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
制订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但是部分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随心所欲。一学期下来,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会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很难有重点地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不能使他们找到新起点,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
2.作文教学方法陈旧。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行文、轻过程,重讲评、轻操作。每次作文都是“知识—行文—讲评”的简单循环,从认识始,到认识终。既砍去了行文前对生活的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又割断了行文反复修改的再实践机会。这样就使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篇作文都成了单纯的应试之作,行文处于突击状态,讲评成了作文的结束。
3.作文批改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且批改方式单一。
作文难改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心声。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地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么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部分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纷纷用“阅”和“分数”代替点评。大多数教师的批改方式单一,全批全改,没有采取一些适应实际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是教师“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现学生作文的优点。
二、怎样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激发,一方面应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锻炼能力,扩大知识面,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他们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2.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尽量让学生更形象更客观地去感受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否定那种向文章套用现成的模式,忽视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吸取素材,学会按中心组织材料。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人才最高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有利工具就是思维。创新作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开学生思维的“黑箱”,立足于一个“创”字;植根于现实生活,强调一个“新”字;重视积累,看好一个“活”字。从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
3.自我批改作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个性与统一相结合。
作文点评是学生对自己作文过程的再认识,也是对作文教学的深化。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感叹作文太难批改,原因是学生写的作文大都是初稿,比较粗糙,存在文不切题、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学生只管“写”,不管“改”,认为“改”是教师的事。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详细批改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要转变教法,把“球”踢给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修改、学会修改。让学生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不断鼓励。学生对作文的自觉修改,特别是每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认真修改,就是对文章的又一次思考、分析与检查。这种自觉修改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作文水平、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作文评价上,我从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衡量学生,更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进行评价,而是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说清楚,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能表达一种不同一般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则更为优秀。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无不是这一类作文的典型代表。有些个性鲜明、不同一般的作文,即使那样的风格我并不特别喜欢,但也充分给予鼓励,并给予高分。至今我仍然坚持在作文训练中重视自我表现、轻视统一标准的做法。我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正面影响。
4.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多年来,我更重视课外作文。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但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下了不少工夫:首先,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的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以敏感的心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1.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
制订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但是部分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随心所欲。一学期下来,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会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很难有重点地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不能使他们找到新起点,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
2.作文教学方法陈旧。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行文、轻过程,重讲评、轻操作。每次作文都是“知识—行文—讲评”的简单循环,从认识始,到认识终。既砍去了行文前对生活的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又割断了行文反复修改的再实践机会。这样就使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篇作文都成了单纯的应试之作,行文处于突击状态,讲评成了作文的结束。
3.作文批改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且批改方式单一。
作文难改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心声。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地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么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部分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纷纷用“阅”和“分数”代替点评。大多数教师的批改方式单一,全批全改,没有采取一些适应实际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是教师“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现学生作文的优点。
二、怎样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激发,一方面应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锻炼能力,扩大知识面,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他们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2.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尽量让学生更形象更客观地去感受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否定那种向文章套用现成的模式,忽视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吸取素材,学会按中心组织材料。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人才最高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有利工具就是思维。创新作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开学生思维的“黑箱”,立足于一个“创”字;植根于现实生活,强调一个“新”字;重视积累,看好一个“活”字。从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
3.自我批改作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个性与统一相结合。
作文点评是学生对自己作文过程的再认识,也是对作文教学的深化。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感叹作文太难批改,原因是学生写的作文大都是初稿,比较粗糙,存在文不切题、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学生只管“写”,不管“改”,认为“改”是教师的事。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详细批改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要转变教法,把“球”踢给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修改、学会修改。让学生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不断鼓励。学生对作文的自觉修改,特别是每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认真修改,就是对文章的又一次思考、分析与检查。这种自觉修改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作文水平、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作文评价上,我从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衡量学生,更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进行评价,而是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说清楚,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能表达一种不同一般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则更为优秀。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无不是这一类作文的典型代表。有些个性鲜明、不同一般的作文,即使那样的风格我并不特别喜欢,但也充分给予鼓励,并给予高分。至今我仍然坚持在作文训练中重视自我表现、轻视统一标准的做法。我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正面影响。
4.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多年来,我更重视课外作文。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但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下了不少工夫:首先,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的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以敏感的心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