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师应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分层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鲜明和容易,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入手,并阐述了分层教学法的原则,最后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内容及探索过程。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前提条件与原则,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采取分层教学法,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要高。因此,在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分层教学法的前提条件
在初中阶段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一些初中老师对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标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被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法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同的学生划分成一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由此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2.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在初中阶段分层教学法是适用于课堂教学中的,但是针对于数学学科,应充分考虑其存在的独特性,从教师自身來说,应该熟悉掌握分层教学法的各个原则。
2.1差异性原则
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要坚持差异性原则。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个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学习技能等方面,实施分层教学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为他们安排不同的学习目标,明确分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为可变性和不变性两种。可变性的差异是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主要是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方法、解题的思维、 做题的效率、了解数学的概念和理论等方面;而不变性的差异是指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主要是指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范围、擅长领域等方面。这种差异是学生长时间形成的,要想对其进行改变,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引。
2.2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只注重“如何教”的问题,要真正关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应有民主、平等的相关意识,师生之间多进行交流,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生与生之间多进行交流,有助于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思维的相互转化,从而共同进步。数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多行自主学习,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指导,可以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不断进步。
2.3合理性原则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只有科学的分层才能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分层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比较敏感的,这并不是将学生的成绩划分为等级,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这种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实时可变动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应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避免因为分层教学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方法时,应不断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之间的配合。
3.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3.1学生分层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有具有详细的了解,可以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授课对象群体,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深刻地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比如,综合素质较高的分为一组,这个小组在完成任务时,不用教师费时费力稍;弱一点儿的小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与任务。;但是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小组,教师一定要细心指导,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设置太过复杂的题目任务,要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之后,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小小的成就感,为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
3.2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师对于学生教学目标进行分成上,主要是对于备课的分层。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对于初中数学在内容上和目标上进行分层,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相对应的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应明确。对于 A 层的学生,他们在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宽,不断培养和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于 B 层的学生,使其正确的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 C 层的学生,保证其掌握基本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课后作业分层
有效的课后作业对于数学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在对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应精心设计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习题,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梯度性作业。从课本上的基础题,让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到基础题之外的综合习题,有助于巩固知识;再到完成基础题之外,布置一些具有探索和综合性的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做习题时,学生要做到对于基础习题的完成,但是上不封顶,使学生对于作业具有积极主动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下,分层教学的合理实施,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学质量。在开展分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做好分层教学的评价工作,对分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了解在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通过分层教学的优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可靠支持,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得到最大化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洪元.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1,23(09):207-208.
[2]胡玉华.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6):13.
[3]王建伟.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28):143-144.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前提条件与原则,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采取分层教学法,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要高。因此,在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分层教学法的前提条件
在初中阶段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一些初中老师对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标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被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法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同的学生划分成一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由此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2.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在初中阶段分层教学法是适用于课堂教学中的,但是针对于数学学科,应充分考虑其存在的独特性,从教师自身來说,应该熟悉掌握分层教学法的各个原则。
2.1差异性原则
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要坚持差异性原则。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个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学习技能等方面,实施分层教学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为他们安排不同的学习目标,明确分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为可变性和不变性两种。可变性的差异是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主要是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方法、解题的思维、 做题的效率、了解数学的概念和理论等方面;而不变性的差异是指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主要是指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范围、擅长领域等方面。这种差异是学生长时间形成的,要想对其进行改变,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引。
2.2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只注重“如何教”的问题,要真正关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应有民主、平等的相关意识,师生之间多进行交流,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生与生之间多进行交流,有助于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思维的相互转化,从而共同进步。数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多行自主学习,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指导,可以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不断进步。
2.3合理性原则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只有科学的分层才能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分层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比较敏感的,这并不是将学生的成绩划分为等级,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这种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实时可变动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应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避免因为分层教学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方法时,应不断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之间的配合。
3.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3.1学生分层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有具有详细的了解,可以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授课对象群体,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深刻地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比如,综合素质较高的分为一组,这个小组在完成任务时,不用教师费时费力稍;弱一点儿的小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与任务。;但是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小组,教师一定要细心指导,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设置太过复杂的题目任务,要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之后,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小小的成就感,为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
3.2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师对于学生教学目标进行分成上,主要是对于备课的分层。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对于初中数学在内容上和目标上进行分层,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相对应的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应明确。对于 A 层的学生,他们在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宽,不断培养和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于 B 层的学生,使其正确的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 C 层的学生,保证其掌握基本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课后作业分层
有效的课后作业对于数学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在对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应精心设计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习题,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梯度性作业。从课本上的基础题,让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到基础题之外的综合习题,有助于巩固知识;再到完成基础题之外,布置一些具有探索和综合性的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做习题时,学生要做到对于基础习题的完成,但是上不封顶,使学生对于作业具有积极主动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下,分层教学的合理实施,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学质量。在开展分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做好分层教学的评价工作,对分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了解在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通过分层教学的优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可靠支持,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得到最大化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洪元.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1,23(09):207-208.
[2]胡玉华.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6):13.
[3]王建伟.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2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