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危机”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研读美国的一份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案例——《写个人自叙》,感触颇深。案例由六个部分组成:(一)范文阅读;(二)预写;(三)搜集资料和研究;(四)打草稿;(五)修改;(六)发表。从案例看,这次作文教学是从范文阅读开始的。在美国,范文阅读是小学作文指导一贯使用的方法,而且都放在作文指导之首。我们知道,儿童学习语言、获得言语能力,大部分是通过在没有强化的观察与模仿中进行的。就作文而言,模仿是儿童作文的心理需要,是教学的必须手段。……美国不仅特别重视在学生作文之前让学生进行范文阅读,而且还特别注重向学生提出阅读范文的具体要求。如本案例中,范文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下面的个人自叙。(范文略)
  思考:作者想和我们分享什么故事?想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的,他对于自身经历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结合范文,讨论并认识一篇好的自叙的要求:(1)诉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2)用第一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3)有一个有趣的开头和结尾;(4)句子要连贯、通顺;(5)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表达想法,使文章通顺连贯。
  有了这样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并结合思考、讨论,既明确了本次作文的目的,又知道了作文的要求,同时还了解了作文的范围、重点及基本方法。……美国的教学实践说明,只要要求具体,引导科学,范文和仿写永远是促进学生作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美国的作文教学十分重视“预写”,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作文教学所没有的环节。预写,顾名思义就是在正式写作之前的事先写作。这种写作无需动笔,只是在心中进行写作的预计与谋划。对小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相当重要的。学生从接受作文任务到范文阅读,再到动笔写作,要历经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其间十分需要有一个预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激活”与“唤醒”的过程,是儿童学习和认识事物必经的心理历程,就像人们在许多活动中的预热、热身一样,必不可少。……在预写环节,他们也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怎样在自叙中让别人分享你的经历?
  1 考虑你的目的和读者。
  2 回忆自己的经历。
  3 选择一个主题并且整理你的想法。
  4 用一张思路图表写下你的想法。
  不难想象,有了这样的环节和要求,学生作文将会进入一种怎样的状态。
  “搜集资料和研究”也是美国作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放在让学生预写之后进行的。要想学生有材料可写,仅要求学生“选材”是不行的,必须让学生先有材料可选,这就是要让学生先去“搜集资料”。可是我们的教学却淡化或轻视“搜集资料”。从思想上看,我们似乎也重视让学生“注重观察、积累素材”,可是我们大多都把让学生注重观察、积累素材这些“事情”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细想想,正处在初学与启蒙状态的小学生,有能力、有精力、有时间去完成这个任务吗?即使是勉强完成了,其效果又是怎样的?凡此种种,表面上在重视,实际是一切,都在虚化之中,一切都处在老师的“理想状态”之下。所以,要想学生有材料可写,应像美同那样,在教学过程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搜集资料,研究资料:
  你需要为自叙搜集更多的资料,从在列表中提出一些问题开始,然后考虑你要用哪些资料来回答你的问题。
  纪念品、照片和家庭录像都是有用的信息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寻找你所需的细节。
  做一个采访:采访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者是邮件。
  整理资料:本文作者从他采访的邮件中找到了一些重要的资料。他也在日记中、他姐姐拍摄的录像中搜集资料。看看他是怎样修改自己的写作思路图表的。
  不难看出,这个环节的要求,对学生写好本次作文多么有价值,多么富有现实引导意义。
  “发表”是美国作文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在他们看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成果进行发表,比让学生写好作文更重要。因为,作文是一种交流,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既然是交流,当然要有交流的对象,即读者。作文是有感而发,有感是对某一事物有了强烈的感受,形成了想和别人交流的强烈冲动,于是就写出来,发出来,告诉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以引起共鸣。只有这样,才会有写作热情,才会写出有血肉、有激情、有灵气的作文。由此,美国作文教学就精心设计学生的发表环节,让学生通过一次次写作、一次次发表去抒发自己的情怀,激发写作的热望,享受写作的快乐。当然,美国要求学生发表作文,不是随意的,而是要让学生做出精心策划的:
  发表一篇好的自叙需要详细的规划。
  第一步,怎样讲述你的故事。
  朗读策略:当你发表你的自叙时,记住你的目的是娱乐你的读者,要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列一个提纲或使用便条帮助你回忆你的故事。
  大声朗读,让站在你后面的人能听到你的声音。
  第二步,怎样展现你的故事。
  建议:通过添加视觉材料来使你的故事表达更清晰有趣,使读者就像在“观看”文章一样有乐趣。
  照片和图画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你的故事。
  海报和拼图可以表达你的主要思想和细节。
  图表或图可以帮助读者“看”到你故事在哪儿发生。
  第三步,怎样和别人分享你的故事。
  演讲建议:你练习得越多。表达时就越顺畅。
