对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进行补充。允许学生使用石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刻制印章,允许学生写篆书以外的书体。展台上演示刻石章的基本刀法和反印印面的基本技法。把黑板上同学们可以解决的问题逐一檫除,最后只剩下“不小心线条就会刻断”没有学生想到解决的办法。
  教师语:看来这个不小心的困难是没有办法解决了。刻印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仔细小心了,同时刻印章也可以养成我们耐心,仔细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体验到了创作的困难,同时也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从而解决篆刻的技法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师生共同探讨刻印章时遇到的困难,有的同学避开困难。如将章料由石材换成橡皮,不写篆书字体等。教师要允许学生这样降低创作的难度,不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苛求。有的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如将小刀换成圆规针尖,把萝h的水分,事先晾干,如何反写字等,教师要把个别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全体学生中推广,给学生相互间自由交流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探究表现
  1.了解章法在篆刻艺术中的重要性
  教师语:你觉得篆刻过程中的写印稿和刻印哪一步比较重要?
  学生表现:有些同学脱口而出:“刻印章,刻印章,当然是刻印重要。”
  教师语:同学们都这样认为吗?(教室里安静片刻)
  一位同学发言:“刻印是依据写好的印稿刻的,应该是写印稿更重要。”
  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教师活动:板书“章法书法刀法”
  教师总结:刻制的过程固然重要。因为“刻”体现的是刀法的美感,但是篆刻必然是先写后刻。写印稿的过程也是设计和布置印文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讲究的篆刻的章法,也可以称为构图,也是分朱与布白,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画、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古人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说明书法在篆刻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同学们在“刻”的时侯中也要感悟书法的美感。
  看来同学们创作篆刻作品时还是应该耐下心来,先设计好印面再执刀刻制。切不可操之过急啊!
  【设计意图】: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以往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急于刻制,而忽略了写的过程。这一教学环节我通过设计问题,使学生思考篆刻艺术中关于笔法、章法和刀法各自彰显的美感以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2.欣赏评述
  教师语:上课前个别学生给老师看了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刻制的作品。   教师活动:实物展示台出示几个学生自己刻制的印章。
  学生表现:议论纷纷,窃窃私语。
  教师语:你觉得他们印章设计的好吗?
  学生表现:蛮好的;不怎么好……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优秀篆刻作品
  教师语:我们再看看篆刻家的作品?
  学生表现:哇!学生惊叹
  教师语:通过比较,你认为一方好的印章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表现:字很清楚;笔画粗细一致,间隙均匀;印面是饱满的;要写篆书;字要写出书法的感觉:字如果是突出的,线条要细一些,感觉圆润,精细,字是凹进的,线条要粗一些,感觉厚重,有力量……
  教师活动:将学生的发言概括的写在黑板上,“清楚,均匀,紧凑,饱满,书法,凸出,圆润,精细,凹进,厚重,力量……”
  教师语: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啊!总之一句话:篆刻虽小,但是要做到“小中见大”还真是不容易啊!
  【设计意图】:通过评述学生与大师的篆刻作品,在对比中使学生了解篆刻作品的基本要求,也为下一步学生的篆刻作品创作提出要求。
  
  (四)篆刻创作
  1.为自己设计一枚名章。
  【设计意图】:通过名章设计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标记符号,当然有的学生会为了省时、省力只刻了自己的姓或者名,这都是教师允许的,因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由易到难才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选内容创作一枚印章
  【设计意图】:自选内容进行设计刻制不仅仅是进行篆刻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篆刻作品抒发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五)评价展示
  1.在实物展示台上放大每位学生的作品,师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2.给每个班级制作一本折页式印谱,将学生创作的篆刻作品统一钤盖在印谱内,以供学生课后交流。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成长记录。
  【设计意图】: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价值认识不够,甚至有些学生随意丢弃教师已经批好的作业。而刻好的萝卜,橡皮更是难以保存。以印谱的方式将学生的作业保留下来,以供学生课后交流以及逐步提高学生的篆刻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六、作业点评:
  
