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会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安徽中考語文试卷延续了2015年的风格,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突出语文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的第一大题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从工具性出发,与人文性相会。以下就第一板块“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逐题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第1题:重视语文积累,书写准确规范
  第1小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内容上诗文并重,形式上继续采用“8选6”,给考生选择的空间。
  名句默写是安徽省中考语文的试卷的第一题,属于考纲要求A类层次,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能力。2016年的命题取自《出师表》、《次北固山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经典篇目,以及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难度较为适中。
  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错别字。
  2.书写不规范。书写时偏旁混用、乱用,随意增减汉字笔画,或随意连笔造成偏旁部首辨识不清。
  3.答题位置不正确。考题要求“任选6句作答”,考生未将答案填写在正确的位置。
  4.低级错误。如整诗默写时,诗题与诗句张冠李戴;审题不清;前后诗句顺序颠倒等。
  教学建议:
  1.大力纠正错别字。重视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词的书写,学会“以义定形”。
  2.日常训练规范书写、规范涂改。
  3.复习时要加强对诗文意义的理解,切不可死记硬背。
  二、小语段阅读:夯实基础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第2小题“小语段阅读”仍然是对字词形、音、义的考查,在字典的帮助下,难度不大。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也比较常见。
  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基础不扎实。如“不‘an’世事”不知选“黯、谙、暗”中哪一个。
  2.反问句的意思弄反了。如将“作为一座山,这难道是它的本分?”改成“它的本分不正是作为一座山吗?”
  教学建议:平时教学时要注重字音、字形、字义等基础的夯实,句式转换要多练习,设问、反问、疑问等概念要明晰。
  三、名著阅读:重视中外经典名著,组织有深度的共同阅读
  第3小题“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两小题”,涉及作品名、人物、情节等,既考查对局部内容的深度阅读,又考查对整部书的广泛阅读。有效规避“浅阅读”、“伪阅读”的倾向。
  今年中国名著考查《水浒传》,涉及“火烧草料场”这个情节,其中关键人物是林冲。另一部名著是今年才加入中考大纲的名著《海底两万里》。
  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对名著浅阅读,一知半解。
  2.对人物名称、绰号记忆不清。
  教学建议:课外阅读积累,单靠学生是不够的。老师要组织共读活动,对名著作深入阅读。
  四、综合运用: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实践中学语文
  第4小题“语文综合运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年试卷中最有可能创新和变化之处。2016年主要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一)第(1)题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用比喻或者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一则宣传语。
  本题可用对偶句,做到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即可。如“共学环境保护法,同做城市维护人”;也可用比喻,如“《环保法》是我们家园的守护神”。
  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仔细。
  2.惯性思维,凭经验答题。
  3.比喻不当,信马由缰。
  4.似是而非。
  (二)第(2)题
  【A】句“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不合逻辑,应删去“没有”;
  【B】句“同学们……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搭配不当。
  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理解能力差。
  2.对病句类型不熟悉。
  教学建议:
  1.常用修辞,要会辨析,会运用。
  2.对于病句修改,平时不忽视,复习时要侧重。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三)第(3)小题
  考查口语交际能力。涉及药物服用的方法,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答案需注意四点要素:称谓、服药时间、具体用量、次数。
  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称谓。
  2.药物用量没说清楚。
  3.服药时间未明确交代。
  4.写成说明文,生硬啰嗦。
  5.运用书面语,不符合人物身份。
  教学建议:
  1.明确概念,“口语交际”要用口语。
  2.创设情景,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综上所述,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重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考查学业水平的同时,对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引导着语文教学向更活、更深、更广、更有文化内蕴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研室)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开展生间互动,彼此分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生间互动的内涵,以及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间互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间互动 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地理教师都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包括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应试观念、纪律掌控、课时紧张等诸因素的影响,互动教学多流于形式,或直接弃之不用。在看似互动课堂中,教师抛出低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尤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是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语文课程的最初阶段。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不同于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入门和基础。因此,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想法和经验,阐述一下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推进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工作认识  小学语文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前提。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
【内容摘要】自主是生本教育的关键所在,在高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而此时的自主学习成了学生成长的关键策略,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充分而深度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环境,以此促进教学的精彩达成。  【关键词】自主 化学 课堂 高中生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对知识按照课本的设计进行讲授,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和练习,在这样死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更
【内容摘要】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新型教学方式,也是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方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科学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探究 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  高中数学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各个部分的定理、公式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如何组合、如何应用,这是需要进行深入探究的。所以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数学教学中永远的“魂”。本文从引导猜想、搭建平台、动手操
【内容摘要】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生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正确的模式来完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高中生物复习,还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对于学生的能力发挥、个人成绩提升,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运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复习运用  相对而言,思维导图的操作,能够按照多元化的模式来完成,对学生的影响较小。与此同时,我们
【教学目标】  1.补充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在康桥时的生活及创作诗歌时的思想等背景;  2.通过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品味诗歌的意象,读出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濡染学生的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车站》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课前的这位歌手给我们描绘了车站一幅怎样的画面?(离别)同学们有过挥手作别的经历吗
【内容摘要】教师自制教具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本文通过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堂案例的分析,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自制教具,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对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 学习兴趣 生物膜  生物教学中,生物模型这种直观的教具一直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视觉效果的冲击非常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集中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逐渐转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被不断引进到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作为适应新课改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情景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理解教材知识,还能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情境教学 探究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中
【内容摘要】《课标》指出:生物学科要重视和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有机融合。高中生物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生活实际,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样不但可以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本文就生活化教学理念实施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有益地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生物学科 课堂教学 生活化模式 实施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学
【内容摘要】酸碱盐是整个初三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知识点较多教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难记易混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引导学生理解酸碱盐各物质种类及对应的相关化学式,并熟悉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此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本文从以兴趣为导向,促使了解酸碱盐组成;借助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加深对酸碱盐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妙用问题探究,引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