  想象你在一个听众前讲述你的故事。
  听取同伴的意见。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发表你的故事。
  眼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意识到学生的作文是一种交流,只认为它是一项作业,是提高考试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知道,作文写出来是给老师看的,老师从来不把自己当读者,总是以评判者的身份来审视。作文的内容必须符合老师的要求,作文的方法必须符合成人的标准,否则就得重写,或者收获低分或零分。这样冷酷的写作心理环境和成果收获方式,只能使学生逐步失去作文兴趣,厌烦写作,导致学生在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上造假,慢慢学会写“取悦文章”,进而步入假、大、空的写作歧途。
  当然,让学生将作文进行发表的方式很多,可以让学生在班内向同学朗读,可以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贴,可以在学校广播站播出,可以在校刊校报上登载,还可以向正规报刊、网站等媒体投寄,等等。只要能让学生的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并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分享,学生就会收获到喜悦,感受到成功,就会喜欢写作,进而写出好的文章来。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要取得实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科学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美国作文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范文阅读”“预写”“搜集资料和研究”以及“发表”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要环节,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被评价者在语文学习中的言语和行为做出的一种即时性评价,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反馈来引导、纠正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偏差,并与激励相配合,最大化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用语言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及时准确,切勿不评价或让似是而非的评价充斥课堂。当下,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对学生的答问不去评价,只是用“不错”“你真棒
[故事晚上,对门邻居家上二年级的学生又来问我题目了.题目是这样的一道填空题江苏的( )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丹顶鹤的故乡在( )我让他自己先说说答案江苏的(射阳)是丹顶鹤的‘
要让学生会读书,就必须加强阅读指导.怎样利用课本资源,指导学生读好一整本书?下面就针对笔者在高邮市书香校园活动中执教的读书指导课,谈一些做法.
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阅读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有利于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引起质疑问难和阅读期待;能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思维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它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灵活性等特征。本文就综合性学习的选题与设计,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开放式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它必须紧贴课本,在课文内容、题材、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预习应该是其中的首要环节。课前预习能为课堂学习提供知识和方法上的储备,就如谱写歌曲前需要酝酿感情,预习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也积蓄了感悟课文所需的情感积淀。通过“预习”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我尝试借鉴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和方式,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人手,开展“专题性。’’的预习活动。    一、前奏:“导读”——确立“专题”的准备性预习    预习
年底了。不时映现在脑际父亲的面容竟然会成为我急切回家的力量。  父亲又去村委会帮叔叔要某些相关的费用去了。否则他会站在家门口的路上,不惜耐心地等上近两个小时,直到我的出现,拽走他眼中的焦急盼望,在他的眼角瞬间堆积皱褶、漾起满满的一脸灿烂。  两个月未见,我们似乎都觉得隔了很久,然而短短数秒后,我们又觉得似乎从未分别过。我越发坚信,这个世界是存在着一种气息,即使你太久太久地未曾闻到,只要瞬间游过你的
期刊
一、启发渲染,激活体验rn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风筝吗?喜欢它什么?前一段时间老师布置大家假日放风筝,觉得有意思吗?rn2.欣赏放风筝的定格画面:儿童在广场开心放飞五颜六色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听了十几节观摩课,发现这十几节课,有个共同的特点,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赞叹其优势的同时,却隐隐有一些异样的感觉,那就是对文本的冲击。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师生对话的凭借。但在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潜在的文本“危机”:    一、支离破碎。在现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