  1.名章作业
  由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看到,学生基本掌握了印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做到饱满,匀称等要求。作品的效果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如“胡”是用一块胡萝卜刻制的,这位学生刻制的时候非常大胆,很快就完成了,钤盖到纸上以后显得非常的苍劲有力;再如“金晶”,这位学生事先在网上查到了自己名字的篆书写法,用橡皮刻制,刻制过程中非常小心翼翼,除了忘记留边框,两个字距离稍远以外,基本算是比较标准的铁线篆印章了;“孙紫语印”、“方晓露”、“夏思琪”中看到了魏普碑刻的味道,朴素、古拙:而“於晖”中规中矩,书法用笔,味道十足;“张英杰”布局满满的,非常有张力。“庄瑜”为自己设计一枚带有装饰味道的名章。还有很多学生的作业都各有特色。这种特色不是教师刻意追求的,而是学生本身审美能力的体现和个性的彰显,是自然流露。
  2.自选内容作业
  在自选内容作品中,学生的选择是多样的,我似乎可以从他们的作业中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看到他们的成长。一枚小小的印章体现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他们的喜好、性格、对生活的态度都可以在作品中显现。小小年纪竞有“宁静致远”、“清明人生”如此沉着、平稳、明朗的心境;还会对“雅”与“俗”有了一定的认识;“龙”和“战士”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勇敢无畏:而“奶瓶”是一位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作品,看来他还真是没有长大呢;有的学生所选择的“杀无赦”、“放手”、“断弦”似乎是某种负面情绪的释放,而“不灰心”的“不”字明显是后来加进去的,这显然是失败过后两种态度的转变。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就这样通过小小的印章得到大胆的抒发。学生对于篆刻这门学问没有过深的认识,他们凭借的是自己的直觉和天性。也正是这样,学生们才能以更加放松的状态进行创作。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保持这种放松状态的情况下,使他们获得美术专业素养的提高。
  
  七、结束语:
  
  整节课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西泠印社。介绍吴昌硕、赵之谦等篆刻大师和他们的经典作品,因为我发现学生对我的介绍显得很不耐烦,而他们似乎早就迫不及待的要动刀了。我除了把篆刻的一些基本知识用最短的时间告诉学生外,尽量把时间都留给学生自己的作品创作上。对于欣赏的环节我要求学生在课后上网完成,在下一节课全班分享,再选择一般知识做重点记忆。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而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教学;_有效性;提高;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
摘 要: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存在着各种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减少评价机制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自学;能力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
近年来,常听说某些学校摒弃“师道尊严”。提倡师生互动和谐。是的,我也主张师生互动和谐,可我仍然坚持“师道尊严”。只是,此“师道尊严”,非彼“师道尊严”。“尊其师,方可信其道”,只有坚持正确的“师道”,使之“信其道”,才能为教师赢得真正的“尊严”;反之,师的“尊严”不再,“师道”也荡然无存。  历史证明:教育乃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世界人类进步之本。所以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全社会都应当尊师
摘 要:钢琴技能课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乐曲、歌曲、律动曲等;能用钢琴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及各种活动。本文根据从事幼儿师范钢琴教学工作实践,在培养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理论、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在幼儿师范教学中,注重钢琴弹奏基本功训练的实践教学、注重视奏能力培养和注重钢琴即兴伴奏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材较具体而生动地介绍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正确解决思想心理问题的道理和方法,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敞开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由四方面组成,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离不
对中的焦仲卿这一人物形象,我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评论家大多认为其性格软弱,卷条目中说:“仲卿守礼尽孝,性格懦弱.”这种观点影响颇大.近来又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对爱忠贞不渝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品一立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并不尽然,不乏有应试教育和工具功利的痕迹在内。因而需要从多个层面加强和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精神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性;课堂教学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许多作文指导课、讲评课搞得轰轰烈烈。从审题立意到选材构思,从篇章结构到语言表达,甚至“微格”成十几块。教师摆现象,挖本质,分析透彻,剖析深刻,理论指导做到了家。学科管理往往只关注一学期写了多少次作文,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有没有修改,却很少关注。重视了数量,忽视了质量,学生作文分数还是没有明显改观。学生作文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一张“旧船票”总是登上‘‘45分
摘 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早在十九世纪就曾指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今天,自主学习作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其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这里教师的指导是前提。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