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有效教学时广受讨论的课题,不少专家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就教学经验中的感悟和思考做了阐述,希望能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让小学生学好数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做出如下的简单阐述。
一、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 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能被2、3、5整 除的数”一课时,我首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 断它们能否被2、3或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大惑不解,好奇 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老师的“妙法”。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 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个内容。
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这不仅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例如,在教圆面积时,将圆拼成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同圆的半径和周长有什么关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训练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观察,从而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例如,“一个直径为35厘米的圆形铁皮,若在中间减去最大的长方形,这个圆形铁皮的边角料还剩下多少?”这样一道题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适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适当点拨。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为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展智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3.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只有实践才能学好知识
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也就是说,学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上一节课,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在引导的过程中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其中。这样,学生亲身体会、练习,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进行游戏表演,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糖"等,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现实生活之中。
三、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导入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 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 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学生只需在旧知识上进行迁移类推, 便自求得知了。以旧引新的“导”,要注意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 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 们觉得兴味索然。
四、指示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方法和重点。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 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 点、抓重点、想疑点。用思考题引路,指导学生学法是 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经历了老师拟定思考题、师生共同拟定思考题到最后基本上由学 生自己独立看课本这三个阶段。
五、创设竞争的情境,让学生得到进取之乐
"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回答出来;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看谁最先解答出来;此外还可在每学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进取之乐。
六、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能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人人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可带来计数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回答以下问题:"计数器上原来有几个珠子?又添上几个珠子?一共有几个珠子?几添上几是几?"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明确了各数的来源。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2]卢爱华.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3]王林,黄为.美国、日本、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江苏研究报,2012(04).
[4]姜亚民.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4(0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让小学生学好数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做出如下的简单阐述。
一、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 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能被2、3、5整 除的数”一课时,我首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 断它们能否被2、3或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大惑不解,好奇 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老师的“妙法”。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 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个内容。
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这不仅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例如,在教圆面积时,将圆拼成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同圆的半径和周长有什么关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训练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观察,从而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例如,“一个直径为35厘米的圆形铁皮,若在中间减去最大的长方形,这个圆形铁皮的边角料还剩下多少?”这样一道题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适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适当点拨。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为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展智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3.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只有实践才能学好知识
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也就是说,学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上一节课,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在引导的过程中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其中。这样,学生亲身体会、练习,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进行游戏表演,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糖"等,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现实生活之中。
三、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导入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 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 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学生只需在旧知识上进行迁移类推, 便自求得知了。以旧引新的“导”,要注意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 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 们觉得兴味索然。
四、指示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方法和重点。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 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 点、抓重点、想疑点。用思考题引路,指导学生学法是 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经历了老师拟定思考题、师生共同拟定思考题到最后基本上由学 生自己独立看课本这三个阶段。
五、创设竞争的情境,让学生得到进取之乐
"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回答出来;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看谁最先解答出来;此外还可在每学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进取之乐。
六、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能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人人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可带来计数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回答以下问题:"计数器上原来有几个珠子?又添上几个珠子?一共有几个珠子?几添上几是几?"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明确了各数的来源。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2]卢爱华.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3]王林,黄为.美国、日本、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江苏研究报,2012(04).
[4]姜亚民.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4(04).